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兵发宁江城(1/1)

朝堂之上,一片混乱。

大臣们纷纷上前劝阻,才没有让形势更加恶化。

“文儿,不可莽撞!”

司马镇挡在司马文的前面,用力抓住他持着短剑的手。

萧定带着怒意看着司马文,眼中有种想要刀人的冲动。

若司马文不是姓司马,他早就下令命人将他拿下处死了。

看了一出好戏的冯琅内心狂笑,但脸上显得很冷静,上前做起了和事佬。

“王爷息怒,年轻人易冲动,休要与他一般见识。”

“若非你伯父司马镇挡在你身前,本王定要杀你!”

动怒归动怒,最终萧定还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若是凉州还在掌握,他还真不怕司马家。

只见司马文无视萧定,向着周弘拱手作揖。

“陛下,臣年老体弱,无力朝政,今日便告老还乡!”

言罢,他扫过一眼萧定,冷哼一声。

接着没有一丝留恋地转身就走,径直离开了大殿,全程都无人阻拦。

只留下大殿中一群目瞪口呆的臣子。

你这就告老还乡了,那我们算得什么!

有些胡子有些花白的大臣们内心一片吐槽。

冯玉麟则是有些崇敬得望着司马文离去的背影。

这种洒脱与傲然,他十分羡慕。

待司马文走后,萧定才收起宝剑。

“迁都南下之事便已决定,冯丞相在半月之内做好安排,尽早动身!”

“是!”

冯琅连忙答应。

……

五月,天气逐渐转热。

广元县乃至整个西江府,凡是能种田的地方基本都种满了稻谷,且长势喜人。

这还得多亏了侯青山。

去年广元县的粮食丰收之后,让侯青山看到了巨大的财富。

于是在今年春耕之前,他就将广元县的耕种之法传给了其他几个县里。

并且扼令百姓多去开荒,没有种粮的,他甚至可以先赊一些过去。

甚至侯青山都已经计划好了,等这次丰收之后要怎么大收税粮。

想让他像广元县只收十税一是不可能的。

但没想到朝廷的一纸调令直接让他万劫不复。

“东家,沿途的地方都种了稻子,荒地甚少,看来今年又是个丰收之年。”

李剑亲自为杨临驾车,满心喜悦。

要知道,此刻的北方可谓饿殍遍地,满是荒田。

两相对比,实在难以相信这同样都是大周天下。

“虽然不缺粮食,但咱们得居安思危,兵事上亦不可懈怠。”

连续又躺了几天的杨临,身体已经好了大半,只要不剧烈运动都能坚持得住。

而叶神医在开出最后一剂药方后,带着赵川他们,进入了十万大山。

说是在研究一种药,需要找些少见的药材。

这也是叶神医愿意来广元县的原因。

为防止意外,杨临特意让张雷加派了一百余人跟在他们后面。

大山边缘几个互市的寨子里也屯了些兵,方便随时支援。

那可是神医啊,国宝级别的人物,是决不能让她面临危险的!

听见杨临在讲兵事,李剑随即说道:

“放心吧东家,咱们守备营的训练绝不会懈怠,如今你说的标语都已经张贴在了手备用门口。”

“啊?标语?”

杨临有些疑惑,他自己都不记得什么时候给守备营写过标语了

李剑回过头笑了笑。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东家闲聊时说的,我给记了下来。”

“这倒是没毛病,做的好。”

杨临点了点头,给李剑点了个赞。

西江府虽在岭南,中原再怎么乱也很难波及到此。

但历史书上早已说明,偏安一隅终归没有好的下场。

况且如今的朝廷已经没有再救的必要,大争之世他也想争上一争,还天下一个太平。

首先要做的,便是收服整个西江府。

“报!”

突然一名斥候快马来报,身后扬起一阵烟尘。

刘宝收到消息后,来到马车边上。

“主公,西江府大营的人马围城三天后撤走了,并未攻城。”

他说的正是宁江城。

侯青山将大部人马带去攻打广元县,只在宁江城留下了少量兵力守城。

那五千边军若想强攻肯定可以攻下,但不知为何没有发动攻城。

“东家,攻城伤亡太大,或许对他们来说,夺取宁江城不值得损兵折将。”

李剑分析说道。

毕竟在在外人眼中,岭南是不毛之地,还不断有蛮人袭扰。

这种情况能拿下便拿,拿不下也无所谓。

至于新的种粮之法,也不过刚刚开始实施,很多人都还不了解。

“斥候可说这数千人马的去向?”杨临问道。

“往北去了,像是要出南岭。”

“出南岭?这西江府他们不守了吗?”

杨临有些不解,还真是说不要就不要啊,没想到好端端的西江府竟然被看不上。

“东家,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无人换防就敢私自调动。”

李剑皱着眉,这些边军的不确定性,让他们随时都提防着。

杨临看了他一眼,沉声说道:

“朝廷暗弱,肯定指挥不动他们了,而且我怀疑这支边军已经被人所掌控,想想连侯青山都无法伸手,谁又能如此厉害?”

“难不成是楚州刺史?”

李剑忽然说道。

杨临闻言想了想,倒是有这个可能。

他当初去勤王的时候,还遇到过刺史吴荣的亲兵。

说是在汇集兵力共同北上。

也许吴荣就是趁这个时候掌握了不少兵权。

“不管他们如何,咱们先拿下宁江城再说。下令,加速行军!”

“是!”

刘宝答应一声,骑着马传达命令去了。

只不过他刚学不久的骑术还不太熟练,身下的战马不怎么听他的话。

“东家,关先生估计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愿吧,若能兵不血刃当然最好。”

如今宁江城群龙无首,而他绝对的师出有名。

怀揣着吏部的上任文书不说,身后的三千人马可不是虚的。

不多时,距离宁江城越来越近,杨临已经能远远的看到宁江城那紧闭的城门。

见到有大队人马前来,城楼上的守城门的士卒们各个紧绷着神经。

刘宝一马当先,直至城下。

“我家主公乃西江府知府,要入主宁江城,还不速速打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