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贯胸族(1/1)

灵台州。

孙悟空在山中缓缓现身。

他已探遍全州,方圆不过三千里。

这一州,太阳正好,似乎并没有乱日之劫。

整片州土,被两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填的满满的。

一座是他脚下这座,青气缭绕,大风呼啸。

另一座紫气腾腾,阴云密布,雨水连绵,时而还有雷声滚动。

孙悟空站在青山上,遥望紫山,一脸茫然。

飞廉属风,强良属雷。

观探两座大山便知,飞廉定在青山中,强良必在紫山上。

可他探了良久,甚至探过了两座山中的一草一木,都没寻到半点飞廉和强良的踪迹。

心海的玉菩提,两个祖巫的魂火也不曾光芒大作,还在荧荧恍恍的晃荡着……

又观望思虑片刻。

孙悟空俯瞰向山下。

两山脚下,有个镇子。

一踏上灵台州,他就探到了小镇。

可这青紫两山的异象,实在太过明显,他便直接掠过镇子,直接到山中查探。

既然在山中一无所获,眼下只能再去镇中看看……

孙悟空运起鲲鹏之力,来到小镇外。

谨慎起见,他选择走进小镇,而不是直接在镇中现身。

镇口,立着个精美大气的牌坊楼。

顶檐的每个角,都刻着同样的异兽。

四足而立,龙首兽身,非龙非凤。

孙悟空站在牌坊楼下,细细打量。

叹为观止!

此前,对于这座山下小镇,他只是神识探查。

没见异样,也便以鲲鹏之力掠了过去。

心思都落在青紫那两座大山上……

孙悟空穿过牌坊楼,进了小镇。

踏上干净的石板路,环顾着两边的精致华美的泥石房,木构房。

更为吃惊!

在这丝毫不见前几州的原始古朴。

不过是跨了一州之界,就好像跨过了数个纪元。

孙悟空踏着石板路,越前行越惊诧。

小镇有琳琅满目的商铺,有酒楼饭庄,竟还有钱庄官府。

繁华程度堪比长安。

镇上人口不少,但不至于熙熙攘攘。

此前他神识探了。

没见什么特殊的气息流转,没见像伏羲、夸父那种肉身之力,也没见阴气、死气。

进了小镇,眼见之后,才发现是如此的包罗万象。

有人,还有各种直立行走的异兽,见的最多的是……

直立行走的牛马……

这些牛马很奇怪,身后都背着个大背篓。

背篓里面装满了青色、紫色的山石。

明明肩上的担子很重,他们却挺直腰杆,神采奕奕,由内而发的散出一种光耀。

孙悟空继续疑惑前行。

他想着再走走看看,便找个人问询打探一番。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手拿折扇的书生,笑盈盈道:

“兄台,见你东张西望,满面疑惑,可是有何不解之事?”

说着,书生折扇一开,潇洒举在身前。

孙悟空的目光被折扇上的八个大字所吸引。

排忧解难,知天下事。

观探时,书生再度悠悠开口道:

“在下百晓生。知天知地知众生。

五个铜钱一问,答到您满意。”

孙悟空面色平静,四下扫望一圈。

附近摊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场景尽收眼前。

他收回视线,暗中攥着手掌一抖。

混沌猴毛瞬间就在掌心化成一吊铜钱。

孙悟空翻手把铜钱递到百晓生身前。

百晓生霎时目光火热,接过铜钱。

拿在眼前看了看,又晃了晃。

这时,孙悟空问出第一个问题:

“这是什么州什么村镇。”

百晓生边满足的把铜钱揣入怀兜边道:

“灵台州,白泽镇。”

说话间,铜钱已放好。

百晓生掸了掸衣襟,又把折扇举在身前,反问道:

“兄台,可是外州人?”

孙悟空想了想,如实点头。

百晓生听闻,当即伸手做了个请状。

“兄台,借一步说话。”

孙悟空略作思量,跟随百晓生而去。

两人穿街过巷,走了片刻,进了一个小院。

院中一棵小树,树下一个石几两个石凳,还有一间小石房。

百晓生有礼的请孙悟空落座。

“兄台,这是寒舍。

街上人多眼杂,我们坐下说。”

孙悟空简单回礼,随着坐下。

百晓生边落座边道:

“九州正历乱日之劫。

兄台,可是从外州逃来的?”

孙悟空默声想想,点了点头,随着问道:

“镇上的那些牛马,都是做什么的。”

百晓生再次摊开折扇,悠闲扇起,悠悠然道:

“牛马们,做的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他们都是光耀的搬山人。”

孙悟空面露狐疑。

百晓生放下折扇,拉开长袍,拉开内衬衣襟。

孙悟空霎时大惊。

只见百晓生袒露的上身,胸口中央有个拳头大小的空洞。

细细观探。

这空洞竟是贯通的。

百晓生似乎对此并不在乎。

他一抖肩,随手理正衣衫,又潇洒的摊开折扇,娓娓道:

“我们是贯胸族。灵台州,土生土长的部族。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四面环山的大地上。

老祖宗说,镇在灵台州的两座大山是天柱,山的背面就是神明的宫殿。

我们贯胸族,都是犯了错的天神。

所以我们天生神力又天生不全,生来命短,年老更是体弱多病。

许多年前,族中有位先贤,感应了天地。

他告诉族人,贯胸族唯一的出路就是,翻山见神,求神改命,心诚则灵。

族中有先辈,一腔热血,当天就收拾行囊,向山而行。

可现实很残酷,上山的先辈们,没有一人能翻过大山。

就在全族心灰意冷之际。

族中,最年长的愚公站了出来。

他亲自扛起锄头告诉全族,山翻不过去,便给他搬走。

这辈人搬不走,便下辈人继续般,下辈人搬不走,便下下辈人继续搬。

人动山不动,早晚能把大山搬走。

愚公是有祖籍记载以来,族中活的最长的。

老先生拖着伛偻的身子,首当其冲,族中纷纷响应。

最后,愚公老先生是死在了大山脚下。

先生大义!感动了上苍,上苍派下了使者。

使者说,山可搬,命可改,心诚则灵。

上苍使者更是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继续给我们指引。

他代领我们一边搬山一边建起了现在的白泽镇。

现在的百姓安居乐业,精神富足,一辈辈为着搬山努力着。”

百晓生说的神采飞扬。

即便话落,眼中也是光彩熠熠。

孙悟空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皱了皱眉头,问道:

“那到了你们这辈,山又搬了多少。”

百晓生愣了愣,神色中明显有着丝丝挣扎。

他连忙晃了晃头,摆手道:

“你也看到了。

大山通天,怎么可能凭着几辈人就搬空了。”

孙悟空又略作沉默,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你在小镇,可听说过飞廉和强良……”

百晓生一怔,半晌才应道:

“跟我来,我带你去个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