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大楚的抚恤制(1/1)
“是着急了,媳妇孩子都在都城,这一转眼间咱们都待了一个月有余,接下来还要收尾,等到咱们回到都城都已经是金秋时节。”萧天洛感慨道:“还要多谢二位反水之人。”
“的确,若是没有他们,我们定要等到一个月以后方能动手,到时候离开湘郡的时间还要晚些,这二人倒是给咱们省事了。”朱则佑的嘴角弯起。
自打来到湘郡,朱则佑一直绷紧了神经,夜间睡的时间也极少,一直在盘算着各种事情。
直到现在才终于显露出轻快的模样,萧天洛看得也欢喜:“这也是殿下的福气,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若然,我们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如此回报。”
虽说没有亡,但有伤,朱则佑大气道:“受伤的将士必然要好生对待。”
“这一点殿下放心,先让军中医官对他们进行治疗,大楚可是有规定,诸丁匠在役及防人在防,若官户、奴婢疾病,主司不为请给医药救疗者,笞四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
也就是说若是将士在驻守或战争中受伤或生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其上级会因此受到刑罚,若是因此而亡,那上级还会被判徒刑一年。
受伤严重以后都不能再从军之人,朝廷也会给予抚恤和帮助,萧天洛因为自己的背景,来到大楚以后就想着要从军,所以曾经进行深入了解。
了解过后不得不服如今执政之人的心思,受伤者不能再从军者不仅会赏赐银钱、赏赐农具和耕牛,帮助退伍士兵从事务农,还会减免赋税。
若是家中没有耕地的,就会帮助其重新就业,而地方的衙役、武职吏员等职位就是他们最好的去处,算是重新吃上了公家饭。
而阵亡的将士则更加受到优待,阵亡将士的遗体被要求必须送回故土安葬,与其遗物一起交给其家人交代,除非尸骨无存或是特殊情况下无法带回。
对于这种情况,就采用另外一种方式,称为祭埋,也就是在当地祭祀掩埋,但要求做好标记,这种往往是因为路途遥远、天气极端、战场失利,不再具备带回尸骨的情况下。
对于阵亡将士的抚恤也是有说法的,大楚的将士都有永业田、勋田,一旦他们阵亡,土地可以由亲属继承,还会赏赐其家人粮食与布匹,还会有赋税减免等优待。
如果其家中有适龄男子,条件合适,也可继承阵亡者的职位,真正是在当下的情况下,把阵亡将士的抚恤工作办到了极致。
不管哪朝哪代都要优待将士及其家属,若是让他们受屈,谁还愿意为国卖命?
先帝在位时还指明了一批寺庙专门为大将的阵亡将士祈福,并允许其亲人在庙里为他们请长生灯,此举算是深入大楚百姓的心,直道先皇仁道。
现在的皇帝也将这一条继承下来,怎么说呢,皇帝的确是有意要抹去先皇的痕迹,但也会保留好的一面,倒是不失理智。
萧天洛与朱则佑对了对,两人均放心下来,有程武和童征在呢,肯定不会让自己背一个失职的名声,这一次大功告成,大家的情绪正高涨,岂能在小事上栽跟头。
不过收尾工作定然是繁琐的,细细地收拾起来,一连整了好几日,所幸他们的物资充足。
现在就地将土匪们的地盘当成自己的办公之所,直接就地解决,所有该清点的清点,该登记的登记,最绝的是寨子里就有地牢,这不是正好了嘛,也让这帮土匪自己享受享受。
一连几天忙下来,童征和程武可谓是累得脚不点地,倒是萧天洛没什么事,双手一背,没事就在寨子里溜达,而那帮妇孺稚童被暂时安置在一处,被看管起来,等待处置。
那三当家的与梅姑早早地投诚,算是抓住了招安的机会,朱则佑也是说话算话,并未限制他们的自由,甚至在收尾的工作里这两人又做了不小的贡献。
这两人极是识相,大仇得报以后也正是迷茫之时,关于这两人以及他们的那一小支土匪要如何处置,朱则佑也与萧天洛等人商量过。
他们能及时登上鬼崖,是梅庄与三当家暗中留下了一支人手用备用的拉篮将他们拉上鬼崖,这才神不知、鬼不觉地让他们登上鬼崖,先是炸了李克天的后路,后又有如神兵天降。
这两人的功劳不小,又是主动投诚,在早前的沟通中朱则佑也算是书面承诺他们的招安。
只是这招安要招到哪里去,在何处充当正规军倒是个深究的问题,那施重心里知道自己将来必定不会留在湘郡,但也答应萧天洛丝毫没有暴露,此时提出让这二人加入湘军。
这算是以其矛攻其盾,没有比这两人更了解土匪的路数。
这个提议也算是大胆又合理,程武深以为然:“殿下,臣以为施统领的想法可取,这次虽然剿灭得算彻底,但十六年前何尝不是彻底,结果依旧死灰复燃,与其防,不如治。”
“这二人可谓是在山匪里长大的,对他们的路数和山间的情况太过了解,比施统领还要清楚,若是能利用他们来对付土匪,甚至防治土匪,那是最自然不过的。”
“只是他们注定成为不了大的头目,但安排成为小头目并不在话下,臣觉得可以任命这两人,由他们带着原有的势力成为湘军的一员。”
程武现在还不知道朱则佑和萧天洛早将施重纳为其麾下,脑子里想着要把湘军扩充一下,再将湘军转移给副统领,这样施重就能抽出身,这样自己就能将他带回都城了。
萧天洛就跟程武肚子里的蛔虫一样,听他如此积极,还能不知道他在打什么算盘?
可惜算盘打得响,你得拨着响才行啊,现在啊,晚了!
童征对于这个安排也认为极妥当,那丁一宁这次表现得虽然不如施重,平时为人也油滑些,但在当初的清查里也站得住脚跟,虽不敢说赤诚,但能守得住底线,还是能继续用的。
但童征与程武的想法一样,此人就不必带去都城了,各方面还是略差一些,但升为统领对他来说也是最好的安排,以后也是府军第一把交椅。
此人灵活,以后如何与梅姑、三当家的合作,想必会比施重来得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