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燧皇突破(1/1)

“总算不用再生火烧洗澡水了。”

眺望着将要从山顶落下去的红日,钟隐舒服伸下懒腰,舒展开筋骨。

给青毫羊药浴完后,今天轮到了盘角黄羊。

按说这群数目远逊,应该比较轻松完成来着,但事实并非如此。

黄羊价值比青毫羊高许多,又是孙教习的私产,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不能再十头八头一起赶进池子,而是一个个来,还得有人下水为其清洗毛发。

比前两天可要能折腾太多。

关键这回他还亲自在旁盯着,逃不了滑。

幸而那些跳下水给羊洗澡的活还轮不到他们这些修士身上,都由那些杂役承担了。

饶是如此,也比前两天心累许多,钟隐都懒得去记自己施展了多久的《燧皇诀》了。

不过,也不是全无好处。

来这里三天了,总算亲眼见到那位孙教习施展法术。

只见其屈指弹出粒不起眼火苗,钟隐在其旁边,竟是几乎察觉不到灵气波动。

然而几个呼吸间,池子中的药汤就已经沸腾翻滚起来。

立刻,他就确定孙老头在《燧皇诀》上的造诣还在楚教习的《生华诀》上。

甚而,恐怕已经有了些“通灵”的意味在其中。

而且,还不止这些。

看着他们做事同时,老头时不时开口指点一二,关于盘角黄羊的习性喜好,料理饲喂时尤其要注意哪些。

虽然先前的基础课,以及藏书楼中都提及到相关内容。

但毕竟是书上的理论,与实操还是有不小区别的。

这些,才是二公派遣派他们这些道生跟着教习们要学的东西。

只不过具体能学到多少,那就要看教习的良心,以及道生自己是否机灵了。

不过终归比起凡间那些,奴隶包身工也似的那些学徒要好上许多。

毕竟他们这些道生,乃至教习的所有权都在门派那里。

只有学得多,才能为门派创造更多利益。

完全藏私,一点儿真本事都不想教是说不过去的。

这么蠢的教习,过不了三年就会因为考评及宗门贡献不及格,被发配到没有油水不说,搞不好还要拼命的地方去。

————

晚上,《象甲功》又自顺风顺水地突破至精通层次。

不过现在,除非达到“通灵”,否则这种武学上的进步已经难以令其心中生出什么波澜了。

旋即,他就将全部心思放在了《燧皇诀》上。

四方红泥炉上架着的酒坛子里,酒水缓慢咕嘟。

在其底部,是十数块被敲碎后的铁背苍狼骨片。

凡间药酒,多选阴凉干燥处静置。

然而修界当中,却是可以利用灵膳之法,小火熬炖。

使得灵骨中的药力快速完全地释放出来,化入酒中,只是对火候把握要求不低。

“火,日也。

阳尊,故托燧皇于天。

……”

钟隐低声诵念着《燧皇诀》的诀要,操控着炉中那道暗红火苗。

这回,他可没用木炭柴火之类,纯粹是以己身灵力为燃料。

这几日熬煮汤药的经验,以及旁观其它学徒及孙教习施展此术法时的画面。

如走马灯般,悉数在心神镜面中流转变幻。

然而红泥炉内的火焰,却是无有任何变化,看不出任何摇曳飘忽闪烁。

仿佛静止也似。

明明是火,但却给人种如水的平静感。

若是让余良、丁树毅两人见了,定要为之汗颜。

单论这份操火的造诣,明明他们比钟隐早他大半年成为修士,现在却被轻松超过。

“《燧皇诀》到精通了。”

钟隐面色不变,只是心中默念句。

这些最基础的五行法术,入门乃至精通都不甚难,花时间熬也能把熟练度刷上去。

不过终究算是件喜事,本来他还以为自己可能要到练气二层时才会掌握纯熟呢。

感受着丹田气海内的灵机行将耗尽,钟隐徐徐收了法术。

目前,制约自己的主要还是修为法力。

不过,此事倒也不用太过着急。

以其资质,在筑基前都基本不会有什么瓶颈。

又有灵石在手,按部就班修行即可。

以方寸宝鉴及自身评估预测,在年底前应该就能步入练气第二层。

“听杜雄透露,明天会有人来施展《小云雨诀》,不知道宝鉴能够记下些什么?”

打坐吐纳将灵力恢复过来,他小心将那坛业已凉下来的狼骨酒放入床下收好,怀揣着期待沉沉睡去。

可惜或许是《燧皇诀》突破耗费了一定运气,钟隐第二天没有如愿看到有修士过来施法。

主要是天公不做美。

对于练气修士而言,施法时的天气场所材料等因素十分重要。

尤其是像《小云雨诀》这种消耗巨大,一定范围内已经勉强算是改动了天象变化的法术。

最适合在蒙蒙细雨之时施法降雨。

借助空气中弥漫充盈的水精之气,法力消耗起码能降低五六成。

正如他们借助木炭柴薪熬煮药汤一般。

但若是正午大日高悬的时候,能够唤出团淡淡水雾来,就已经十分难得了。

甚至瓢泼大雨天气中也不合适。

盖因此时水气虽然浓厚,但元气动荡,极容易干扰修士施法。

何况施展《小云雨诀》,从来都是为了助益灵植草木等的生长。

修士的灵力,比之浩瀚天地之力还是差得太多。

聚集来的那些灵气,很容易就会被冲散。

放牧羊群的所在虽说临近河流,水气较为充盈,但要是天气不合适,也是不行。

至于为什么要来他们这边施法降雨,原因也很简单。

青毫羊与盘角黄羊皆是灵兽,自是不便啃食几乎不蕴含灵气的凡间草木,否则非“营养不良”不可。

是以道院在河两岸,择地开出数百亩草场,专门种植有青毫羊等喜欢的怀风花与金穗草。

不过草场的灵气还是淡了些,称不上灵田。

怀风花与金穗草,也是介于凡木与灵草之间。

乙字道院方圆十数里,差不多也就只有三十余亩灵田,种着灵谷灵米及其它灵药。

事实上,二公派十所道院所在地,均有灵脉分支,左近有淡淡灵气。

不足以开山立派,但是作为过渡用的道院,却是不错。

看起来算不上什么,但若是放在山下,不知多少散修乃至修行家族要为之大动干戈,生死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