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胜似国丧(1/1)

宫里的人还带来一个消息,陛下深感悲痛,决定心为这些孩子童建立专属的陵园,就算认不出来自己的孩子也不要紧,以后可以到这处陵园祭奠。

皇帝还向诸人表示,大楚与官至道不死不休,总有一日要将此人斩首还他们一个公道。

此举也算是安抚了这些百姓,思来想去,那些辨认出来自己子女的百姓也决定将孩子与别的孩子一道葬于陵园,到时候集体祭奠,这些孩子一同死去,便让他们在地下做个伴吧。

林通和柳叶讲述的的时候眼泪哗地落下来,夫妻罕见得沉静无比,一边的小炉子看到亲爹亲娘如此伤心,都不知道发生何时,也跑过来抱住他们,泪下了泪。

萧天洛喉中发涩,如果这时候就有基因检测技术该有多好,哪怕死后也能让家人知道他们的生死,也能让尸骨归家,如今死得冤屈,有那么多人家认不出自己的儿女。

科技发达的力量就在于此吧,不得不说皇帝的举措极好,他是皇帝,不仅有对百姓的共鸣,还有利用此事的心机,经过此事,百姓们对官至道越发痛恨,对倭国的敌视更上一层楼。

也不要说什么这是营造仇恨,倭国的所作所为是真的,虽罪不至于每名百姓,但敢说倭国百姓就不想攻来大楚,侵占大楚疆土?

看破皇帝的用意后,萧天洛没有半分觉得不合适,就这样吧,官至道啊,必须死了才行!

柳叶也是看到那一幕后对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当天夜里就发起了梦,一直梦到自己在那岛上行走,不时有孩童从四面八方跑过来,围在她的四周,就那么巴巴地望着她

她在梦里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是涌出了热泪,挨个抚着他们的脸。

她被这莫大的悲痛牵扯着,在梦中嚎啕大哭,林通发现她的异常后想将她叫醒,却是不得要领,柳叶紧咬牙关,下巴绷得紧紧地,无论如何也醒不过来。

林通大惊之下去叫了萧天洛和祝久儿过来,一进两人的房间,祝久儿就来到榻边,手扬起落下,迅速敲打着柳叶的几处穴位,一时间仿佛魔怔了的柳叶猛然惊醒。

她腿一抽,身体仿佛被击打,狠狠地吐出一口气后才睁开了眼睛,看到熟悉的面孔,她哇地一声哭起来,坐起来后抱住了祝久儿:“大小姐,我做梦了。”

“那些孩子一直望着我,我好难受。”

柳叶看似粗枝大叶,其实感情充沛,她今日亲眼看到那一幕,心里的负担其实重得快要承受不住,这才在夜间彻底爆发,祝久儿只能敲打她的穴位令她神智清明。

林通被吓得不轻,见状才松口气,倒杯温水过来给柳叶喂下,轻轻拍打着她的背:“媳妇,没事了,醒过来了,醒过来了。”

柳叶大口地喘着气,良久才恢复平静,看着披着衣衫就赶过来的萧天洛和祝久儿,不好意思地说道:“大小姐,姑爷,我没事了,就是一场梦。”

“多缓缓吧,”祝久儿握着她的手说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缓缓吧。”

柳叶靠着祝久儿的肩膀,良久才恨恨地说道:“到底何时才能将这官至道置于死地啊,这样的人渣子,恨不得将其五马分尸,不,凌迟才能泄恨!”

“总有那么一日的。”祝久儿说道:“大齐的问题已经八九不离十,接下来定能抽手对付倭国,官至道迟早要亡。”

柳叶被安抚下来了,祝久儿又让林通去找厨娘,交代她明日晨起先熬一碗安神汤给柳叶备上,见柳叶闭上眼睛再度熟睡,再看双眼布满血丝的林通,夫妻俩没说什么,先撤了。

林通其实也不好受,看着那样的一幕,他又不是铁石心肠。

一夜过后,萧天洛起床后才知道老侯爷下令在门口挂上了白灯笼,不仅侯府如此,不少人家都自动自发地这么做,在门口挂上白色灯笼以示祭奠。

柳叶歇息了一夜又喝了安神汤,整个人好了不少。

说是集中的陵园,就是在城郊指明了一块地作为这些骸骨的下葬之所,朝廷派人集中挖了墓坑,整齐划一,城中所有的棺材铺子都忙碌起来,紧急调货、赶货。

大楚也是深信要有适合下葬的时辰,请来风水先生算好了日子,便在一个天晴的日子将这些骸骨们下葬,那一日,萧天洛与祝久儿也去了。

虽说一切都是由国库出资,但仍有不少百姓自动自发地采购了纸钱纸人等物为这些孩子送行,侯府也是如此,知道送葬的百姓人数必定很多,他们也早有准备。

侯府在沿途准备了多个补给茶水的地点,为送葬的人群提供补给,还替人免费发放纸钱。

所有的孩子都被下葬,也算是尸骨有依,他们能安葬皇帝功不可没,听着众位百姓对皇帝的赞誉,萧天洛挑了挑眉,还是皇帝会玩儿。

今日下葬都是抬着棺材来的,提前就收敛过尸骨,萧天洛尚且能感觉到灭顶的窒息,不敢想那天看到那些大咧咧的骸骨的情形,怪不得柳叶会被激得发了噩梦。

一眼看不到头的尸坑,无数个坟头在今日立起,除了少有的几块墓碑,剩下的孩子都只有一块无字墓碑,老百姓们自发地在每个坟头前都烧了纸钱。

这种场所,大家都默契地没有带上孩子,民间总有说法,孩子们能看到不干净的东西,若是撞了阴,难免会发生魔怔,萧天洛也是如此。

两人烧了不少纸钱,萧天洛从前可是不折不扣的无神论者,现在却希望能有来世,若有来世,这些孩子能步入轮回,再世为人,再一世就不要遇上坏人。

从墓地回来,萧天洛和祝久儿的心情颇是沉重,入门后才发现杜神医过来了,杜神医见着情绪低沉的两人,叹了口气:“这城中的气氛突然就低沉了。”

这桩事情闹得太大,共情是生而为人的基本能力,绝大多数百姓都觉得悲痛,就连外出的娱乐活动都减少了,从前什么时候才会有满城挂白灯笼的时候,那得是国丧了。

但这一次同样是满城素白,全是大家自动自发地举动,皇帝也是默许,于是乎才出现这种罕见的情况,不是国丧,胜似国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