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说话好听的汉王(1/1)

“你不说,本王都忘了。”

“当年郑村坝之战,如果没有三保给本王献计,本王还不一定能打败李景隆。”

经过朱高煦的提醒,朱棣也想起了那场改变他生死的大战。

“三保,是本王疏忽了,忘了给你记功。”

朱棣有些内疚地对三保太监说道。

“殿下折煞小人了,为殿下肝脑涂地是小人分内之事。”

三保太监躬身谦虚道。

“可你从小就待在本王身边,本王不记得你会航海呀。”

朱棣已经开始正视三保太监担任水师统帅这件事了。

“回禀殿下,小人家里是信奉回回教的。”

“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远赴重洋前往默伽朝圣过。”

“所以小人从小就对航海很是着迷,即使跟随殿下到北平,小人也时常在学习研究航海技术。”

三保太监非常认真的答道。

“哈哈,亏本王还担心找不到适合的人才去围剿陈祖义,没想到这人才就在身边。”

朱棣笑了一下,三保太监从小就常伴朱棣左右,朱棣对他是很信任的。

所以他说的话,朱棣也没有怀疑。

“不过统领水师这件事非同小可,本王还需要跟内阁以及兵部商议一下。”

“你去把内阁的杨士奇和兵部的金忠给本王叫来。”

但朱棣并没有马上就答应让他担任水师,而是让他把杨士奇和金忠喊来再商议一下。

“小人遵旨。”

三保太监朝朱棣作了个揖,心里有些小激动地出去了。

他知道,朱棣要跟内阁和兵部商议讨论这件事了,那距离他成功担任水师统帅应该就不远了。

三保太监常伴在朱棣左右,许多机密的事情,别人不知道,但他知道。

比如他知道杨士奇和金忠都是偏向于朱高炽的。

但他自认为在这场继承人大战中,他一直都是处于中立的,这两个人应该不会为难自己。

.......

很快,杨士奇和金忠跟在三保太监身后来到了文华殿外。

“三保公公,燕王殿下突然召见我们,是有何事?”

杨士奇和金忠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三保太监很客气。

“两位大人进去就知道了。”

三保太监虽然心里有点小激动,但还是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绝对不提前泄露朱棣的小秘密。

“好,有劳三保公公了。”

杨士奇和金忠客气地朝三保太监拱了拱手。

这让三保太监更加信心大增,觉得他们两个都是对事不对人的正直之人。

“臣拜见燕王殿下!”

杨士奇和金忠走进文华殿后,第一时间就发现了站在一旁的朱高煦。

他们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

“都起来吧。”

“今天找你们来,是因为汉王给本王找了一个适合统领水师的人。”

“本王想了一下,确实还行。”

“所以找你们来,就是最后确认一下意见。”

朱棣开门见山的说道。

在殿外的三保太监,认真地听着里面的对话。

“敢问殿下,汉王举荐的是何人?”

金忠问道。

“就是本王的贴身太监——马三保。”

朱棣不假思索道。

“三保公公?”

金忠和杨士奇听到三保太监的名字,都愣了一下。

他们原本以为朱高煦会举荐一个跟他关系好的将领。

结果举荐的却是三保太监。

“殿下,臣以为让三保公公担任水师统领不妥。”

金忠直接摇头,否定了三保太监。

这让在殿外满心期待的三保太监,心里突然僵了一下。

但他还没有绝望,因为他还期待着杨士奇的答案。

“杨士奇,你的意见呢?”

朱棣并没有马上问金忠为什么否定三保太监,而是又问了一旁的杨士奇。

“回殿下的话,臣也认为三保公公不宜担任水师统领。”

杨士奇也摇了摇头。

这下,殿外的三保太监彻底绝望了。

他原本以为杨士奇和金忠跟其他大臣不一样,都是对事不对人。

只要有人适合干这件事,他们就会答应让他去干。

结果现在听到他是朱高煦举荐的,也不管他合不合适,直接就否定了。

这让三保太监心里对他们有些不忿。

原来他们跟其他人一样,根本不在乎事情对不对,只在乎是不是自己人。

“好吧。”

“那你们说说为什么马三保不适合?”

其实朱棣心里觉得马三保挺合适的,叫他们两个来只是走一下流程。

结果他们两个直接给否定了,这让朱棣心里有些不悦。

“殿下,三保公公只是一个常伴您左右的宦官,他无论对于用兵还是航海都不懂。”

“让他统领水师,恐怕凶多吉少。”

杨士奇说道。

“杨大人所言极是。”

“三保公公虽然对殿下是忠心耿耿,但带兵打仗可不是伺候人那么简单。”

“更何况这次要统领的还是水师。”

金忠也附和道。

在殿外听到杨士奇和金忠这些话的三保太监,默默地握紧了拳头。

心里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悲愤之情。

他很想冲进殿去,掐着杨士奇和金忠的脖子,向他们大声质问:“你们怎么就知道我不懂用兵?”

“你们怎么就知道我不懂航海?”

“我难道就不是人吗?”

“我是不是人呀?”

可想归想,但他却不敢做出这一步。

“你们怎么就知道三保公公不会用兵?不懂航海?”

就在三保太监悲愤的时候,朱高煦突然发话了。

“我刚刚才给父王讲了三保公公在靖难之中立下的汗马功劳。”

“三保公公也给父王说了他们家是航海世家。”

“哪里就不符合呢?”

朱高煦对于这些支持朱高炽的人可没有一点好脾气,上来就开怼。

这让殿外的三保太监心里暗爽。

汉王平时看起来五大三粗的,没想到说起话来这么好听。

“殿下,丘福将军常年带兵,尚且中了鞑靼埋伏,导致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如今让一个从未真正带过兵的宦官统领大明的水师,前往风云变幻的大海围剿陈祖义,这实在是不妥呀。”

金忠见朱高煦这么强势,他也不敢跟朱高煦硬怼,于是又搬出了丘福全军覆没的例子,想让朱棣放弃选用三保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