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潜伏(2/1)
林焱在漆黑的密道中疾行,左手紧握《谢氏铸典》,右手拿着谢铸给的木盒。身后隐约传来打斗声和喊叫声,显然谢铸正在与袁世对峙。
"必须尽快离开,不能让《铸典》落入袁世之手。"林焱心中暗忖,加快脚步。
密道蜿蜒曲折,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显然是谢铸精心设计,为的就是迷惑追兵。约莫行了半个时辰,前方隐约出现亮光。林焱谨慎靠近,发现是一处隐蔽山洞出口,被茂密的灌木遮掩。
林焱小心拨开灌木,确认四周无人后,迅速钻出。借着月光,他辨明方向,朝与东厂密探约定的会合地点赶去。
山谷中,陈巧带领剩余密探焦急等待。见林焱平安归来,众人松了一口气。
"大人,您终于回来了!我们听到铸炮坊那边有骚动,正担心您的安全。"陈巧迎上前来。
林焱神色凝重:"袁世亲自到了铸炮坊,差点与我正面相遇。多亏谢铸相助,我才得以脱身,还带出了这两样东西。"
他展示了《谢氏铸典》和木盒,简述了与谢铸相见的经过。
"谢铸愿意帮我们?"陈巧惊讶道。
"他内心始终是大永昌人。"林焱解释,"只是因家族冤案,一时被仇恨蒙蔽。如今得知袁世的真实意图,已有所醒悟。"
"那他现在如何?"
林焱叹息:"为掩护我撤退,主动留下拖住袁世。恐怕情况不妙,袁世不会轻易放过他。"
"我们要回去救他吗?"
林焱摇头:"不行。铸炮坊戒备森严,袁世又亲自到场,贸然行动只会陷入重围。况且,谢铸是为了这本《铸典》才冒险相助,我们若再贸然冒险,反倒辜负他的一片苦心。"
"那接下来怎么办?"陈巧问。
林焱沉思片刻,果断道:"分头行动。我带《铸典》连夜返回京城,交给陛下;你带几个心腹,继续监视铸炮坊,了解谢铸的下落和袁世的动向。如有异常,立即通报。"
陈巧应命而去,带领数名精锐密探埋伏在铸炮坊附近。林焱则带着其余人,星夜兼程返回京城。
途中,林焱抽空查阅了《谢氏铸典》和木盒中的设计图。《铸典》记载了谢家数百年来的铸造秘技,从普通兵刃到精密机关,无所不包。后半部分则是谢铸近年来对火器的研究,详细记录了各种火器的制造工艺和改进方向。
而木盒中的设计图更是惊人,包含了数种前所未见的火器构造,其中尤以一种名为"神威炮"的设计最为精妙——它采用特殊阀门控制火药燃烧速度,大幅提升射程和威力;同时通过精密机簧调整仰角,实现精准打击。按谢铸的估算,此炮射程可达千步,足以改变战场格局。
"有了这些,我朝火器研发将大幅领先。"林焱心中暗喜,更加坚定了尽快返京的决心。
一路星夜兼程,三日后,林焱终于抵达京城。他立即觐见萧瑾,将《谢氏铸典》和设计图呈上,并详述了铸炮坊之行的经过。
萧瑾仔细翻阅《铸典》,啧啧称奇:"谢家铸艺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这些火器设计,远超朕的想象。"
"陛下,"林焱正色道,"如今我们得到了谢铸的技术,应当立即大规模研制新式火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萧瑾点头:"准奏。朕即刻下令,扩建火器研制中心,招募更多工匠,全力生产新式火器。另外,有关谢铸的事,朕也会密令边防将领留意,若他能逃脱,务必妥善安置。"
"臣遵旨。"林焱告退后,立即前往火器研制中心,将《谢氏铸典》和新设计交给袁大匠,并说明情况。
袁大匠接过《铸典》,如获至宝:"老朽在铸造一道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却不及谢家一半功力。有了此书,再加上这些新设计,我们的火器研发定能更上一层楼!"
"时间紧迫,"林焱叮嘱,"你立即组织人手研究,尤其是这'神威炮',务必尽快制造出样品。同时,扩大'连珠炮'的生产,优先装备火器营。"
袁大匠应诺,迅速召集得力弟子,开始研究新设计。林焱则转至另一处,查看火器生产情况。
山谷中的火器研制中心已大为扩展,工匠人数增至千人,冶炼炉增至二十座,日夜不停生产各类火器。林焱巡视一圈,满意地点头,随即召集各部负责人,部署下一步工作。
"根据最新情报,敌人可能在近期发动大规模进攻。"林焱严肃道,"我们必须加快生产速度,确保前线部队装备充足。一个月内,我要看到至少一千具'连珠炮'和五十门'神威炮'!"
各负责人纷纷表示,定当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正当林焱准备离开时,一名信使匆匆赶到,递上一封加急密信。拆开一看,林焱神色一凝——西南边境告急,敌军突发大规模进攻,使用大量火器,我军节节败退!
"情况比预想的更紧急。"林焱立即返回皇宫,向萧瑾汇报。
萧瑾闻讯大惊:"西南怎会突然变成主攻方向?"
"陛下,"林焱分析道,"这很可能是袁世的策略。他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谢铸的技术,担心北疆和西域的优势不再,故意调转矛头,袭击我们防备较弱的西南。"
"那依爱卿之见,当如何应对?"
林焱沉思片刻:"目前火器营主力集中在北疆和西域边境,西南兵力相对薄弱。臣建议立即抽调火器营一部分精锐,火速增援西南;同时,加紧新式火器的生产和运送,确保前线补给。"
萧瑾点头:"准奏。另外,朕会亲自督促各部门全力配合,确保火器生产不受阻碍。"
得到皇帝支持,林焱立即行动起来。他调派火器营两千精锐,由经验丰富的副统领率领,携带大量火器,星夜驰援西南;同时,安排快马传令各地驿站,确保火器运送畅通无阻。
数日后,陈巧从北疆送来最新情报:谢铸与袁世激烈对峙后被擒,但并未被立即处死,而是被严密看管,继续为袁世研制更先进的火器。袁世已经察觉《谢氏铸典》丢失,大为震怒,下令全面戒严,同时加快火器生产,似乎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
"谢铸还活着。"林焱沉吟道,"这是个机会。若能将他救出,对我朝火器研发将大有裨益。"
"可铸炮坊戒备森严,谢铸又被严密看管,如何救人?"陈巧问。
林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声东击西。正好我们要反击西南入侵,可派一支精锐偷袭铸炮坊,不求攻占,只求引起混乱,趁机救出谢铸。"
陈巧会意,立即着手准备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袁大匠带来好消息——第一门"神威炮"试制成功,威力果然惊人,射程超过千步,命中率极高。接下来只需优化生产工艺,即可批量制造。
"太好了!"林焱振奋道,"立即开始批量生产,首批成品立刻运送西南前线。同时,加快'连珠炮'的改进,我需要更轻便、更易操作的版本,适合山地作战。"
袁大匠应命而去,组织工匠日夜赶工。火器研制中心一片繁忙景象,各类火器不断生产出来,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十日后,西南前线传来喜讯——火器营精锐抵达后,迅速扭转战局,成功阻止了敌军的进攻。更令人振奋的是,首批"神威炮"也已抵达,正在部署中。
林焱闻讯大喜,立即向萧瑾汇报。萧瑾龙颜大悦,下令嘉奖有功将士,同时拨付更多资源,支持火器研发和生产。
"陛下,"林焱趁机提议,"我们不能只守不攻。既然西南战局已稳,臣请求陛下批准,实施'声东击西'之策,出其不意攻打铸炮坊,切断敌人火器来源。"
萧瑾略一沉思:"此计可行。不过,爱卿此行目的是救出谢铸,还是摧毁铸炮坊?"
"两者兼顾。"林焱解释,"谢铸若能归顺,对我朝火器研发大有裨益;铸炮坊若能摧毁,则可大幅削弱敌人实力。不过,若两者不可兼得,臣会优先考虑救人。毕竟,人才难得,工坊可以重建。"
萧瑾颔首:"爱卿考虑周全。准奏。朕会下令边军配合,提供必要支援。不过,此行凶险,爱卿要多加小心。"
林焱躬身谢恩,随即开始部署行动。他调集东厂最精锐的密探,组成特别行动队;同时,从火器营抽调一支百人小队,装备最新式火器,作为突击力量。
行动前夜,林焱召集所有参与者,详细说明计划:
"此次行动分三步:第一步,火器营小队从正面发起佯攻,吸引铸炮坊主力;第二步,我率领特别行动队从密道潜入,救出谢铸;第三步,放火焚烧铸炮坊核心区域,切断敌人火器供应。"
他特别强调:"记住,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救人,其次才是破坏设施。一旦成功救出谢铸,立即撤离,不要贪功冒进。"
众人领命,各自准备。临行前,林焱又收到一个重要情报——袁世已离开铸炮坊,前往西域某国,似乎在策划更大阴谋。
"看来时机正好。"林焱对陈巧道,"趁袁世不在,突袭铸炮坊,既可救出谢铸,又能打乱敌人部署,一举两得。"
次日拂晓,行动开始。火器营小队从铸炮坊正门方向发起猛烈攻击,新式"连珠炮"威力惊人,很快引起敌军全面戒备。趁乱,林焱带领特别行动队,从上次谢铸指引的密道潜入。
密道仍然隐蔽安全,众人顺利抵达工坊内部。然而,内部布局已有变化,显然是袁世发现密道后进行了调整。林焱凭借过人记忆,辨别方向,很快找到了关押谢铸的地方——一间戒备森严的特殊工坊。
"六名守卫,两人一组轮换,每刻钟交接一次。"林焱观察后低声道,"我们需要找准时机,一击即中。"
他指派两名精通暗器的密探,负责悄无声息解决守卫;自己则带其余人准备突入工坊,救出谢铸。
守候片刻,交接时机到来。两名密探飞身而出,暗器无声射出,六名守卫同时倒地。林焱迅速上前,撬开工坊大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门内,谢铸正伏案工作,身旁站着两名监工。听到动静,三人同时抬头,见是林焱,神色各异。
"林大人!"谢铸又惊又喜。
两名监工还未反应过来,已被突入的密探制服。林焱快步上前:"谢先生,我来救你离开。"
谢铸却摇头:"不行,我走不了。"
"为何?"林焱疑惑。
谢铸掀开衣袍,露出胸前一个精巧装置:"袁世在我胸前安装了这个,内含剧毒,一旦我离开铸炮坊方圆十里,毒药自动释放,无药可解。"
林焱仔细查看装置,果然精密复杂,短时间内难以解除:"可有解法?"
"有。"谢铸指向工坊一角的一个铁箱,"解药在那里,每日由专人看管,定时给我服用,维持生机。但药效只有一日,若要带我离开,必须同时带走解药和配方。"
林焱立即派人取来铁箱,打开后发现里面存放着一瓶淡绿色液体和一张配方。
"有了这个,我们就可以走了。"林焱松了口气。
谢铸却又指向工坊另一处:"还有一物必须带走。"
那是一个巨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图纸和手稿。谢铸解释:"这是我被迫为袁世研制的最新火器设计,威力远超'神威炮'。若落入袁世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林焱当机立断,命人将全部图纸装入袋中,又亲自背起谢铸:"走!"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号角声和喊杀声,显然是敌军发现了异常。
"来不及了,敌军增援已到。"一名密探来报,"我们必须立即撤离!"
林焱沉着应对:"按原计划,分头撤退。一队护送谢先生从密道离开,一队引开追兵,一队放火焚烧工坊,务必确保核心区域被毁。"
众人迅速分头行动。林焱亲自背起谢铸,带领一队人马向密道奔去。途中,他们不断遭遇敌军阻截,但有火器营精锐掩护,一路突破。
与此同时,另一队密探引开大批敌军,吸引火力;第三队则按计划放火焚烧工坊,很快,熊熊大火吞噬了铸炮坊核心区域,大量火器和生产设施被毁。
在烈火和混乱中,林焱成功带着谢铸抵达密道入口。就在即将进入密道时,一队敌军突然从侧面杀出,截断去路。
"保护谢先生!"林焱大喝一声,亲自迎上前去。
激战中,林焱身中两箭,但仍然奋力击退敌军,为谢铸打开逃生之路。密道内,谢铸急切地问:"林大人,伤势如何?"
"无妨。"林焱咬牙道,"先离开这里再说。"
一行人在密道中快速前行,身后追兵的喊杀声渐渐远去。终于,他们抵达山谷另一侧,与等候多时的火器营精锐汇合。
谢铸查看林焱伤势,发现箭头已深入肩胛,情况不妙:"箭上有毒,必须立即处理!"
他从随身药囊中取出药粉,撒在伤口上,又让人喂林焱服下解毒丹:"这能暂时控制毒性,但还需尽快回京医治。"
林焱强忍剧痛,下令部队立即启程。一路上,谢铸不断为他更换药物,稳定伤势。同时,他也在服用从铸炮坊带出的解药,维持自身状态。
三日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萧瑾闻讯亲自来到城外迎接,见林焱伤势严重,立即命御医全力救治。谢铸也主动协助,提供毒性分析和解毒方案。
经过数日精心医治,林焱伤势渐稳,毒性也被清除。萧瑾特意前来探望,带来了好消息:
"西南战事已经稳定,敌军因火器补给中断,开始撤退。同时,火器研制中心的生产也步入正轨,新式'神威炮'已大批装备前线部队,战局正在向有利方向发展。"
林焱欣慰点头:"陛下,此战虽然艰难,但我们已经掌握了局势主动权。接下来,只要继续扩大火器优势,敌人的威胁将大大减弱。"
"说到火器,"萧瑾转向一旁的谢铸,"谢爱卿,朕已下旨为谢家平反,恢复谢家爵位和产业。同时,朕欲任命你为兵部火器研制使,全权负责火器研发和生产,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谢铸激动得热泪盈眶,跪地叩首:"老臣叩谢陛下隆恩!谢家满门冤死,终得昭雪,老臣此生无憾!定当竭尽所学,为陛下效力!"
萧瑾亲自扶起他:"爱卿快快请起。谢家冤案,朕一直心存愧疚。如今能为谢家平反,也是朕的心愿。希望爱卿能将毕生所学,用于造福大永昌,而非外敌之手。"
"陛下仁德。"谢铸感激涕零,"老臣愿将余生献给火器研发,绝不负陛下厚望。"
萧瑾满意点头,又对林焱道:"爱卿此次立下大功,朕准备加封你为太子太傅,同时兼任火器营统领,全权负责火器部队的建设和训练。不过,你伤势未愈,还需静养,待伤好后再正式授职。"
林焱躬身谢恩:"臣谨遵圣命。"
萧瑾离开后,谢铸拿出一个小瓶子,递给林焱:"这是最后一剂解药。服下后,胸前的毒物装置就可以安全取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焱关切道:"解药可还够用?"
谢铸笑道:"已无须担忧。我已将配方交给御医,他们已成功配制出解药,我体内的毒性已基本清除。再过几日,这装置就可以取下了。"
"那就好。"林焱松了口气,"如此,先生就可以安心主持火器研发了。"
谢铸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林大人,我有一事不明。你如何知道我会在乎明德皇后的玉佩?那玉佩与我谢家确有渊源,但这等隐秘之事,外人应难以知晓。"
林焱微微一笑:"这还得从十年前谢家案说起。当时我正在调查一桩商业案件,偶然发现了与谢家案有关的蛛丝马迹。越查越觉不对,谢家满门被诛,却只因拒绝铸造兵器,显然另有隐情。后来我查出,谢家与明德皇后有特殊关联,曾为皇后家族铸造嫁妆,两家私交甚笃。皇后曾暗中帮助谢家,或许正是因此,谢先生才得以幸存。"
谢铸叹息:"林大人果然明察秋毫。当年若非明德皇后暗中通风报信,老朽确实难逃一死。她甚至派心腹将我秘密送出京城,让我有机会带走家传《铸典》。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此次见到玉佩,不由触动旧情,故而动摇了复仇之心。"
"先生能回归朝廷,实乃国之大幸。"林焱诚恳道,"有先生主持火器研发,我朝战力必将大增,再无后顾之忧。"
谢铸沉思片刻:"林大人,还有一事需要提醒。铸炮坊虽被摧毁,但袁世的阴谋远未结束。据我所知,他已经与西域多国结盟,正在集结更大规模的军队。更令人担忧的是,他可能已经掌握了我最新研制的某些火器技术。"
"何种技术?"林焱警觉地问。
"一种可远程精准打击的特殊炮弹,内含震天雷。"谢铸神色凝重,"此物一旦爆炸,方圆百步内寸草不生。若袁世大量生产此物,后果不堪设想。"
林焱眉头紧锁:"看来,我们必须加紧备战,防患于未然。"
谢铸点头:"正是此理。老朽已有构想,准备研制更先进的防御设施和反制火器。只是需要大量特殊材料和精巧工匠,不知朝廷能否支持?"
"这一点请先生放心。"林焱保证,"陛下已下旨,全力支持火器研发。所需人力物力,必定竭力配合。"
谢铸欣慰地说:"有陛下和大人支持,老朽必当竭尽所能,不负重托。"
次日,谢铸带着一群学徒前往火器研制中心,正式接任总工一职。他的到来给研发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在袁大匠的配合下,很快就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使火器生产更加高效精准。
与此同时,林焱的伤势也在逐渐康复。他没有闲着,而是利用养伤时间,详细研究谢铸带回的最新设计图,并草拟了《火器营扩编方案》,准备在伤愈后呈递萧瑾。
正当林焱专注研究时,陈巧匆匆赶来,送上一封加急密信:"大人,北疆传来紧急情报!"
林焱拆开密信,神色骤变——袁世已返回北疆,正集结大军,准备全面进攻!更令人担忧的是,他手中疑似已有谢铸所说的"震天雷",正在进行最后测试!
"情况紧急,不容耽搁。"林焱立即起身,不顾伤势疼痛,"立刻通知谢先生和袁大匠,加紧研制防御设施;同时,整顿火器营,做好应战准备。我要立刻面见陛下,汇报最新情况。"
陈巧正要劝阻,林焱已快步走出,朝皇宫方向疾行而去。北疆战云密布,新的危机逼近,容不得半点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