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不搞昆虫搞什么纯爱啊(1/1)

拍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北岛彻也发现剧组似乎变得比以前更加紧张。

川上导演的脾气已经彻底变味。

往常人人都夸赞他温和,而如今所有人都害怕和他待在一个地方。

川上承平这个时候就像是一个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炸。

这应该是紧张导致的。

至于长野苍人更是比以前都找不到人。

没有人知道他人在哪里。

北岛彻也记得最后一次见到长野老师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要出去跑市场然后随即消失。

这大概是一种重担。

虽然他们都没有说,但是北岛彻也很清楚是每个人都对接下来《情书》上映之后的成绩有着不小的包袱。

这种包袱加重了他们的思想负担。

当然长野苍人和自己也承受不起这一次的失败。

川上顶着黑眼圈来上班的时候带来了一个情报。

“他们已经开始在札幌市内铺设相关的海报了。”

海报也被他一并带了回来,在众人面前打开之后有一种窒息感。

主演的是当今新生代的流量明星,算是重金从东京邀请过来。

在海报的边缘还给了今井雄大一个位置。

上面写着年少成名的天才编剧,倾注才华的得意作品。

《札幌爱情故事》

“看这架势大概率会到博野去。”

薄野算是札幌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看着北海道放送的手笔,完全不难想象他们对这部电影有多么的势在必得。

“甚至都有可能放到石狩。”

石狩已经远离市区。

如果说都要朝着那里打广告,那么无疑是在不给任何的小电影活路。

“为什么这么看重今井。”

北岛彻也有些不太明白,关于札幌爱情故事的体量他是清楚的。

如果说当初是他拿着这部剧本来北海道放送,得到的待遇绝对不可能是这个。

川上了解一点台里面的派系关系,他看着北岛彻也不知道于是把他拉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压低了声音说道。

“其实主要是专务的儿子担任了制作人。

今井的剧本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制作人是谁就很能说明什么了。

那个专务是台长派系的人。

之前副台长仗着剧本资源好所以把大部分的资源全部都吞下了。

因为这件事情台长一派一直都怀恨在心,眼下有了一个适合发挥的点自然是要开始夺回一些什么。

眼下算是一种资源争夺吧。

再加上明年台长的任期就到了,到时候难免……”

川上点到为止,他并不高兴在公司当中说过多关于高层斗争的事情。

在川上承平的观念当中,他们大人物之间的事情最好不好参与,不然容易弄的满盘皆输。

“那现在也就是说是两派在斗?”

“算是吧,不过毕竟都是为台里面在争取利益,所以也不好多说什么。”

“今井投靠了台长派系?”

“你是说那个晚上我们遇到穿着增高鞋的家伙是吧。”川上试着回忆了一下,他去签署仪器外借协议的时候在专务的办公室门前看到那个家伙。

现在得到如此重用,那应该就是已经投靠了。

“以后需要小心一点。那个家伙看着心眼不大的样子。”川上承平很是认真的告诫了北岛彻也:“他如果说被专务器重的话,那么对你来讲是很危险的。”

阿彻没有多说什么。

他被今井盯上是必然的。

几乎不可能逃脱。

“片子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剪出来。”北岛彻也试着扯开了话题。

“还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川上盘算了一下时间:“这需要和长野老师对接一下,如果说长野老师那里全部都就位之后,我这里可以加快速度。”

“那我可以试着先让书籍上架。”

上午的时候千纱带来了北十二条的消息,实体书已经全部都准备就绪,看长野老师这边的需要随时对接。

“书么。”川上承平的眼睛亮了一下,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点子。

如果说在书的层面征服了一些读者的话,这对电影的宣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

北岛彻也想了想,还是决定先让书上架再说。

北十二条虽然是一个小型的出版社。

但是小型出版社有一些很不错的合作伙伴。

这些合作伙伴甚至都要比新潮那些大型出版社要来的靠谱的多。

他们会优先把北十二条的书放在首要位置,如果说必要的话,他们会试着推销。

只是当北十二条推出了《情书》之后,那些合作伙伴都震惊了。

“你们……不是做昆虫图鉴的么。”

负责跟进市场的千纱解释道:“其实不准确,我们还做北海道的乡志。”

“那这和爱情故事有什么关系。”

负责清点库存的书店员工指着《情书》的封面说道。

千纱脸色一红,这看起来确实有些奇怪。

昆虫和爱情故事根本不会放在一起。

“我们打算在今年年末的时候尝试着做一些其他板块的东西。

这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这样以便来年的时候我们的业务板块可以进一步扩大。

所以还请多多帮忙。”

“所以是打算做爱情小说么?”

这听起来板块的弯道有些大。

“不,是文学。文学板块也是我们想做的。”

千纱看着店员还想说些什么,她立马说道:“文学板块总不能全让东京都做了去吧。”

“你说得对,不能全让东京都的家伙们做了去。

他们整天习惯鼻孔看人。”

《情书》顺理成章的摆上了书店最为显眼的位置。

只不过一家之前一直做昆虫图谱的出版社突然之间做了文学。

有合作关系的书店店员都不太看好。

这毕竟有些……

也是因为好奇的缘故,所以《情书》的第一波销量是店员们给的。

他们想知道的是。

这本值得北十二条这样拿出一万册的存量的书到底有什么魔力。

或者说北十二条这样做的底气是什么。

吉川千鹤子就是其中的一个店员,同时她也是就读于北海道大学生物学部的一名大学生。

她平常都很关注北十二条的动态,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昆虫学会的最新研究进展。

现在一下子有了变化,那么一定是深思熟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