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十二岁的举人?(1/1)
如今的他,十一岁的秀才,在大周,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时作义凭什么还看不起他?
就因为那令他引以为傲的孙女是小太上皇吗?
区区小太上皇,算什么东西?
上一世,就是个早死鬼!
那么,这一世,也迟早是早夭的命!
有那么一刹,时令臻对时芸的恨,恨入骨髓!
其实,在此之前,他都没那么恨时芸,甚至还想与她结盟。
此刻,他是真的恨!
恨不得掐死她!
踩死她!
“我可是男主!”
“跟我作对,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给我等着!”
“都给我等着!”
时令臻现在只想快点长大。
他觉得,随着年纪上去,自己的主角光环会越来越浓!
毕竟,年纪不到,主线剧情也就没到,那么,他的主角光环肯定也不会有那么强!
时芸自然也听说时令臻考了秀才,还是十一岁的案首。
嗯,确实厉害。
也在预期之中。
不过,她一直都不当回事。
原着里,时令臻是男主,也算是个好的。
所以,她从没想过要去找他的麻烦。
毕竟,顾清燕当初做的那些,与他无关。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时令臻,早就不是原着里的那个时令臻了,已经换了芯了。
一晃。
又过一年。
这年,时芸六岁了。
个儿也长高了不少。
不过,已经没那么胖了。
小时候的她,胖嘟嘟的。
现在,倒是变得“苗条”了不少。
看着非常的清秀、可爱。
所有人都在努力,就她每天都在没心没肺地到处玩。
明德帝在努力治理国家,萧皇后在努力管好后宫,太子一如既往的努力着他的功课,赵贵妃在努力培养儿子,时令臻在努力着备战着接下来的乡试……
时芸除了吃吃喝喝,就是骑着大黄出去各种浪。
五皇子变成了她的小跟班,经常跟在她的左右。
看着五皇子天天跟着小太上皇“鬼混”,陶淑妃也很无奈。
陶淑妃这几年一直拼命地往皇后的面前凑,想要讨得皇后的欢喜,奈何,皇后对她一直很冷漠,与她保持距离,哪怕是钱也不好使,于是,渐渐地,她也就放弃了对皇后的幻想。
加上后宫佳人的逐渐变少,也一直没新人入,她曾经的那种玩心,倒是渐渐变得淡了。
于是,她打算收拢心思,放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好好栽培栽培,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竞争一下储君之位。
结果,回头一看,好家伙,这小子天天跟小太上皇“厮混”,各种浪,关键,她还不好说什么,只能:“……”
唉,好吧!
既然有小太上皇罩着,那么,不去竞争储君之位,应该也没关系……
反正,不管以后谁上位,都不敢动小太上皇吧?
能有小太上皇罩着,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瞧瞧,除了她儿子,哪个皇子能与小太上皇走这么近的?
就连太子,与小太上皇的关系,也没有她儿与小太上皇的关系好吧?
想着这些,她就看开了。
躺平吧!
自己躺平。
儿子也躺平。
也没啥不好的!
话说,太子与时芸的关系,确实不如五皇子与时芸的关系。
太子太忙了,每天都有很多功课,自然没多少时间与时芸玩,反是五皇子很闲,只要时芸来找他,他就必定有空陪她玩。
想清楚了之后,陶淑妃也就随儿子跟着小太上皇各种玩了。
一晃,到了乡试揭榜的时间。
时令臻又上榜了!
依然是第一名!
去年,是十一岁的秀才!
今年,是十二岁的举人!
还是解元!
对此,时芸一点也不意外。
毕竟,男主嘛!
她感觉,明年的会试、殿试,他估计还是能拿第一。
哦,会试肯定能拿第一,殿试的话,就不太好说了。
谁知道,皇上会不会因为考虑着忠义侯的关系,故意为难他,不给他状元。
她觉得,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
无所谓咯!
反正不关她的事!
在时令臻考了举人之后,“时家”的门口,来了很多达官贵人,显然是想要与他们家搞好关系!
毕竟,都觉得,像时令臻这样的天之骄子,以后肯定是大有作为的!
再说,赵季同都敢将时令臻收为义子,他们又怕什么?
这些前来“时家”拜访的,很多都是与忠义侯不对付的。
但凡与忠义侯关系不错的,都不会来。
此外,那些觉得皇上可能是站忠义侯那边、对这个时令臻也不太喜欢的,也不太敢来。
这么多年了,“时家”门口,还是第一次这么热闹!
为此,时文勉、齐氏也是非常的兴奋!
有一种忍气吞声多年、终于要有出头之日的感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养了个好儿子啊!
时文扬也非常羡慕大哥有这样的儿子。
他没少叮嘱自己的两个儿子,让他们也要向时令臻学习!以后,考个秀才与举人回来!
见时令臻这两年发展如此迅速,赵贵妃也越发相信,他就是男主了。
毕竟,他不是男主,怎么会创造这种史无前例的记录?
既然他是男主,自己得与他好好合作才是!
唯有如此,才能改写原着给她制定的命运!
忠义侯府的几个孩子,时令常、时令宸、时令衡也有读书的,但,那成绩,自然是没法与时令臻比的。
而且,十四岁的时令常,当下也就考了童生而已。
时令宸、时令衡十二岁,都还没参加县试呢。
不过,话说回来,时令常十四就考了童生,也算是厉害的了。
就是,时令臻太“变态”,与他比起来,就感觉差很多的样子。
对于时令臻十二就中举的事,时作义在家里也安抚了孩子们,表示时令臻考得怎样与他们无关,他们只需做好自己就行。
苏氏也道:“是啊,管他做什么,你们学习也不差,做好自己就行。再说,我们家,即使在科举上走不通,也还有别的路,又不是一定要走科举之路。”
这种有背景的世家,孩子们一般都是可以不走科举路的。
不过,走不走科举路,正常情况下,书还是要读的。
“唉,可惜了!”时令常忽然感叹。
“可惜啥?”时令宸不解。
“我在可惜,大哥这些年,一直在凉州。”时令常道,“我觉得,这几年,大哥要是好好读书的话,在科举这条道上,也能取得一个很不错的成就。”
他们家,就大哥读书最厉害。
结果,大哥放弃了读书,跑凉州赈灾去了。
“没错。”时令衡表示认同,“大哥要是还在读书,不见得比不过时令臻那个家伙!”
时令宸道:“唉,大哥与爹爹都去凉州好多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苏氏道:“我收到你们爹爹的信息,说是明年就可以回来了,凉州那边的重建,已经差不多了。”
几个孩子眼睛闪了闪:“真的么?”
苏氏扯了个笑,道:“应该是真的吧,除非有什么特别的情况,不然,明年应该就能够回来了。”
丈夫这一去,确实太久了。
开始的时候,她以为只去几个月呢,没想到,一去就是几年。
不过,她也能理解,毕竟,那场地震,破坏那么大,不知死了多少人,灾区的重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而且,这也是立功的机会啊!
做好了,还是大功!
听母亲这么说,时令常几人眼里不由闪烁着期待:“若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明年,咱们一家人就能够团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