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农业大发展(1/1)

后来的一段时间。

刘臻一直都警惕着十王寨的二当家卷土重来。

每次出行都与典韦、关羽同行。

然而一晃几个月过去,屁事儿没有。

刘臻如今已经是涿郡六县的县令,人手是够用的。

他很想发通缉令,动员全县的人把这二当家给翻出来。

可惜的是他都没见过二当家的模样。

从前被十王寨掳去的那些百姓,也都没见过二当家。

连个画像都出不来,只能作罢。

十王寨这二当家又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踪迹。

刘臻知道,他迟早会在露头如今只不过潜伏起来了而已。

而且按照先前的规律,这二当家想要积攒些实力,要花不少时间。

头一次是外出两个月回来。

被刘臻、关羽吓跑之后,隔了半年,以祖间的面孔露面。

现在,他又失败了。

想要卷土重来,不知道又要花多长时间准备。

刘臻无需担心。

只需要提升自身实力,等着他来就是了。

程远志的人头能换十间商铺。

击杀祖间,又被祖前认为是救下了祖氏全族的性命。

对刘臻感恩戴德,又加赠了一批作为回报。

对刘臻这个“范阳县令”更是马首是瞻,让刘臻在范阳搞起变革来,省了不少力气。

刘臻已经拿下了涿郡六县的实际控制权。

其中新县、范阳的县令、县尉由刘臻兼任。

其他几个县的县令、县尉、县丞等官职则分别任命了典韦、关羽、华佗、李当之等人。

当然,实际上发号施令的还是刘臻,这样把官职分给自己人,只是为了不那么显眼。

各地的小吏,也都由新县比较出众的元老级县民。

例如公输望、蒲胜、孟村等人担任。

刘臻没有再继续向外扩张。

他不想动作太大,引起朝廷那边的注意。

涿郡六县,已有四十多万人口,刘臻决定先带着这些百姓,摆脱饥困,其他的慢慢发展。

十月,告知刘臻张角病逝,黄巾主力兵败,张梁、张宝战死。

朝廷论功行赏,册封刘备为平安县令。

刘备派人送来书信给刘臻。

内容大概是以后就要同朝为官了,大家多多来往,互相交流什么的。

字里行间都高兴得不行。

刘臻虽知道刘备这县令干不长就得黄,但还是很够意思地派人送了一批锦缎和粮种过去,以示祝贺。

刘臻清楚历史的发展。

黄巾主力虽然败了,却点燃了贫苦百姓们反抗的火焰。

朝廷想要彻底灭火,还得花个几年时间,而这段时间,正是刘臻埋头发展的好时机。

刘臻将新县的三千护民军分散为六支,派往各县。

再在当地征兵,保证每个县都有至少三千兵力,由原来的护民军负责操练。

又安排典韦、关羽,分别把控范阳,良乡两处城关。

刘臻自己则在新城镇守。

有他们三人坐镇,哪怕真有不开眼的黄巾军打到这边来,最终也只能铩羽而归。

对外防御的措施做好之后。

刘臻着手在涿郡内部进行农业大改造。

生产机械方面,他让公输望牵头负责,与祖氏合作,开了第一家农业机械工坊。

大批生产机械犁,收割机等农业设备。

前期由祖氏垫付成本,生产出来成品后,由刘臻从万灵仓库里取出钱来购买。

之后将机械免费投入推广到各县,百姓种地时候先行使用。

等到后期有了收入再付租金,或者出资购买。

刘臻的举措,让祖氏赚了不少钱。

祖前对刘臻的态度,那简直是感恩戴德。

他当然不知道,刘臻付给祖氏的钱,大部分都是当初从祖家拿的……

优质粮种方面,刘臻命令孟村成立农学院。

从各地选拔优秀的种田能手,学习后世的科学种田技巧,并且择优传授杂交技术。

又从各地购买百亩田地,作为官方的试验田,用于培育粮种。

最初,各地百姓对这些政策都十分不解,不明白为什么官老爷还要管着他们如何种田。

直到一年之后的秋收之时。

他们亲眼看着田地里数倍于以往的收成,才终于明白了刘臻的良苦用心。

六县百姓,一朝归心!

故安的李忠李孝,在接收了刘臻给到的粮种之后。

最初也是将信将疑,等他们按照孟村的指导,将粮食种下。

第二年秋天,发现这些粮种的产量高于过往之时,父子二人激动得落泪!

二人携礼前往新县,拜访刘臻,一为赎罪,二为感恩。

到了新县,才知道刘臻人在新城。

二人便又改道新城,走在路上。

看着官道两旁的田间,一片金光灿烂。

百姓们脸上也都充斥着满足的笑容,李忠李孝更是激动万分。

终于,二人见到刘臻。

父子二人当场下跪:“刘大人,我父子二人,错怪你了,你才是一心为民的好官呐!”

“二位大人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刘臻扶他们起来,微笑着说道:“朝廷动荡,奸臣当道,各地贪官无数。”

“这样的世道,二位对在下虽有误解却也有情可原。”

“若说好官,二位大人为了接济故安饥困百姓,从一方小富变得一贫如洗,亦是叫人敬佩。”

“只是想要百姓不挨饿,光靠接济是不行的,提高生产才是重中之重!”

“从今往后,咱们携手并进,共同将粮食产量提高起来,叫咱们涿郡百姓都能吃上饱饭!”

李忠李孝听闻此言,感动不已,虚心求教。

刘臻更是派遣“农学院”的专家,前往故安进行技术指导。

转眼一年过去。

故安百姓也迎来了久违的丰收。

李忠李孝再次找到刘臻,当场就要写信辞官,把故安的县令县尉,让给刘臻来坐!

刘臻赶忙阻止,说道:“以往其他县城的县官,根本不称职。”

“身为父母官,他们却对百姓的死活视而不见!”

“我不忍看他们祸害百姓,这才要买了他们的职缺,好取而代之。”

“可我一人,哪里管得了太多事?还是要有人相帮才好。”

“李大人与令郎是有良心的好官,又何必弃官不做?你们在任上,我反倒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