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杀官差(1/1)

大河村与小河村一样,临水而建,大河村在上游,水宽而阔。

顺流而下,于两村的中间一分为二,变成两条小的河水分支。

小河村因此而诞生,两个村都属于云通府的关城管辖。

此时已过午时,太阳当空,却照着炼狱般的人间。

血液不仅将大地染红,更是汇聚成河,流入大河之中。

“娘的,砍个人头都这么慢,本官都看饿了!”

杜金骑在一匹黄骠马上,肥胖的身躯压得马儿都有点打蔫。

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杜金不耐烦的撇了撇嘴。

“刘三子,过来!”

“诶,来了!”

刘三子已经换上了军服,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手里还拎着一个刚砍下来的首级。

杜金瞪了他一眼,“拿走拿走,别脏了本官的眼!”

“是,是。”

刘三子笑着一路小跑,把首级放在了板车里,嘴里还念叨着。

“老里正啊老里正,叫你以前总数落我,现在知道爷的厉害了吧!”

刘三子笑歪了嘴。

小人得志,在这一刻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杜金挥动马鞭。

“刘三子,你带人去小河村,本官先带几车回去,娘的,老子午饭还没吃呢!”

“得嘞,一定给杜爷您办好!”

刘三子志得意满,连忙答应。

心里高兴得不行,这杜爷让他带人,那他岂不是这几十号人的头头了!

果然,人生最重要的还是选择。

选对了路,直接就扶摇直上!

待杜金带着装满大河村村民首级的板车返回后,刘三子也带人前往小河村。

他坐在最前头的驴车上,与旁边的两名守备营士兵说笑。

“刘哥,前面好像有情况!”

刘三子闻言,眯着眼看向前面,见有前面有一片烟尘扬起。

隐隐还能听见有马蹄踏地的声音。

“没事,肯定是罗爷回来了,我就说罗爷怎么去小河村这么久,这可不回来了吗?”

刘三子下意识以为是罗三刀屠了小河村,刚好遇上了。

他立马下令让驴车靠边,为对方留出了一条道。

“罗爷!”

隔得老远,刘三子就开始喊,站在驴车上手舞足蹈的。

可很快他就发现不太对。

这些人比罗爷他们好像要少了一倍,而且前面那人的衣着也不太像。

正疑虑着,一支利箭破空而来,“咻”地一下穿透了他的胸膛。

刘三子惨叫一声,摔下了驴车。

不远处,二十一骑飞速而来,为首的正是杨临和齐丰。

杨临诧异的看了眼王虎,刚才的一箭正是王虎所射。

这小子在这么高速的情况下,竟然还能一箭穿心,果然是天生的神箭手。

而且关键还会骑马。

“敌袭,敌袭!”

守备营士兵立马反应过来,纷纷拔出刀来迎战。

但没有着甲的普通士兵在身经百战的骑兵面前,就像一颗颗白菜一样,毫无悬念的被割倒。

更何况关城的守备营连普通士兵都不如,平日里除了欺负弱小,根本没有训练。

这点从杜金的体格就能看出来了。

只两波冲杀,守备营的数十人全军覆没,几个动作快想要逃跑的人,也死在了李剑和王虎的箭下。

“人数不对,这里才四五十人,没有三娃他们说的一百多人。”

杨临发现情况不对,微微皱眉。

同时问向王虎,“王虎,杜金和刘三子可在里面?”

“没看见杜金,他就是刘三子。”王虎指着还未断气的刘三子。

刘三子胸口的一箭没有让他立即毙命,但也无法行动。

“说,杜金去哪了?”

杨临一枪直接扎进了刘三子的大腿,顿时鲜血直流。

刘三子疼得直打抖,哇哇直叫,脸色苍白无比。

“别,别杀我,我,我说。”

刘三子打死也想不到,自己只威风了不到半天,眼看就要去见大河村的村民了。

还真是选对了路,扶摇直上,选错了路,早登极乐。

“杜爷,不,杜……杜金回关城了。”

“关城?”

杨临心道不妙,杜金回到关城,想要杀他的难度无疑就提高了。

“弟兄们,掩埋尸体,王虎,他交给你了。”

杨临刚刚转身,就听见刘三字哀嚎一声,很快又归于平静。

如今杜金回了关城,这些手下没有及时回去的话,他肯定会派人来查探。

到时候或许还有机会。

回到小河村后,周琬带着张氏和赵氏已经将午饭做好。

杨临只囫囵吞了一些,便去找到郭和。

郭和家大门并未关上,院子中煮着一壶茶水。

旁边摆着一张陈旧的木桌和两把凳子,木桌上还摆着两个茶碗,但却不见他本人的身影。

“是杨公子就进来吧。”

屋内传来郭和的声音。

杨临听见后,轻轻推开大门。

一眼看上去屋子很破,甚至不如他之前在京城和陈洵租的那间。

各种东西陈旧不说,还松松垮垮的,像随时都要散架般。

但屋内收拾的很干净,归置整齐,一看就知道是心细之人。

“杨公子。”

郭和从里屋走出,手里端着一个布满灰尘的红色木盒。

“你知道我要来?”

杨临有些疑惑,因为院子里两只茶碗,刚才还叫了他的名字,那明显是给他准备的。

郭和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可否除去杜金?”

“没有,他提前回了关城。”杨临摇了摇头。

郭和闻言有些可惜的说:“关城县令是杜金身后之人,若还想杀他,最好将其引出城外。”

“郭先生可有计策?”

“此事待会儿再讲,老夫想先请杨公子看一样东西。”

说着,郭和慢慢打开了手中的红色木盒。

里面正摆放着一张叠的整整齐齐的青色旗帜,

“杨公子可曾听过一句话?”

郭和格外小心的取出旗帜,当着杨临的缓缓打开。

“什么话?”

当杨临问出口的时候,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周琬的猜测应该就是的对的。

郭和打开旗帜,见上面绣着一条五彩四爪飞龙,以及“天平”二字。

清了清嗓子,郭和小声对杨临说道:

“苍天已死,青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郭和表情略显夸张,但语气中却流露出了极为兴奋的激情。

“郭先生果然是天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