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鲸(1/1)

高二时,我无意中点开荆逾的新闻,当我看到那张他作为一个出家人孤独的背影,心生好奇,然后,我看到他公众号里的文章,心生崇拜和景仰。并且对于他的孤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他完全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这样一个天之骄子的存在,却能够耐心的聆听众生的心声。大二时期,他经常出现在直播间里,弘扬他所信仰的佛法。明明他是一位遥不可及的天才,却笑容自然和蔼,让人感到平易近人,亲和力十足。他自带一股文人的气质,他的言语沉稳,强大而有力量。我所崇拜的偶像就如天上的熠熠繁星,可望而不可及。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由于崇拜的人在某一领域学到了几近于登峰造极的地步。我每一次看到自己的偶像,很容易激发起内心的读书欲,从某种程度上讲,,他起到了引领和励志的作用,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后人走向光辉大道。他既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

一开始,小蝴蝶并不相信自己会和鲸鱼产生精神上的联结。这就好像,鲸鱼生于大海,而蝴蝶活在花丛中,丝毫不太可能会有交集。后来,我总是努力地想要回忆起师父的样子,可是,他完全消失在我的世界里,怎么想也记不起来,朦胧模糊的过去让我觉得很伤感。慢慢的,我渐渐适应了偶像的陪伴。他真挚的笑容是这样的阳光、慈悲。小蝴蝶很崇拜鲸鱼,就是,太遥远了。

由于我非常害怕师父会因为我读书而离开,很久,我躲避这本书,不希望陪伴了我两年的长辈因此而胡思乱想。

文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创造性的背叛”,是指在别人创作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了解,进而形成新的感悟,但是背离作者的意思。这样想的话,那我这个小小的模仿者很多次就是“背叛者”。那么,同样,可能作者亦是李白、杜甫、屈原等古人“创造性的背离者”。这个想法有点好笑。我觉得或许一个现代的能够模仿那些诗人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模仿者和几千年前的屈子或许存在某种无形的精神连带关系。这是很微妙的、不可思议的。那这样想的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因一个人智慧的结晶而引起读者的天马行空,那千千万万个读者也会因一而心生新的知解。语言符号是这样的有智慧。由古人的说法而无数次后人“创作性的背叛”,故而生生不息,无穷无尽传承中华文化。

小蝴蝶说:“我很喜欢自己的crush,相信我,不要胡思乱想好不好?”为什么要放下呢?

小蝴蝶不是逃避,而是依据他书中的文字:“她聪慧可爱,知分寸……”,那既然他视她为手中的珠宝,而我只是鲸鱼世界中千千万万粉丝其中的一个而已,当我知道自己已经走入他人心中时,不敢深入发展,想起前面师父的话,难逃内心道德枷锁的谴责“他们俩好好的,我插什么足?”我只是一个遥远的崇拜者,仅此而已。故而,自己劝退自己。我曾一度想要退出这场不为人知的故事。因为有时我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而我也不愿争夺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爱。

喜欢一个时间久了,喜欢就会化为执念。但小蝴蝶活的清醒,自在,也会把自己定位在准确的位置上。

为何人生这样的意难平?我的每一段故事,所有的情不自禁找不到一个出口。

因为鲸鱼知道分寸,他只好在小蝴蝶面前,把自己塑造成一位慈爱的长者。小蝴蝶尊敬他,所以努力的营造充满安全感的氛围。他完全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人们说,记住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活成他的样子。他透漏出一身孔子气息,更多的是一份深藏功与名的深沉。

有一本叫作《蝴蝶与鲸鱼》的故事,书中这样阐述他们之间的精彩故事:

他是遨游海洋的鲸鱼,偶然的一天,一只蝴蝶无意闯入他的频率,那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瞬间。

荆俞哥哥:

今天是2017年8月16日,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大概已经去了别的地方。(好俗套的开头啊!)

这段时间我总是流鼻血、胸闷,前两天我发现我好像尝不出味道了,可能我是真的要走啦,所以趁着今天心情好,给你写点东西。

嗯……

其实我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也不知道别人的遗书都是怎么写的。

我知道你肯定很难过,很难过,但我希望你不要难过太久,我并没有离开,我一直都在的。

你看日落,我就是太阳旁边的云朵;你看月亮,我就是月亮旁边的星星。

也许我还会是路边的小草、参天大树,是你淋过的雨,吹过的风,甚至是你呼吸的空气。

我会像你送我的那颗水晶球里的蝴蝶一样,永远陪在你身边。

所以荆俞哥哥,不要为我难过,带着我们共同的梦想,一直努力往前游吧。

我会在人生的终点等你。

你的小蝴蝶

胡蝶跪在蒲垫上,闭着眼,双手合十,荆逾以同样的姿势跪在她身旁。

寂静的午后,正殿里落满光辉,烟雾缭绕,少女和少年跪在面前的蒲团上。

少女默念出最虔诚的祈愿——

“保佑荆逾,早渡苦海,圆梦经年。”

少年默许出最赤忱的期盼——“少不更事,多有不敬,如今所求不为自己,只愿心中人所求如愿,所盼灵验。”

“从前往后,忱心可见。”

我的点评:在这段故事中,胡蝶跨过沧海桑田,来救赎一只搁浅的鲸鱼。她曾经以为,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很相似,可是相似的只有万分之一,不同之处却有千万种。他们相识在七月的盛夏时节,她很兴奋,止不住内心的好奇。因为君子之间的欢欣是心有灵犀、流连于内在的喜悦,而不是单纯流露于外表的欣喜。他似乎在梦中呼喊胡蝶的名字,可是,无论怎么呼唤她,就是得不到回应。

在现实生活中,他的一首《清凉意》让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初,她选择吃素是因为师父两年前的话语,而当时恰好鲸鱼出现在她的生命中,所以她又回到了过去式自己的本心。

故事的开头:“那你也可以说一朵花的成长和你没有关系。”

故事的结局:她学疯了,在第二年外语比赛中再次拿到金奖的优异成绩,并且实现了她的人生理想。

她真的害怕,多年后,鲸鱼成为她生命中的过客,所以,在一些长者陪伴我的期间,留下真挚的日记。她努力的记住一些美好与快乐。尽管,一切都会过去。因为不想让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淹没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这些时间总是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