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将功赎过(1/1)

文华殿。

“岂有此理!”

“真是岂有此理!”

“来人!”

“立刻去浙江把王海这个叛徒给本王抓回来!”

“本王要诛他九族!”

朱棣在看完了金忠呈上来的关于王海勾结倭寇的证据,顿时勃然大怒。

“这个王海是谁举荐到浙江当都指挥使的?”

“把他也给本王杀了!”

正在气头上的朱棣又补充了一句。

此话一出,文华殿里的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说话。

“怎么了?”

“难道这个人杀不得吗?”

朱棣见现场的众人都愣愣的看着他,他更加生气了。

“殿下,举荐王海担任浙江都指挥使的是汉王。”

郑和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啊?”

“是老二?”

朱棣有点尴尬了。

他被气昏了,都忘了王海曾经是朱高煦的部将。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老二犯错,本王也要严惩!”

可朱棣是个要面子的人。

现在把狠话都说了出来,要是不给朱高煦一点惩罚,他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快!”

“去把老二给本王叫过来!”

朱棣一摆手,让郑和去通知朱高煦过来受罚。

金忠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阵畅快,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两成了。

很快,朱高煦被郑和带到了文华殿前。

“汉王!”

“燕王正在气头上,你可千万不要跟他顶撞。”

“到时候我帮你敲敲边鼓,这件事说不定就过去了。”

郑和叫上朱高煦后,他怕朱高煦又跟朱棣杠上。

到时候朱棣要被气的拿刀去砍朱高煦,万一没拦住,朱高煦可就卒了。

“郑公公放心,我不会顶撞老头子的。”

朱高煦见郑和这么关切自己,他脸上少见的露出和煦的笑容。

心里不禁又给朱允炆竖起了大拇指。

“果然还是皇兄有先见,把郑和拉拢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谁悄悄的跟老头子告黑状了。”

郑和见朱高煦一反常态,开始变得听人话,心里不禁感叹:

“汉王不愧是太祖皇帝选定接班人,果然变化很大。”

随后,他们两人一前一后地走进了文华殿。

朱高煦昂首挺胸,显得非常自信。

因为朱允炆已经把解决的办法告诉他了,如果处理的好,不仅朱棣不会处罚他,甚至还会奖赏他。

“儿臣拜见父王。”

朱高煦进来之后,恭敬地给朱棣行了个礼。

“老二!”

“王海的事情,你可知情?”

朱棣没有给朱高煦好脸色,上来就厉声质问。

“儿臣不知。”

朱高煦露出一脸呆萌的表情,摇摇头。

“他原来可是你的部将!”

“他现在勾结倭寇,在浙江沿海屠杀劫掠我大明百姓!”

“你居然告诉本王,你不知情?”

朱棣歇斯底里地怒吼道。

现场其他人个个都被朱棣的吼声吓得缩了一下脖子,齐刷刷将目光瞟向其他地方。

“什么?”

“王海跟倭寇勾结?”

朱高煦先是露出一副震惊的表情。

“父王,这王海是儿臣的手下,他勾结倭寇,儿臣自知难辞其咎!”

“但王海这个人,儿臣很了解。”

“如果贸然派人去抓他。”

“他自知死路一条,恐怕会直接叛乱。”

“到时候他很可能跟倭寇沆瀣一气,恐怕更难以收拾。”

“所以请父王先让儿臣去平定了王海,消灭了在浙江作乱的倭寇,再治儿臣的罪。”

紧接着朱高煦话锋一转,突然态度诚恳地请求朱棣让他去平定王海,消灭作乱的倭寇。

这就是朱允炆给他想出来的应对之策。

朱允炆知道朱棣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

加上他一直对朱高煦都有些愧疚。

所以朱允炆决定让朱高煦主动承认错误,并主动承担后果。

这样一来,朱棣即使嘴上不依不饶,但心里肯定就原谅朱高煦了。

要是朱高煦再在这次跟倭寇作战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大胜。

那朱棣不仅不会处罚朱高煦,说不定还会奖赏他。

朱棣看着朱高煦这诚恳的态度,脸上的怒气顿时就消散了不少。

心里也感叹:“老二自从去了孝陵以后,真的改变了好多,也是越来越像我了。”

朱棣心里虽然这么想,但为了在大臣们面前保持铁面无私的形象。

他还是厉声道:“好!”

“本王就给你这个将功赎过的机会!”

“但丑话要说在前头,如果你这次行动失败。”

“本王可要狠狠的处罚你!”

“儿臣明白。”

朱高煦跪伏在地。

“去吧!”

朱棣这才摆了摆手,让他走了。

金忠看到这一幕,心里虽然有点不得劲。

感觉朱棣把朱高煦高高的举起,又轻轻的放下,很是偏心。

但他对此早有了心理准备。

而且他还有后招。

......

金府。

“金大人,听说燕王让汉王去浙江将功赎过了?”

得到消息的杨溥悄悄地过来问金忠。

杨溥觉得这个处罚对于朱高煦来说不痛不痒,就相当于罚酒三杯。

毕竟朱高煦可是在三个月内就能平定安南的人。

对付这数千倭寇,那还不是手拿把攥?

“没错。”

金忠点了点头。

“哎。”

“看来燕王对汉王还是要偏心一些。”

杨溥叹了口气,觉得这次他们的计划失败了。

“杨大人,不要这么悲观嘛。”

“这件事还没有完呢。”

金忠却意味深长地说道。

“金大人,难道你...还有什么办法?”

杨溥见金忠表情如此淡然,立马意识到金忠还有后招。

金忠警惕地朝门口张望了一下,悄声对杨溥道:“我已经悄悄派人去浙江,将王海通敌消息泄露和汉王即将过来杀他的消息,传递给了王海。”

“王海到时候狗急跳墙,肯定会跟汉王闹个鱼死网破的。”

“我们只需要坐收渔翁之利就行了。”

杨溥听到金忠的话后,顿时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金大人,这件事要是被燕王知道了。”

“不光是我们,就连世子都要受牵连。”

金忠却对杨溥的话不以为然:

“杨大人。”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历朝历代哪里有争夺皇位不死人的?”

“如果汉王将来真的当了皇帝,那我们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与其眼睁睁的等死,还不如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