第94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1)

“小的当然是真的要感谢汉王。”

郑和表情认真道。

“既然郑公公都这么说了。”

“那本王就不藏着掖着了。”

朱高煦笑了一下。

“郑公公,你也知道,我一直都在跟老大争继承人的位置。”

“虽然现在父王暂时将老大册封为继承人。”

“但在父王薨逝之前,老大正式继位之前,我都还是有机会的。”

“所以,我想让郑公公帮忙打探一下关于我父王的一些机密消息。”

“让我能打败老大,获得继承人的位置。”

朱高煦直接开门见山道。

“汉王!”

“小的虽然很感激您对我的举荐之功。”

“但小的绝对不会做出背叛燕王之事!”

郑和听到朱高煦的话,噌地一下站了起来,表情瞬间变的严肃。

朱高煦看到郑和的反应,眉头微微一皱,眼睛的余光朝院子的房间瞟了一下。

此时,朱允炆正在这个房间里暗中观察他们。

“果然和我判断的一样。”

“郑和肯定不会立刻就答应。”

郑和的反应,朱允炆并不吃惊,因为他早有预料。

而且他还给朱高煦培训过,如何应对发怒的郑和。

“郑公公,你不要激动嘛。”

“这不是你非要感谢我,我才说的嘛。”

“如果你不同意的话,就算了。”

朱高煦一改往日嚣张跋扈的样子,温声细语的拉着郑和坐了下来。

还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

“汉王,除了背叛燕王,其他事情,你尽管吩咐。”

郑和这次来本来就是想感谢朱高煦的,见朱高煦态度还算不错,他的情绪也缓和了下来。

“郑公公,我可是我父王的亲儿子。”

“你觉得我会背叛我父王吗?”

朱高煦见郑和情绪缓和了,又按照朱允炆教的方法继续跟郑和聊。

“当然不会。”

“当年靖难的时候,要不是汉王多次以身犯险,救燕王于危难之中,恐怕建文早就削藩成功了。”

郑和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

要说其他人背叛朱棣,他郑和可能会信,但要说朱高煦会背叛朱棣,他郑和打死也不信。

房间里的朱允炆看着郑和那副肯定的表情,不禁哑口失笑。

“郑和呀郑和,知人知面不知心。”

“朱高煦之所以在靖难的时候,那么拼命,是因为他觉得朱棣夺了皇位后,会传位给他。”

“可现在他知道朱棣给不了他皇位了,那他自然会放弃朱棣,转而找一个能给他皇位的人卖命了。”

.......

“对呀。”

“我问你要情报,只是为了对付朱高炽。”

“又不是对付我父王。”

“这哪里算的了背叛?”

朱高煦接着郑和的话说了下去。

“可...可泄露燕王的机密,要是被燕王知道了,后果很严重的。”

郑和思考了一下,这次并没有马上就否定朱高煦。

朱高煦一看郑和的态度软化了,便立刻趁热打铁说道:“我父王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这件事要是被他知道了,你我都会遭殃。”

“所以郑公公,你放心,这件事只有这个院子里的人知道,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

“不行!”

“汉王,这件事,真的不行。”

郑和想了一下,还是拒绝了朱高煦。

并再次站起来,转身朝院子门口走去。

朱高煦见郑和要走了,马上回头看了一眼一直在房间里暗中观察的朱允炆。

朱允炆立刻朝他摆摆手,示意他走到郑和面前,按照计划乙实行。

原来朱允炆给朱高煦制定了两个计划,一个计划甲,一个计划乙。

计划甲就是偷换概念,把郑和忽悠进来,让他觉得自己不是背叛朱棣。

“郑公公。”

“你想一辈子只去一次默伽朝圣,还是想经常去默伽朝圣?”

朱高煦见偷换概念这个办法不行,立刻使出了朱允炆教给他的计划乙。

朱允炆知道,没有一个回回教徒能抵挡去默伽朝圣的诱惑。

果然,郑和听到去默伽朝圣这四个字后,立刻就停了下来。

经常去默伽朝圣,这对于他这个回回教徒来说,诱惑实在太大了。

因为他从小就被净身,这辈子都无法体验到肉体上的快乐。

所以他想去回回教的圣地默伽,去寻求精神上的快乐。

“郑公公,我向你保证。”

“只要你答应跟我合作,我保证你在我父王在世的时候,每两年都可以去一趟默伽朝圣。”

“等我继位后,你可以每年都去默伽朝圣。”

“如果你想带你的家人一起去,也可以。”

朱高煦见郑和停下来了,立马走了过去,继续说道。

郑和表情凝重,呼吸声都变的粗了起来。

因为他心里两个小人正在进行打架。

小人甲说:不行!你这是在背叛燕王!

小人乙说:你不想去默伽朝圣吗?

小人甲说:背叛燕王可是死罪!

小人乙说:你不想去默伽朝圣吗?

小人甲说:你这么做对得起燕王吗?

小人乙说:你不想去默伽朝圣吗?

小人甲说:燕王要是知道你背叛了他,他可不会轻饶了你!

小人乙说:你不想去默伽朝圣吗?

小人甲说:想去。

最终小人乙成功说服了小人甲。

“汉王,我答应跟你合作。”

郑和也终于想通了。

“好!”

“很好!”

“非常好!”

朱高煦见终于说服了郑和,高兴地鼓起了掌。

“汉王,我跟你合作可不是为了去默伽朝圣。”

“我只是觉得你当皇帝,比世子爷当皇帝更适合。”

“因为世子爷那边的人实在是太虚伪了。”

“如果让他们把持朝政,大明迟早会亡国。”

郑和可能是觉得自己就这么答应,脸上有些挂不住,又主动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不过这个借口,也确实是他的心里话。

“我知道郑公公是深明大义的人。”

“那我以后能不能打败朱高炽当上皇帝,就全仰仗郑公公了。”

朱高煦主动给郑和找了个台阶下。

“那就有劳汉王殿下了。”

郑和借着朱高煦的台阶顺利下来,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躲在房间里的朱允炆看到这一幕,不禁暗道:“果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