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8章 输不起(1/1)
在宫人的指引下,两人走进殿内,在一间临着院子开窗户的房间里见到了躺在那里的皇后,偏瘫之人轻度其实还能自己行动,但是面部发麻,会流口水,动作不便。
皇后也只有初开始发病的时候不能动弹,现在其实恢复了不少,能扶着墙走几步。
见到突然闯进来的人,她说话含混不清:“何人?”
“废后无理,这是大楚的圣懿公主。”宫人对待这位废后也是半点情面不给,上前就喝斥,完事还对公主说道:“公主见谅,废后成日都要看着院子。”
院子里埋着她的儿子,她日夜望着不知是欣慰还是诛心,但她就这么看着,屋子里凡是能用来自尽的东西都被收拾起来,还有人看着,皇帝有令,就是不让她死。
这是要与皇后不死不休的样子,皇帝是恨惨了这对母子,逆子没了是没办法,现在只能把气撒在皇后身上,皇帝的腿一废,更不愿意让皇后死。
废后看着公主,眯起了眼,突然扯了扯嘴巴,含混地说了几句,隐约听到不好听的字眼。
圣懿公主也不生气,耸耸肩,她本来就是过来看个热闹罢了,无所谓这废后说什么。
什么不得好死,她才不以为然,自己的男人杀了她的儿子,废后看到自己不骂几句才有鬼了,“从来皇权之争就是你死我活,你们对皇帝下手的时候就没想过会失败?”
“你们斩杀那些皇子的时候就没想过手下留情,不把你们抽筋剥骨就不错了,算你儿子死得痛快,都没受什么折磨,便宜他了。”圣懿公主找了椅子,拉着祝久儿坐下。
还别说,坐在这里居高临下的滋味还挺不错,怪不得人人都想登高位呢,自己一个邻国的公主还能对皇后晓以颜色,有意思!
祝久儿见公主有些沉迷其中,不禁宠溺地笑着摇头,也跟着一并坐下了,再看眼前这位曾经干练的皇后,她其实内心复杂,上回来时这位皇后仍是那般威严,高高在上。
如今遭逢失败,又因儿子与兄长的死直接脑梗,此时控制不住地溢出口水,不时就打湿了衣衫,这对她的尊严是莫大的踩踏,真是胜者为王,败者寇。
所以,朱则佑不能输,侯府也输不起。
祝久儿的思绪已经飘到老远,想到不久后可能遭受的一切,她不由自主地看着院落里,听说前太子就埋在那棵树下,连入皇陵的机会也不会有。
生前何等风光,有多少成算又如何,不到最后一刻始终不能安心,她忍不住在心中盘算着到底还有多少成算,心思忧然。
废后看着公主,心中有无数话想说奈何现在的她不如从前,她只能用双手比划着,奇怪的是圣懿公主居然能看明白她的意思——皇帝无情,你们也要小心些。
她不觉得这是废后好心,现在皇帝只剩下元宸一个儿子,虎毒不食子在自己父皇身上就体现过,他可以废掉几个儿子,但一定会保住他们的性命,这是底线。
“皇帝是否无情本宫不知,本宫保知道驸马他现在大权在手,朝臣都急着让他上位呢,在这里要多谢你与前太子废的这番功夫,倒让我等坐享其成,真是省了不少事呢。”
祝久儿笑着看公主在这里摇头摆尾的,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嘴巴上和元宸分得清清楚楚,现在还不是一起得瑟了:“好了,公主嘴下饶人吧。”
“嗯?”公主不知为何祝久儿要与自己唱反调,颇是不悦地撇了撇嘴巴。
殊不知祝久儿的招数还在后面,她下巴一努,说道:“在亡人面前不可造次,我们大楚也坚信亡灵在天上看着呢,公主适可而止得好。”
废后心如刀割,公主哦了一声,乖巧道:“也是,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显摆完毕,心情大好的公主与祝久和携手离去,留下失魂落魄的废后,公主比祝久儿先半个身子,得瑟得不行了,如果身后有条尾巴的话早就摇起来了。
祝久儿一想到将来的可能性,心中对公主充满了不舍,快步追上去之时,公主突然停下脚步,指着离冷宫不远处的宫殿说道:“那里是怎么回事?”
那一处宫殿看似被烧过,直到现在也没有修复,陪伴两人过来的宫人说道:“那是婉妃娘娘的宫殿,娘娘自焚过后陛下也没有下令修护,一直到现在。”
原来是阮樱曾经住过的地方,两人心下有了共同的决定,一起朝那里走去。
曾经也是盛宠无双的婉妃娘娘住的地方很是华贵,可惜全毁在那把火里,据说哪怕是皇帝冷落婉妃的时候,也没有让她搬离这里,只是婉妃当时的处境十分不妙。
“你说说看,大齐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婉妃娘娘?”圣懿公主说道:“你说喜欢吧,后来翻脸不认人,还故意任由后宫的人欺负他们母子。”
“公主有所不知,这是故意要折断一个人的骨头,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让她以后彻底臣服于自己,孰料婉妃娘娘也是个硬骨头,来了一出不死不休。”
圣懿公主悟了悟,坚定道:“本宫无论何时也不会失去自我,任何人都休想折断本宫的傲骨,本宫倒是觉得婆母值得钦佩,她为自己奔出了一条路。”
“所以她能得到安国夫人相助,若不是投缘,夫人也不会管她的闲事,这两位,一位是你的亲娘,一位是你的婆母,你可真有福气。”祝久儿故意酸道。
圣懿公主哈哈大笑,索性走进这殿里,说实话这宫殿不算彻底焚毁,当初起火的时候就立刻被扑灭了,所以没有烧得干净,不知道元宸再看这座宫殿是何感想。
此时在宫外陪着元宸巡营的萧天洛惊异地发现街上居然张灯结彩,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在为丞相的倒台而欢呼,丞相家抄出的家财充公,皇帝就下旨减免赋税。
听闻这是新任太子建议,民间对新太子的感激无以伦比,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