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柳暗花明(1/1)

太祖皇帝征伐四方时,曾得过一份【星痕】馈赠。

其中,暗含着星痕仙人,对于符箓一道的所悟所得。

符箓一道,失传多年,若是能解析清楚,大梁的国本便能再度充实几分。

出于这个目的,梁太祖设立了【开明道场】。

无数个人才的殚精竭虑,无数种推论的演化否决,终于,这份馈赠被彻底开发。

于是,太祖便以神通【阙略】,将之实体化,并封入太学之中。

方羽所得,便是这份最初的本源。

而其他人所得到的,则是此本源的衍化,就提升窍灵潜力而言,犹如云泥之别。

说是本源,其实就是一块方晶。

指甲盖般的大小,澄黄剔透,没有一丝杂质,更没有什么符文环绕左右。

方羽现在要做的,便是将这块本源投放到【杏黄纸】上。

说是投放,但过程绝非如此简单。

平日里,方羽用来绘制符箓的,只是杏黄纸的灵力呈现。

真正的窍灵【杏黄纸】,一直在第一窍穴之中。

然而,窍灵本身是无法取出的,除非使用更天、鎏金楼一类的特殊窍灵。

但方羽目前只能合炼出更天,一旦使用,杏黄纸便会直接报废。

所以,他需要将这块本源,顺着灵脉,投放到第一窍穴的杏黄纸上。

方羽盘坐榻上,平掌摊开。

在精密的调控下,旋即便有一团灵力氤氲而出。

与战斗不同,此时此刻,方羽并没有将这些灵力构建成法术。

相反的,他还必须维持灵力无规则的状态,否则授铭的溶解便会受到抑制。

而这种操作,也带来了剧烈的疼痛。

方羽紧紧咬着牙关,豆大的汗珠顺着脸庞留下,一声不吭,抬手将方晶夹入灵力团中。

几乎是瞬间,这块本源开始融化。

原本透明无色的灵力,也逐渐被染成了明黄。

这便是唯一吸收授铭的方法,想要做到这一点,对灵力的把控是不可或缺的。

夕阳渐渐落下。

方羽的额头上,越来越多的汗液倾出,可他始终咬着牙,不发一言。

跳跃的火光锤炼在他的身上,仿佛一块炉火中的铁石。

终于,这块本源彻底消融。

方羽缓缓收回灵力,这股“液体”便顺着脉络,一路向内而去。

越发近了,只差一步便能进入窍穴。

也就在此时,异变忽生!

这股“液体”,竟然停滞在了窍穴之外,任凭方羽如何催动,都没有一丝前进的迹象。

气息紊乱,血脉逆行,方羽只觉胸口一闷,旋即喷出了一口血。

“怎会如此,宋昱那厮怎敢擅自调换!”

方羽头昏目涨,首先便想到了这种可能。

熔岩在血脉中奔涌,筋络痉挛有如蛇绞,整条左臂仿佛在被灼烤一般,剧痛无比,方羽几度要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疼痛终于褪去。

可整条左臂也失去了力气,只能做些最基本动作,想要战斗却是不可能了。

方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逐渐缓过神来。

宋昱不会调换的,他没有那个必要,所以,问题一定出在自己身上。

那么,自己与正常的同龄修士有什么区别呢?

衔龙烛?

也是不对,它位处第六圣窍,而第六窍在小腹,完全没有影响的可能。

方羽面色凝重。

力量是获得三华斗胜利的关键,如果失去了一条左臂,便是成功吸收授铭也无济于事。

“不能因小失大啊。”

方羽轻轻一叹,试图将授铭原路引出。

可探入神识才发现,气血像是漩涡一般,早已将授铭所化的液流牢牢裹住。

若是强行取出,只怕自己的左臂会彻底废掉。

方羽苦笑几声,不再尝试引出。。

事到如今,退无可退,也只有设法解决了。

方羽调起一团灵力,附上部分神识,沿着授铭的脉络,一寸一寸地探查过去。

起初没有任何发现。

灵力沿着既定的灵脉流动,循环复始,井然有序,没有一丝异常。

可偏偏到了窍穴处,灵力就猛地停滞,逐渐形成漩涡,而后缓缓消散。

未了以防万一,期间,方羽也曾试过压制衔龙烛。

可结果仍旧一样,灵力并不能进入窍穴。

如此这般,方羽尝试了不下百次。

终于,在灵力快要枯竭的时候,他察觉了问题所在。

如果说窍穴是一个湖泊,那么灵脉就像是一条条溪流。

在方羽重复的尝试下,湖泊中的水,也就是液态灵力,逐渐枯竭,最终露出了干涸的湖床。

而湖床旁边,正是灵脉所在之地。

这脉络径直延伸,一路畅通,至窍穴附近时,竟如树杈般分出一道极精小的“丫”形叉口。

若是向外调用,灵力从窍穴涌出,二汇为一,便无甚问题。

可若是反过来,灵力便会积聚在这岔口,形成漩涡盘绕,直到自然消散。

【授铭】也是同理。

问题已然明了,可此时此刻,方羽的注意却已经不在这件事上。

他似乎明白了,为何今生的资质会骤降一半,为何自己前几日晋级中期时,精神会消耗得那般剧烈了。

不过,这仅仅是个猜测。

但即便想想,方羽也有些难以自持。

他急促地呼吸着,缓缓将神识探入第一窍穴。

虽然仍有固态灵力的干扰,可在近乎疯狂的神识探查下,那个蛰伏在第一窍穴之下的【窍】,终究泄露出了一丝征兆。

察觉到这一点的瞬间,方羽的心跳几乎漏了一拍。

这代表着什么,他心中非常清楚。

双脉!

方羽的胸口剧烈欺负着,此时此刻,他终于确信了那个传说。

在所有九窍仙人中,万兽仙人可以说是,最受【天道】眷顾的一位。

除去永夜仙人不论,哪怕是青莲、司火这般的圣人,成就九窍之后,也难逃天道烙下的枷锁。

可万兽仙人不同。

在成仙之前,天道便极尽所能地降下了种种天赋。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天授三脉。

是的,万兽仙人有足足三条灵脉,三道神通!

哪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方羽支身而起,扶窗望向远处。

夜色如墨泼染,孤月冰轮一悬,远山层叠似蛰龙脊骨,寒星几点碎落云海。

夜风扑面而来。

不知为何,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句小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