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去西营(1/1)

朱则佑现在表现得极为成熟老练,整个人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皇帝的手指在桌上叩了叩,似是想到什么,扭头去看萧天洛,眼神探询。

萧天洛秒懂,迅速地点点头,皇帝嘴角扯了扯,果然,当年的自己也是如此成长的。

刀下有了第一个亡魂以后心才开始变硬,老六也是要亲手手刃过人才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趟去得太值了!

看着脱胎换骨的朱则佑,皇帝眼底是无尽的欣喜。

皇帝了解完事情的详情后,对那周齐却是有几分不满:“此人是聪明,可惜过于中庸之人对于湘郡的改革并不是好事,且给他一次机会,若是这次再干不好,便罢了吧。”

施重心里倒抽了口气,皇帝不愁没有人用,周大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萧天洛想到周齐给他们送行时说的话,倒觉得周齐的确聪明,所以不会让自己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家伙只要适时调整就能护住自己的基本盘。

“陛下说得是,这湘郡现在都被清理得差不多,后续的事情只能由周县令好生打理。”

萧天洛夸起皇帝来不遗余力:“陛下这次减免赋税,当地百姓都感恩戴德,这就罢了,那修路才是百年大计,惠及后代。”

“萧天洛啊萧天洛,你这张嘴莫不是和丁公公学的?”皇帝其实被哄得笑容都止不住。

“小民是说的实话罢了,这次也亏得程大人与童将军配合无间,从前倒是不知道东营与北营有这么大的本事,”萧天洛故作惊奇:“那南营与西营肯定也不遑多让吧?”

程武与童征不知道他要放什么好屁,只能憋着劲听他说话。

“怎么,你也想加入?”

“那倒不是,侯府的人就够小民带的了,”萧天洛话锋一转:“小民是说侯府的这帮家伙也不赖,陛下论功行赏时莫要忘记他们。”

“你这家伙……”皇帝终于忍不住笑了:“原来是要为你的人马要赏,这个好说,他们这次也有功,朕都看在眼里,何需你多说。”

施重算是看出来了,萧天洛虽然没有什么官职在身,但和皇帝说话的语气、肢体动作无不显示他在皇宫的身份特别,能与皇帝谈笑风生,这是什么人哪?

程武与童征的话格外少,反正刚才他们该说的全说了,大家都算客观,各自做了什么事情都一五一十地报给皇帝,余下就不归他们管了。

皇帝的心情是真的好,他目光瞟过自己心心念念的六儿子,淡然道:“老六。”

“儿臣在。”

“你从礼部离开,朕原本是属意你去吏部锻炼一番,可如今朕改主意了,没想到你也有从军带兵的天赋,朕记得你那同窗,史家小子是进了大理寺?”

“正是,父皇。”

“那你自己如何想,是想去吏部、兵部,还是……四大营?”皇帝索性把话说得再开些:“你有这次的剿匪之功,可以说是任你来选。”

萧天洛倒抽了口气,不禁看向朱则佑,他现在不便开口,但这几个地方都有说法,兵部自不用说,只是他这一去,只怕太子党和四皇子党要气得跳脚。

吏部,那也会挖了他们的心,四大营,四大营或许是这两党还能接受的结果,只要朱则佑不是去做那领头的大将军就好,按资历也是轮不到他的。

仅是剿匪之功,又不是两朝对战拿下的战功,这次筹码还不足够。

萧天洛屏息,只听得朱则佑说道:“父皇,若是可以的话,儿臣想带着施统领一起加入西营,不知可否?”

施重还不知道这西营是怎么回事,忙用眼神向萧天洛征询,萧天洛朝他挑了挑眉。

西营啊,表弟是个会选的。

东营现在是程武说了算,底下还有向小将军,早就是六皇子的自有势力,而北营嘛,童家铁骨铮铮,又不愿意站队,虽说有这次一同剿匪的情份,但还不足以六皇子挤进去。

而南营,这南营的大将军以前可是在红羽军里待过的,现在与安北侯府的关系依旧深厚,这样的地方进去,那不是深入虎穴吗?

现在还没有到非得入虎穴的程度,所以南营大可不必,剩下的只有西营了。

西营现在的大将军其实是丽贵妃的母族,丽贵妃早就见势不妙,带着三皇子一走了之,现在其母家可以说是退出竞争,成了笑看风云之人,这样的西营是当下最可以争取的力量。

朱则佑的选择就是标准答案了。

“西营,好,好,好!”皇帝又问施重:“你觉得如何?”

“小民追随六殿下,六殿下去哪里,小民就去哪里!”施重旁的不知,反正抱紧六皇子的腿就对了,这是萧天洛与他说的,果然,他话说完,皇帝的笑容就真切了许多。

“既然如此,那就如此定了。”皇帝抚着胡子道:“你若是去兵部、吏部的,难免太过。”

“是,儿臣也如此以为,所以愿意慢慢磨炼,不用急在一时。”朱则佑的话让童征若有所思地抬头,心如擂鼓,六皇子这是在他面前都不遮掩了吗?

更让童征心惊的是皇帝的反应:“如此,明日朝会上便如此定了吧,不是朕不体恤你们,有些事需得速战速决,所以明日你们几位都要上朝。”

萧天洛一愣:“陛下,小民与施重也要一起?”

“自然,”皇帝毫不犹豫地说道:“你们二人也是剿匪的主力,岂能不在场?”

“那小民就多谢陛下了,又给小民一个看热闹的机会。”萧天洛说完就惹来皇帝的一记白眼,他嘻嘻哈哈地朝施重使个眼色,施重也赶紧起身谢恩。

施重虽然还有些云里雾里,但大概的局势还是看明白了,六皇子是真的受宠,萧天洛在皇帝这里也是真的脸面,没看程武和童征两位都没有太多说话的份。

皇帝的重心一直在萧天洛和六皇子身上,那嘴角都翘了好几次,他在边上看得清楚着呢。

那皇帝最后问起施重的情况,一家几口人,施重有问必答,他双亲不愿意长途跋涉,只愿留在老家生活,他还有兄弟两个在乡间照顾双亲,他也能放心。

这次跟过来的人仅有一位老厮,是一直跟着他们的老人了,再就是自己的夫人与一双儿女,儿女的年纪都与月见差不多,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