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让他牢底坐穿(2/1)

郑三姑以前的丈夫,叫夏宝福,他那个村子离赵家窝铺也就十二里地。

都是一个镇子下面的。

夏天那阵,他和他媳妇过来卖牲口,看见郑三姑,还破马张飞的张口就骂。

正好被她撞见,直接就让人不收他送过来的牲口。

后来,他媳妇伏低做小的和郑三姑说好话赔不是,还逼着他给郑三姑赔礼道歉,这牲口才收了。

那媳妇是个厉害的,能拿捏住他。

可恍惚的,苏曼好像听谁说过,夏宝福和后娶的媳妇,也没有孩子。

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又和郑三姑确认道,“三姑,夏宝福现在也没有孩子吧?”

郑三姑啐了一口,“那个杀千刀的,是搓磨我做了孽,遭了报应,老天爷也让他断子绝孙!”

“三姑,那个李大夫,你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

“叫李,。。。啊,记不住了,。。” 郑三姑手上边干着活边说话,一抬头看苏曼一脸的凝重。

忙问,“小曼,咋了?

我就听人都喊李大夫,给我那张诊断书上写着名字呢,单子现在还留着,这这就去给你找来。”

单子已经泛黄,可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李忠!

上辈子,她的那张诊断书,她也一直留着。

那个大夫的名字,她牢牢记在了脑中,也是李忠。

同姓,同名!

还是同一家医院,这么巧?!

郑三姑这个诊断,不会是夏宝福不能生,才让大夫开了个证明吧?

男的不能生,会被人说不行,是软蛋,让人瞧不起,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

他为了自己的名声脸面,设计郑三姑。

也怕郑三姑因为他不能生,和他离婚,把不能生推到郑三姑身上,才能死死拿捏住她。

上次,看夏宝福对郑三姑看到就破口大骂的德行,他绝对做的出来。

如果,她的这些猜测没错,这个黑心烂肺的李忠,他根本不配穿那身白大褂!

苏曼快速的做了一个决定。

若果真如她猜测的那样,她一定要为郑三姑,还有他这个帮凶害过的人,还有,。。上辈子的她,讨一个公道!

编了一个借口,“三姑,我们学校食堂有一个妇女同志,两口子也是没孩子。

婆家带着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她有病,不能怀孕。

可后来她才知道,是婆家给那个白大褂塞了钱,给她开的假证明,糊弄她。

其实是她男人不能生。

那个大夫,也叫李忠。”

苏曼停顿了一下,继续道,“给你检查的大夫,也叫这个名。

没准就是一个大夫,你那证明会不会也有问题?”

郑三姑一下子愣住,随即就明白了苏曼的意思,怒瞪向夏宝福那个村子的方向。

“瘟大灾的夏宝福,坏出水的夏家两个老狗东西,他们干得出这个事。”

郑三姑的性子,本就是柔和,但凡她是个烈性子,也不至于在夏家被搓磨。

以前的她,是万万骂不出这些话的。

在苏曼家带孩子这几年,和苏曼赵大奶住在一个屋檐下,听人说话,看人做事,她也学着。

平时接触到的都是韩瑶,小苗这样性子的人。

利落,爽快,性子不吃亏,嘴上得理就不饶人,拿出来就是个个。

挨啥人出啥人,这话一点也没错。

郑三姑现在也是有主意,有决断,“小曼,我明天就去市里检查一下。”

要是她没病,立马就和胡师傅结婚,生个孩子出来,去夏家屯好好宣扬宣扬夏宝福是个没种的货!

狠狠打他的脸!

至于那个害她的大夫,郑三姑就问苏曼,“要是我没病,我能不能告他!”

苏曼摇头,“怕是没用,你没有证据,他可以说是误诊。

这个多说就是一次工作上的失误,应该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那还没法治他?还不定做了多少亏心事呢!咋也得让他丢了工作,不能再继续害人。”

苏曼轻笑,“三姑你放心,要真是他作假证明,那肯定就不只是一两个。

十几,二十几,甚至是几十,几百,他都误诊。

这事传扬出去,自然上面就会有人出手管。”

轻则开除,重则牢底坐穿!

郑三姑咬牙,“要是还没人管,我就在他那个看诊室外面,把他害人的事,都告诉大家伙,看谁还找他看病。”

苏曼:。。。

好吧,郑三姑这主意也不错。不过,这样的事,得让癞三他们去做,他们是专业的,保证事情办成,还不会被当成医闹给抓起来。

第二天,苏曼就带着郑三姑去了市医院。

在挂号的窗口,特意问了有没有李忠医生的号。

还确认了一下,市医院各科室加起来,只有一个叫李忠的医生。

很顺利,他有号。

“三姑,他长啥模样,你还能认出来吗?”苏曼上辈子让这个医生诊断时,腿上的伤已经痛的她麻木,意识模糊,哪还能注意医生长什么样。

恍惚的看个大概,也早就不记得了。

郑三姑不是十分肯定,“这一晃都十多年了,当时我跪下来求他帮我治病,模样记得清楚。

现在看见,估摸着能认得出来。”

他的号,现在已经不是普通号,是专家号了。

看的人挺多,等了一个多点,才排到郑三姑。

态度和蔼,详细的询问病情,开检查,很快,苏曼和郑三姑就从诊室出来。

走到走廊上,郑三姑就肯定的点头,“是他,上次给我看的就是他!

那双男人少有的大双眼皮,再看见,立马就认出来。”

等把检查做完,又回去拿给大夫看完结果,两人从医院出来时,已经确定了之前的猜测。

“狗东西!简直是败类!”

“杂碎!”

郑三姑回头,狠狠“呸!”了一口。

苏曼则直接拿出大哥大,给石家栋拨了一通电话,“我这有个大新闻,你要不要?”

他虽然调去了省城,可清市这边同门师兄弟可不少,人脉关系还在。

挖出这种大新闻,有风险,是挑战,也是机遇!

明察,暗访,他们有他们的办法和手段。

果然,石家栋痛快的把这事揽了下来。

苏曼等着后续的报道和结果,若石家栋那边行不通,她就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