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杨县令,你人还怪好得嘞(1/1)

杨临的一顿彩虹屁下来,侯青山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脸上都微微泛红。

“杨县令,你说你要带守备营北上勤王?”

“是。”

杨临点头确定。

闻言,侯青山回过头与身后的幕僚对视了一眼。

仿佛在说。

这杨县令,人还怪好的嘞。

他正犯着难,人就专门过来给自己解决问题。

广元县出了兵,不就等于我西江府出了兵吗,到时候你吴荣就没了借口。

“杨县令准备带多少人去?”

侯青山刚问出口,突然想起杨临身后的那位。

莫非是蜀王授意?

其实他猜对了,蜀王确实邀请杨临北上,但杨临并不是蜀王的人。

只不过杨临上次借蜀王的势,让侯青山误会了罢了。

可不管怎么说,不想出人出钱的侯青山心中是很高兴的。

“广元县守备营加上刑徒军,两千人。”杨临说道。

“两千?那路上确实需要耗费不少粮草,这样,你带来的一千石粮食就算本官支持你北上的军资,如何?”

侯青山眯着眼睛笑道。

这样一来,他也确确实实为勤王出过力了!

“多谢府君,只是还有一事需要府君援助。”

“说吧。”侯青山大手一挥。

“守备营将士们缺少盔甲战刀,还望府君能拨一些下来。”

杨临直言道。

“盔甲战刀!”

侯青山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凝固住了。

这玩意可不便宜啊!

但他稍作沉吟之后,还是狠下心来。

“宁江城府库中还有五……呃,三百套盔甲和战刀,可给杨县令做北上勤王之用。”

这句话说完,侯青山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见对方一副抠搜的模样,杨临也没再多说什么,三百就三百,有总比没有的强。

随后他告辞了侯青山,去武备库中领取了三百套盔甲和战刀。

看那质地,居然都是全新的。

侯青山还算有点良心。

当他把东西拉去守备营校场时,将士们都兴奋了。

这才是真正的甲胄啊,铁片覆盖率很高,不是他们现在穿的破烂能比的!

冷兵器作战,盔甲的作用非常大,关键时刻能够保命。

于是杨临将一千多套旧盔甲上的铁片,全部结合到其中的七百套上,以增强防御力。

这样一来,只等把蜀王给的装备一拿,他的两千人将全员着甲。

一日时间很快过去。

杨临登上点将台,下方站着即将要出征的两千名将士。

他只带一半人,一是因为装备不足,二是因为广元县还需要守备力量。

毕竟山里还有些未知数。

两千将士,守备营和独立营各占一半。

守备营由李剑率领,林标留在了广元县,独立营则是章亥统领。

其中有齐丰带领的骑兵一百人,王虎带领的弓弩手三百人。

鲁瓒这三天昼夜不停,又造出了二十多架神臂弩,如今弩的总数已经超过了一百。

另外还有持长枪的四百人,剩下的则都是刀盾兵。

此时一阵微风吹在杨临的身上,让他感到了丝丝凉意。

即便是四季温度适宜的广元县,在寒冬即将来临之际,温差也会非常的大。

杨临清了清嗓音,神情肃然。

“兄弟们,你们可知我们为什么要出征,为什么么要北上勤王?”

台下默不作声,都安静地看着杨临。

杨临见状继续说道:

“因为北方的金人,此刻已经包围了长京城,他们想亡我们的国,想奴役我们大周百姓。

俗话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倘若长京城破,我等都会是亡国奴!”

杨临想借此机会出名不假。

但他更难以容忍金人在大周的土地上为非作歹,肆意屠杀。

大周能亡,但绝不能亡在嗜血的外族手里。

这一次,他想试试跟着蜀王,拯救天下苍生!

“誓死不当亡国奴!出征!”

“咚!咚!咚……”

连续的鼓声为两千余将士送行,杨临骑在马上,率先出了军营。

刚出来,他就发现道路两旁已经围满了百姓。

他们很多人手里都提着篮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吃食。

“小兄弟,带点路上吃吧,今天刚做好的米,可香了。”

一个婶子用洗干净的麻布,包裹着一大团香喷喷的米饭。

要论以前根本不可能煮成米饭,都是煮稀了吃。

如今可算是家家有粮。

但杨临知道,这还只不过在广元县境内开垦的田地,想要完全开发十万大山,没有几十万人,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努力,肯定是不够的。

那年纪颇小的营兵不敢拿,连忙推诿。

军中早有军令,在外不可拿百姓一针一线,只要有战功,回来之后县尊绝不会吝啬奖赏。

见百姓们太过热情,杨临只好大声喊道:

“乡亲们,我们已经带好了干粮,你们都拿回去吧!”

杨临的话音刚落,有个戴着草帽的老者站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县尊,您就收下吧,这都是大家伙的一点心意,望您早日凯旋归来!”

“是啊,希望县尊早日打败金人归来!”

“祝县尊早日归来!”

……

百姓们接连不断的声音让杨临有些感动。

“兄弟们,只拿少许!”

他无奈下令,让将士们意思意思就行了。

可即便如此,等他们走到城门的时候,衣服里已经塞得满满当当的了。

城门下,关寅已经先一步在此等候。

“主公,此行三千里,望路途顺利!”

杨临下马,拍了拍他的肩膀。

“广元县就交给你了,若是还有蛮人作乱,你可自拿主意。”

“是!定不会让主公失望!”

关寅拱手作揖,目光坚定。

此时陈遵从城外进来。

他是杨临刚来广元县时,妻子被典吏孙威害死,他又被县尉赵发打成重伤。

杨临为他翻案后,提拔他为哨官。

“县尊,粮队方才已经出发了,一共一百二十辆粮车,六百名运粮民夫。”

陈遵这次负责的是带着民夫押运粮草。

“好,我们也出发!”

杨临再次上马,对关寅抱了抱拳后,带着两千将士浩浩荡荡的驶出北门。

李剑骑马上来。

“东家,这次我们不用绕路了。”

“没错,这次经蜀州,走汉洲,直达中州!”

杨临看了他一眼,想起了半年前他们刚出长京城的模样。

那时为了防止太后派人追来,特意绕了远路。

没想到才短短半年,他就能带着两千人,杀回长京城。

“李剑,此次北上,当打出我广元县之威名!”

“是,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