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 世间总有聚散(1/1)
这虽在祝久儿的意料之中,但从刚懂事起两人就相识,一直暗中陪伴彼此至今,这让她如何能舍得公主远去大齐,这一去,一年都难见上一面。
送走了这帮小姐妹们,祝久儿有股说不出来的空虚感,萧天洛敏锐地感觉到了她的情绪。
他方才也听到公主的话,“人生就是如此,难言聚散,万般不由人。”
“那又该如何?”
“既然难言将来,不如好生珍惜现在的一切,”萧天洛反问道:“如同今日一般,人还能聚齐了,大家开开心心地坐在一起不就好了,且行且珍惜吧。”
祝久儿折回府里,嘴里喃喃念道:“将来你还在这里吗?”
“我记得此前遇到过的那位了凡大师说过此事由我自己做主,答案不是早就明示了么。”
他在原来的世界再无家人,在这里有妻有儿有女,这里就是他的家,他还能上哪去,一次高热,一次中箭中毒都足以证明他无法离开这里,与身死魂未消的先帝不同。
祝久儿勾起萧天洛的手,在满院的家丁和丫鬟的注目礼下回到后院。
回来都城的日子可以说是轻松又惬意,既不用去折腾硝石了,躺在府里就说自己养伤,也不用去应付多余的应酬,事情有林通和柳叶去打理,杂货铺还有安王料理,一切顺畅。
两人除了养着,就是陪着孩子与老人家,萧天洛提前感受到了退休的快乐。
直到他觉得差不多了,这才记起自己和皇帝说的话,便往国子监跑,借用国子监的书舍查找资料,在向祭酒大人请示过后,还将三小只也带过去一道陪着。
三小只年纪虽小但名声响啊,作为大楚都城第一个顺利出生的三胞胎,还是龙凤胎的,那是从小就享有福名,国子监的学生们只是听说,从未亲眼见过。
等到三小只踏入国子监,学生们一拥而至,都想一睹为快,俨然将三小只当成了宠物。
不过能入学国子监的少年们都是极有气质之人,虽说是看热闹,还是以欢喜为主,看到三小只都是赞誉有加,有逗弄的让叫哥哥的,还有拿出自己带来的吃食要送给三小只的。
“哥哥们好。”三小只十分有礼,知道国子监是读书的地方,不能喧闹,乖乖巧巧。
就连最皮实的萧锦瑜也将音量放低,乖乖地跟在父亲、母亲身后,面对这么多热情的欢迎,他也只是抿嘴笑,哪像平时的那只皮猴。
“好乖啊,长得真好看。”
“不愧是萧先生的孩子,不会这么小都会算学了吧?”
话音一落,萧锦瑜便忍不住了:“我们都会背乘法口诀,九九乘法表早就搞定啦。”
萧天洛的眉头都皱了起来,这家伙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现,他闷笑道:“会背不会用。”
“才不是呢,爹爹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先生们还在继续教,尹哥哥也教得很好,我们早就会算啦,不信,考我啊。”萧锦瑜十分自信地说道。
祝倾慈听得抿嘴直笑,祝承晗拍了弟弟的头说道:“不可扰哥哥们读书。”
“哦,知道了。”
这三小只有灵动的,有沉稳的,长得又都好看,学子们一个个都恨不得上去亲近亲近,而同来的祝久儿更是让他们眼前一亮,此前就听说侯府的大小姐其实是个大美人,只是病弱。
可眼前的女子面色红润,看着就是身强体健之人,哪有半分传说中的病弱?
他们府上也有长得好看的娘亲或姐姐,但哪有几个比得上祝久儿的,一时间对萧天洛的羡慕无以伦比,这当真是人生赢家!
入赘能达到这个地步的话,他们也可!也愿!
萧天洛还记得自己来的正题:“好了,你们以为参观呢,一会儿还要上课,我们来只是借阅国子监的书馆,你们便散了吧。”
“先生以后多来,”有学子热情地说道:“给我们讲讲大齐的风土人情也好呀。”
“好主意!”国子监的祭酒大人出来恰好听到,不禁说道:“我们国子监还没有人去过大齐,对大齐所知不多,若是萧公子有空的话,回来给大家开个课,讲讲也好啊。”
“对了,听说大小姐也去过,那正好,两人搭档,也是我们国子监的一道风景线了。”
这话听得太耳熟,要是加上美丽两个字就更传神了,察觉到自己想多了的萧天洛用力地摇摇头:“好,一会儿与大人细谈,在下就先带着夫人孩子们过去书馆。”
话都在皇帝那里放了,戏还是要做全的,一家五口人告别后直接往书馆的方向走去。
也不知道是谁先叹了口气,无比羡慕地说道:“世间有几个不入朝堂却能做到陛下身边红人的,萧先生算是第一人了吧,还能以白身的身份出使大齐。”
“事业有成,家庭圆满,就算没有官阶也混得如鱼得水,实在是我等楷模。”
“可惜我们没有这样的机缘,就算有,敢吗?”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个个摇头,不敢赌,像萧天洛和向小将军这样的赘婿简直是世间罕有,世家找赘婿就防着被吃绝户,更多的只是把赘婿当成一个生孩子的工具。
一旦等女儿生出男丁来,随时都能抛弃。
哪能给足足够的体面和机会任由家中赘婿做大做强?
祭酒大人笑了:“所以啊不要人比人,比不得,比不起,各有各的命,可知道这世间有句话,就算飞来横财,也要看自己接不接得住,大多发了横财之人下场并不好。”
“机会也是如此,若自身没有挑得起来的本事,就算天降机遇又如何,照样落空。”
萧天洛带着自家娘子和孩子进了国子监的书舍,今天来找什么资料纯是忽悠人的,带着孩子长见识才是真,自家私塾在国子监的书馆里完全不值得一提。
祝久儿也是托了萧天洛的福,第一次踏足这里,三个孩子见这里还有在刻苦学习的学子,下意识地放轻脚步,压低声音,在父亲的带领下寻的自己能看的书册。
萧天洛本是过来走个过场,安置好三个孩子后,便与祝久儿在书架中徘徊,他不止一次来过这里,但真没有坐下来仔细看过书,这次趁机扫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