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德高望重(1/1)
"老太师?"萧瑾惊愕地站起身,"这不可能!他一向忠心为国,德高望重,岂会与反贼勾结?"
林焱眉头紧锁:"陛下息怒,此事恐怕另有隐情。老太师年过古稀,为朝廷鞠躬尽瘁数十载,不可能背叛。"
何忠表情凝重:"陛下,林大人,据我锦衣卫探子回报,老太师与张元明在南门一处偏僻茶楼密谈,神情严肃。两人低声交谈,不让人靠近。"
萧瑾脸色阴沉:"即刻带人前往,将二人一同拿下,带回宫中问话!"
"陛下且慢。"林焱上前一步,"老太师威望极高,若贸然拿人,恐引起朝中动荡。不如派人暗中监视,待查明真相后再行动。"
萧瑾思索片刻,点头道:"有理。何爱卿,命你亲信前去监视,不要惊动二人,看他们究竟有何图谋。林卿与朕一同在宫中等候消息。"
何忠领命而去,林焱则陪同萧瑾回到内殿。大典因刺杀事件暂时中断,文武百官被安排在偏殿等候。殿内一片寂静,只有侍卫们沉重的脚步声。
"林卿,你认为老太师会背叛朕吗?"萧瑾沉声问道。
林焱摇头:"臣不敢妄断。但老太师一生忠良,享誉朝野,若真有反意,早在恒王叛乱时就会显露。如今大功已成,变法在即,他没有理由背叛。"
"可他为何与张元明密谈?"萧瑾追问,"张元明明确是复兴会首领,策划了今日刺杀。"
"或许老太师并不知道张元明的真实身份。"林焱分析道,"也可能是张元明主动接近老太师,另有图谋。在真相未明前,臣请陛下暂缓定论。"
萧瑾沉默片刻,点头道:"朕向来敬重老太师,不愿相信他会背叛。就依林卿之言,等何爱卿回报再做决断。"
两人正说话间,一名侍卫匆匆进来:"陛下,张廷玉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宣。"萧瑾道。
不多时,礼部尚书张廷玉快步入殿,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张爱卿免礼。"萧瑾说道,"有何要事?"
张廷玉神色凝重:"陛下,刚才在清理被擒刺客随身物品时,发现一份名单,上面记录了朝中多位官员的名字,其中包括臣和几位变法派大臣,甚至连林大人也在列!"
"什么?"林焱惊讶道,"可否让我一观?"
张廷玉呈上名单,林焱仔细查看,发现名单上确实有自己和多位变法派重臣的名字,还有一些朝中中立派官员。
"这份名单...与之前江掌柜发现的那份很像,但人选截然不同。"林焱皱眉道,"那份名单指认这些人是复兴会成员,而这份名单却将他们列为'必诛之人'。"
萧瑾接过名单查看:"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会有两份截然不同的名单?"
林焱沉思片刻,突然灵光一闪:"陛下,臣有一个大胆的推测。若这份'必诛之人'名单是真的,那么之前那份'复兴会成员'名单岂不是刻意栽赃?"
"栽赃?"萧瑾眉头紧锁,"你是说,有人故意制造假名单,混淆视听?"
"很有可能。"林焱点头,"复兴会确实存在,张元明也很可能是其首领。但他们故意伪造一份名单,将变法派重臣列为同伙,一旦我们轻信此名单开始大规模抓捕,朝局必定大乱,变法派将元气大伤。"
张廷玉恍然大悟:"如此一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重创变法派,比刺杀更为阴险!"
正议论间,何忠匆匆回宫,脸色复杂:"陛下,大事不妙!老太师和张元明已经离开茶楼,分头行动。我派人跟踪张元明,发现他前往城南一处宅院,与几名可疑人物会合。随后,他们立刻开始销毁文书,似乎在毁灭证据!"
"那老太师呢?"萧瑾急问。
"老太师独自一人返回府邸,神色凝重。"何忠回答,"途中一直环顾四周,似乎在提防跟踪。"
林焱问道:"张元明可有被拿下?"
"我已派人秘密包围宅院,但尚未动手。"何忠答道,"宅院内至少有二十名武装人员,正面强攻恐伤亡过大。故而先回来请示。"
萧瑾沉吟片刻,决断道:"分兵两路。何爱卿率锦衣卫精锐前往张元明所在宅院,务必将其活捉,以明真相。林卿则前往老太师府邸,探明情况。朕在宫中等候消息。"
林焱和何忠领命而去。林焱带着十名精锐侍卫,直奔老太师府邸。一路上,心中思绪万千。老太师为何会与张元明密谈?是被蒙骗,还是真有内情?如何开口询问而不失礼?
到达老太师府门外,林焱让侍卫守在门外,自己独自入内。老管家见是林焱,立刻恭敬相迎:"林大人,老爷刚刚回府,正在书房等您呢。"
"等我?"林焱一愣,"老太师怎知我会来?"
老管家神秘一笑:"老爷说,以林大人的聪明才智,必定会来询问今日之事。"
林焱心中更加疑惑,跟随老管家来到书房。老太师正坐在窗前,手捧茶杯,神态安详。见林焱进来,微微一笑:"林小友来了,请坐。"
林焱拱手行礼:"老太师安好。冒昧来访,实属有要事相询。"
"是为了我与张元明的会面吧?"老太师直接道明,"我知道你们派人跟踪了我们。"
林焱不再隐瞒:"确实如此。老太师与张元明密谈,引起了陛下的疑虑。张元明乃复兴会首领,今日策划了大典刺杀,罪证确凿。"
老太师叹息一声:"老夫早知此子居心叵测,却没想到他竟敢行刺陛下。实不相瞒,老夫今日约见张元明,正是为了探究复兴会的底细。"
"老太师早就知道复兴会的存在?"林焱惊讶道。
"老夫在朝数十载,岂会对朝中暗流视而不见?"老太师抚须道,"复兴会成立已有多年,一直暗中反对变法。恒王叛乱时,他们推波助澜;叛乱平息后,又开始暗中破坏。老夫一直暗中注视,今日终于决定亲自出面,试探张元明虚实。"
"那老太师为何不事先告知陛下?"林焱仍有疑虑。
老太师苦笑:"此事牵涉甚广,若无确凿证据,贸然上奏,反会引起朝中动荡。老夫原想先行探查,待有实证再向陛下禀明。不料行踪被发现,反倒引起误会。"
林焱若有所思:"老太师与张元明谈了什么?他可曾透露复兴会的其他情况?"
"他很狡猾,言辞闪烁。"老太师回忆道,"但从只言片语中,老夫推断复兴会成员确实渗透朝中要害部门,人数不少。更关键的是,他们似乎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不仅仅是刺杀陛下那么简单。"
"更大的阴谋?"林焱警觉起来,"可有具体内容?"
老太师摇头:"他没有明说,只是提到'大业将成,变法必亡'这样的话。老夫试图套取更多信息,他却突然警觉,找借口离开了。"
正谈话间,一名侍卫匆匆进来:"林大人,江掌柜求见,说有紧急情况禀报!"
林焱示意让他进来。江掌柜快步入内,行礼后急声道:"林大人,老太师,大事不好!城南发生激烈交火,何指挥使率锦衣卫围攻张元明藏身之所,却遭到顽强抵抗。更糟的是,城中多处突然出现暴乱,似乎是有预谋的行动!"
"什么?"林焱大惊,"具体情况如何?"
"城南、东市、西城门三处同时出现武装人员,袭击官府和驻军。"江掌柜回答,"他们自称'复兴军',高喊'反对变法,复兴旧制'的口号。城中已有多处起火,百姓惶恐不安。"
林焱当机立断:"江掌柜,立刻动用商会力量,协助官府维持秩序,保护百姓安全。同时派人入宫向陛下禀报,请求调动禁军平息暴乱。"
江掌柜领命而去。林焱转向老太师:"恕臣直言,局势危急,请老太师即刻随臣入宫面见陛下,以释疑虑,同时共商应对之策。"
老太师起身道:"正合老夫之意。眼下朝局动荡,正需老夫出面稳定军心。"
林焱和老太师匆匆赶回皇宫。途中,林焱看到城中确实有多处骚乱,浓烟升起,百姓奔逃,情况比江掌柜描述的还要严重。
"复兴会比我们想象的更有组织、更有计划。"林焱沉声道,"今日刺杀失败,他们立刻启动备用计划,在城中制造混乱,分散朝廷兵力。"
老太师点头:"不止如此。老夫怀疑,这些暴乱只是表象,他们真正的目标另有所在。"
"陛下!"林焱突然惊呼,"他们可能是想趁乱再次刺杀陛下!"
两人加快脚步,很快抵达皇宫。然而,宫门紧闭,守卫森严,不见平日熟悉的禁军将领。
"何人?"一名守卫喝问。
林焱上前道明身份:"变法总署大臣林焱,陪同老太师入宫觐见陛下,商议平息暴乱之策。"
守卫上前仔细查验,随后恭敬行礼:"启禀林大人,老太师,陛下已下令暂时封闭宫门,任何人不得进出,以防刺客乘乱入宫。"
"情况紧急,事关朝廷安危。"林焱坚持道,"还请通报陛下,老太师与我必须立刻觐见。"
守卫犹豫片刻,终于同意通报。不多时,宫门打开一条缝,何忠满脸风尘仆仆地走出来。
"林大人,老太师。"何忠神色凝重,"幸好你们来了。城中暴乱四起,局势危急。陛下正在调集禁军平息暴乱,同时加强宫中防卫。"
"何指挥使不是去捉拿张元明了吗?"林焱惊讶道。
"我派出的是副手。"何忠解释道,"我本人一直在宫中负责安保。不过,刚收到消息,张元明已经被擒,但审问时他突然服毒自尽,未能问出更多情报。"
三人一边交谈,一边快步前往御书房。萧瑾正在与几位大臣商议对策,见他们进来,立刻站起身。
"老太师,林卿,你们终于来了。"萧瑾疲惫而焦虑,"城中突发暴乱,朝廷一时难以平息。更糟的是,刚刚得到消息,南城粮仓被焚,百姓更加恐慌。"
老太师上前行礼:"陛下,臣来迟,深感愧疚。臣与张元明密谈一事,已向林大人解释清楚。如今城中动荡,臣愿出面安抚百姓,稳定军心。"
萧瑾扶起老太师:"朕从未怀疑太师忠心。眼下局势危急,正需太师这样德高望重的重臣出面主持大局。"
林焱插话道:"陛下,复兴会此举明显是有预谋的行动。他们在大典刺杀失败后,立刻在城中制造混乱,意在分散朝廷注意力。臣怀疑他们另有图谋。"
萧瑾沉思片刻:"你说得有理。朕已加强宫中防卫,禁军严阵以待。但城中暴乱亟需平息,否则民心动摇,后果难料。"
"陛下,臣有一策。"林焱提议道,"派老太师带领一队禁军前往城中平息暴乱,安抚百姓。同时,由何指挥使负责宫中安保,确保陛下安全。臣则率领锦衣卫精锐,追查复兴会余党,铲除祸根。"
萧瑾点头认可:"就依林卿之策。老太师,你带上朕的玉玺,代朕出面安抚百姓。何爱卿继续坐镇宫中,加强防卫。林卿负责追查复兴会,务必彻底铲除这个毒瘤!"
三人领命而去,各自带队执行任务。老太师带着玉玺和一队禁军前往城中心,公开向百姓宣布朝廷措施,安抚民心。何忠留在宫中,指挥禁军把守各个要道。林焱则带领一队锦衣卫精锐,前往张元明被捕的宅院,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到达宅院时,林焱发现这里已是一片狼藉。交火痕迹明显,墙上、地上都有弹孔和血迹。锦衣卫正在仔细搜查每一个角落,寻找可能的证据。
"林大人,这边请。"一名锦衣卫百户引领林焱来到内室,"我们在密室中发现了大量文书,其中一些非常重要。"
林焱跟随百户来到一个隐蔽的密室。房间不大,但布置精巧,墙上挂满了地图,桌上堆满了文书。角落里有一个被撬开的铁箱,里面是一叠叠密密麻麻的文件。
"这些都是什么?"林焱拿起一份文件查看。
"大多是复兴会的组织章程、成员名单和行动计划。"百户回答,"还有一些是与外部势力的往来信函。最重要的是这个..."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叠的羊皮纸,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绘制了一幅复杂的图纸,看起来像是某种军事部署图。
"这是...攻城图?"林焱仔细查看,发现图上标注了京城各处要点,包括粮仓、兵营、城门等,每处都有详细的兵力部署和进攻路线。
"没错。"百户沉声道,"根据我们的分析,复兴会不仅仅是想在城中制造混乱,他们是想全面接管京城!这些暴乱点都是精心挑选的战略要地,一旦控制,就能瘫痪朝廷防御。"
林焱心中一凛:"他们有这么大的势力?"
"远超我们想象。"百户指着另一份文件,"这份名册记录了复兴会在各地的组织情况。光是京城,就有上千名成员,其中不乏军中将领和朝廷官员。今日行动,只是他们力量的冰山一角。"
林焱快速翻阅其他文件,越看越心惊。复兴会的组织严密、计划周详,远非一般反叛组织可比。他们不仅有详细的行动计划,还有后备方案和撤退路线。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似乎在军中有重要内应,能够调动相当数量的兵力。
"这里有张元明的亲笔信。"百户递过一封信,"似乎是写给某个重要人物的,但没有具体姓名。"
林焱接过信件,仔细阅读。信中张元明详细汇报了复兴会的准备情况,并提到"计划已成熟,只待大人一声令下,便可发动总攻,一举成功"。
"这位'大人'是谁?"林焱皱眉思索,"张元明不是复兴会的最高领导人?"
百户摇头:"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张元明虽是复兴会表面领导人,但背后似乎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人物在掌控全局。只是,我们至今未能确定其身份。"
林焱继续查看其他文件,忽然在一本账册中发现了一些异常支出记录。这些记录用特殊符号标注,金额巨大,收款人只有代号,没有真名。
"这些符号...似曾相识。"林焱眯起眼睛,仔细回想,突然醒悟,"这是禁军内部的记账方式!这笔钱是给禁军某位高级将领的!"
"禁军将领?"百户大惊,"难道说..."
林焱脸色大变:"不好!禁军中有复兴会的人!陛下危险了!"
他立刻起身,命令道:"立刻封锁这里,所有文件带走!同时派人火速入宫,警告陛下和何指挥使,禁军中有内鬼!"
百户领命而去,派出最快的信使前往皇宫。林焱则带领剩余锦衣卫,继续搜查宅院,希望找到更多线索,确定那位禁军内应的身份。
在张元明的卧室,林焱发现了一个隐秘的暗格,里面藏着一本小册子。打开一看,是一本密码本,记录了复兴会与各地联络的密码和暗号。
"有了这个,我们可以破译更多的密信。"林焱自语道,将密码本小心收好。
正要离开时,忽然发现床头柜上的一本书有些异常。这是一本普通的诗集,但书页边缘有些微小的折痕,似乎被人做了特殊标记。
林焱翻开诗集,发现在某些诗句下用极淡的墨水做了标记。将这些句子连起来,竟然组成了一段完整的信息:
"计划变更,暴乱只是佯攻,真正目标是宫中密道。大典刺杀失败后,立即启动备用计划。子时前,务必控制南宫,迎接大军入城。"
"南宫?子时?"林焱猛然想起,现在已近子时,而南宫正是皇宫中最薄弱的环节,常年无人居住,防卫松懈。若有内应带路,确实可以从那里秘密潜入皇宫核心区域!
"不好!这是陷阱!"林焱恍然大悟,"故意在城中制造混乱,调走禁军,然后从南宫入侵!陛下危险了!"
他火速带人返回皇宫,心中无比焦急。途中,他看到城中骚乱已经有所缓解,老太师的安抚工作卓有成效。然而,林焱却无暇庆幸,因为更大的危机可能即将在皇宫爆发。
抵达宫门时,守卫依旧森严,但林焱敏锐地发现,这些禁军的面孔有些陌生,不是平日守卫宫门的熟面孔。
"站住!什么人?"一名禁军将领喝问。
林焱拿出自己的官印:"变法总署大臣林焱,奉陛下之命外出查案,现返回复命。"
那将领仔细查验,随后傲慢地挥手:"进去吧。不过,你的随从必须留在外面。宫中戒严,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林焱心中警铃大作,正常情况下,禁军不会阻拦锦衣卫入宫。但眼下形势危急,不宜正面冲突,于是他点头道:"好,我自己进去。你们在外等候。"
他偷偷对身边锦衣卫百户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轻轻点头。
进入皇宫,林焱没有直接前往御书房,而是绕道南宫方向查探。一路上,他发现宫中气氛异常,禁军数量明显增多,且都是陌生面孔。更令人担忧的是,平日里随处可见的太监宫女不见踪影,宫中一片诡异的寂静。
"情况不对...这些禁军不是陛下的人!"林焱心中警觉,加快脚步向南宫赶去。
到达南宫附近,林焱果然发现异常。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正从南宫秘密入口鱼贯而入,都穿着禁军服饰,但行动诡秘,显然不是正规军队。
"果然如此!复兴会已经渗透了宫中!"林焱躲在暗处观察,心中焦急万分,"陛下危险了,必须立刻警告!"
他悄悄离开,准备前往御书房,途中却被一队巡逻的"禁军"拦住。
"什么人?"为首将领厉声喝问。
林焱沉着应对:"变法总署大臣林焱,奉陛下之命回宫复命。"
那将领眼中闪过一丝异样,随即冷笑道:"林大人啊,来得正好。陛下正在太极殿等您呢,请随我们去吧。"
林焱心知不妙,这些人明显不是真正的禁军。但眼下寡不敌众,正面冲突只会打草惊蛇。他必须智取,找机会警告萧瑾。
"有劳诸位带路。"林焱故作镇定,跟随那队"禁军"前行。
心中却在急速思考对策。复兴会已经控制了宫中大部分区域,萧瑾凶多吉少。何忠不知所踪,可能已经遭遇不测。老太师在城中安抚民心,一时难以回援。局势危急,他必须独自面对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