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结发(1/1)
杨廉纤从昏睡中慢慢转醒,他隐隐感觉胸前盖着一条薄被,身下传来冰冰凉凉的触感,好像是躺在一张凉席上面。
此刻,他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当下的情况,只觉得脑袋特别沉重,好像脖子上顶了块巨石,难受得紧。不仅如此,身上多处酸痛,骨头都像是散了架,稍微动一动,都十分困难。
杨廉纤拧了拧眉毛,尚未将眼睛睁开,一串悦耳的婴儿啼笑声就传入了他的耳中,声音距离自己近在咫尺。
他先是一怔,旋即就反应过来,这是小秋的笑声!
想到小秋,杨廉纤心中一喜,竟将周身的疼痛都抛之脑后。他双臂用力撑起身体,慢慢坐了起来,接着才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待他看清眼前的一切,才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布置简陋的卧室之中,睡在一张挂着粗制红纱帘帐的床上。
杨廉纤不知这是哪里,下意识地揉了揉后脑,想要回忆起些什么。然而,对于昏迷之前发生的事,他已经记不清了,脑子里跟浆糊似的,乱的很。
杨廉纤索性不去想了,他心系着小秋,迫不及待地伸手撩开纱帐,满眼期待地向外望去,可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有些诧异。
只见一位头发胡子皆已花白的陌生老人,正坐在床边的一张木椅上,而老人的怀里则抱着一个婴儿,不是小秋又是谁呢。
这位老人面容和善,慈眉善目,此刻正逗弄着怀中的婴儿。他时而呲牙咧嘴,时而嘟嘴扮丑,发出一些搞怪的声音,模样很是滑稽可爱。
小秋在老人怀里被逗得咯咯直笑,清脆悦耳的笑声犹如空谷幽泉,潺潺而鸣,看得出小家伙开心极了。
杨廉纤看着老人滑稽的表情,也有些忍俊不禁,虽然他不想打扰老人的兴致,但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爷爷,小秋眼睛是坏的,你就算表情做得再丰富,他也是看不到的。”
老人听到声音,缓缓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向床榻上的杨廉纤,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说道:“原来这孩子叫小秋啊。”
杨廉纤轻轻点了点头。
老人又将目光移向怀中的婴儿,眼中满是怜惜之色,问道:“这娃娃的眼盲是天生的吗?”
杨廉纤微一迟疑,回答道:“应该是的。”
老人微微一愣,接着又问:“这娃娃是你弟弟吗?”
“是的。”
“亲弟弟?”
“不是,小秋是我捡来的。”
老人有些诧异:“这娃娃是你捡来的!?”
杨廉纤脸上露出伤感之色:“我是去年秋天捡到他的,当时他就在一堆枫叶下面。或许是因为他眼睛坏了,所以他的爹爹妈妈才抛弃他的吧。”
听了这话,老人心中五味杂陈,恻然不语,低头看着怀里的婴儿,看着孩子那张稚嫩的脸庞,以及嘴角扬起的纯真笑容,过了许久,才轻声感叹道:“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杨廉纤看着老人,好奇地问道:“爷爷,这里是你家吗?”
老人抬起头,冲他微微一笑:“不是,你难道忘记晕过去之前发生的事情了吗?”
杨廉纤揉了揉太阳穴,努力回忆起来,可脑中的记忆很杂乱,就像破碎的镜子,无法拼凑完整。
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瞳孔陡然张大,惊声道:“那两把刀呢?!”
说罢,他神色慌张地低下头,左顾右盼,竟在床榻上寻找起来。
“孩子,你找的是它们吗?”老人忽然开口道。
杨廉纤微微一怔,旋即抬起头来,只见老人手掌一扬,伴随着一道金光闪过,两把乌鞘刀出现在了光晕之中,正是杨廉纤携带的那两把巫刀。
两把刀被一条铁链紧紧缠在一起,从上到下缠了十几圈,它们就悬浮在老者的手边。
杨廉纤不禁瞪大了眼睛,怔怔地瞧着悬空的两把巫刀,心想这老人绝对是位得道的老神仙,不然怎能让两个死物飞在半空呢?
老人微笑着问道:“孩子,这两把刀是你的东西吗?”
杨廉纤摇摇头:“不是。”
“哦?既然不是你的东西,那你为什么要随身携带它们呢?”
杨廉纤见老人一脸和蔼可亲,不像是坏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坦诚相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那两把刀是一个长得特别恐怖的僵尸给我的,它让我把刀送去一个地方,交到一个人手上。本来我是不想送的,但它威胁我说,如果不送,它就吃了我……”
杨廉纤还想继续往下说,老人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他收起两把乌刀,笑呵呵地说道:“孩子,不用说啦,后面的事情我都知道啦。”
杨廉纤一怔,不解地问道:“你都知道了?”
老人道:“在你昏睡的这段时间,我用仙术探查过你的记忆,你这两天所经历的一切,我都清清楚楚。”
杨廉纤感觉自己好像被捉弄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你既然都知道了,还问我做什么?”
老人却不以为意,笑道:“这刀你也不用再去送啦。”
杨廉纤微微皱眉,问道:“为什么?”
老人道:“因为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杨廉纤不解地问道:“什么意思?”
老人微笑着解释道:“那僵尸就是托你将刀送到我的手上。”
杨廉纤大为惊诧:“真的吗?”
老人微微颔首:“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骗你个小娃娃不成?”
杨廉纤其实早就想摆脱那两把巫刀了,此时听老人这么一说,也不管是真是假,干脆就选择相信了:“你能来寻这两把刀,那可真是太好了,省得我带着这两个铁疙瘩,走上那么远的路。”
老人捋了捋胡须,哈哈一笑,问道:“你昏迷了一天一夜啦,肚子应该饿了吧?”
杨廉纤咬了咬嘴唇,摇头说道:“不饿。”可实际上,他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老人笑呵呵地说道:“昏睡了这么久,怎么可能不饿呢。”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一个葫芦,拨开塞子,从里面倒出两粒黑色的小药丸,然后起身走到床前,将黑丸递到杨廉纤眼前。
杨廉纤看着老人手里的黑丸,却没有伸手去接,而是一脸狐疑地看着对方,问道:“这是什么?”
老人很是认真地说道:“好吃的。”
杨廉纤撇了撇嘴,一脸嫌弃地说道:“你骗人,这东西黑不溜秋的,跟屎壳郎滚出来的粪球似的,肯定不是能吃的东西。”
“这真的是好吃的东西,不信我吃给你看看。”
老人说着,用拇指扣住一个黑丸,然后弹入自己嘴里,砸吧砸吧地嚼了起来,吃的津津有味,煞有介事地说道:“别看这俩小药丸模样不咋地,可它们真的是好东西,吃一粒就能顶你一天三顿饭。”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向杨廉纤挤眉弄眼,示意他把黑丸拿去,看样子很是期待。
杨廉纤见老人吃的津津有味,心中半信半疑,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接过了黑丸。他没有像老人那样一口吃下黑丸,而是先拿到嘴前,伸出舌头舔舐了一下。
刹那间,一股清甜的味道就爬上了舌尖,杨廉纤顿时感到精神一振,原本脑中的浑浊感瞬间消散,浑身的疼痛也减轻了不少。
这股味道在口腔里逐渐弥漫开来,很快便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杨廉纤眼前一亮,当即将黑丸塞入嘴里,细细咀嚼起来。黑丸嚼起来脆脆的,奶香味里混合着草药味,甘甜中带着一丝微苦,味道很是奇妙。
老人笑问道:“我没骗你吧?是不是好吃的?”
杨廉纤立即点了点头,随着将黑丸咽了下去,肚中的饥饿感竟奇迹般地消失了,精神头也一下子上来了,感觉全身上下充满了劲儿。
“还有吗?”杨廉纤神清气爽,很是舒坦,他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还想再吃,于是期待地看向了老人。
“没啦,我就带了两粒。”老人摊了摊手,表示没有。
杨廉纤有些失望。
老人忽然问道:“孩子,你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呢?”
“杨廉纤。爷爷,你呢?”
“我?”老人摇了摇头,轻叹道,“年纪大了,脑子不记事了,我早就把自己的名字忘啦。”
“那别人都怎么称呼你?”
“我一个人住在山上,一年到头也难得下一次山,基本接触不到人的。”
听了这话,杨廉纤大感奇怪,总是待在山上,那有什么趣味,不无聊得慌吗?
“对了,我想起来了,在我昏迷之前,有四个坏人要抢刀来着,他们去哪里了?”
“被我打跑了。”老人轻描淡写地说道。
“你这么厉害?”杨廉纤又惊又奇,有些难以置信。
“还行吧。”老人淡淡地道。
“对了,我们现在在哪里?”杨廉纤这才关心起自己身在何处。
“一个农户的家里。”
“是那个凶巴巴的大叔的家吗?”
“凶巴巴的大叔?我没见过。”
杨廉纤忽然想起那大汉拿到巫刀后,浑身被火焰吞噬的恐怖样子,不禁打了个寒颤,心想:“烧成那样,多半是活不成了吧。”
老人见他若有所思,微微一笑,伸手在他肩上轻轻一拍:“下床活动活动,睡久了容易得病。堂屋里有个大木桶,我装了些清水在里面,你去把自己好好洗洗。”
杨廉纤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洗?”
老人露出嫌弃之色:“你瞧你都脏成什么样子了,身上臭烘烘的,都生虱子了,尤其是你那头发,都黏在一块了,跟毡子没什么两样。”
杨廉纤挠了挠脑袋,讪讪地笑了起来,他旋即跳下床来,随意穿上了鞋子,说道:“确实挺脏的,那我去洗洗。”
自从他成了小乞丐,两三个月都难得洗上一次澡,每天考虑的都是到哪里去讨食,怎样才能填饱肚子,对于个人卫生自然就顾不上了。
“用劲儿搓搓,洗干净了。还有你那脏衣服也别穿了,我看这农户家里衣服挺多,我给你裁剪出一套孩童穿的。”
杨廉纤答应了一声,推门去了堂屋。
老人将小秋轻轻地放到床上,走到床对面的衣柜前,伸手拉开柜门,从里面拿出一套粗布衣裤,然后以手掌为刃,直接裁剪起来。只见他掌缘所过之处,多余的布料便落了下来,不多时,一套孩童衣装便改好了。
一炷香的功夫过后,杨廉纤洗完了澡,他一丝不挂,赤条条地走了进来。
老人将裁剪好的衣服丢给了他。
杨廉纤看着这套干净的衣服,心中莫名有些伤感,他想起父母在世的时候,自己每天都能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可自从家破人亡之后,他便只守着一件衣服穿,脏了破了也不换,哪怕穿不下了也舍不得扔,一直穿到了现在。
杨廉纤默默将衣服换上,感觉还算合身。
“孩子,你过来。”老人向他招了招手。
杨廉纤听话地走了过去,老人缓缓伸出手掌,在他湿漉漉的头发上摸了摸。
杨廉纤只觉得头顶暖烘烘的,头发上的水渍似乎在消失,不一会儿,头发便干了。
老人取出一条水合色发带,动作轻柔地挽起杨廉纤的长发,为他盘了个发髻,再用发带仔细地束好。
老人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孩童,满意地点了点头。
“孩子,你们反正无家可归,不如跟我走吧,给我当两个小徒弟。”
杨廉纤没想到老人要收留自己,有些难以置信,讷讷地问道:“去哪儿呀?”
“去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上,我的家就在那里。”
“你为什么要收我们当徒弟?”
“一来为了感谢你们的送刀之劳,二来也是因为我门下无人,想要收两个关门弟子,来传承衣钵。娃娃,你人品很好,意志力也很强,最主要的是吃苦耐劳,这很对老道的胃口。”
“我们跟你去的话,管饭吗?”
“管吃管喝。”
“像刚刚那样的小黑丸,你家里多吗?”
“多着呢,只要你给我当徒弟,黑丸管饱。”
“那你可别反悔,我饭量很大的。”
“老道我颇有些积蓄,你尽管甩开腮帮子吃便是,难道还能将我吃穷了不成。”
“那可说不定。”
老人忽然严肃下来,语重心长地说道:“娃娃,你尚且年幼体弱,又带着个婴儿,在外流浪乞讨,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更是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也无,其中艰苦辛酸你该比我清楚。不说别的好处,我那里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大房子住,有个定居之所,你照顾小秋也方便些,不是吗?”
杨廉纤本来还心存顾虑,担心寄人篱下会处处受限,可听了老人的这番话,终于还是被说动了心。
他在外漂泊两三年了,靠着别人的施舍度日,受尽了世人的白眼,其中艰辛非言语所能表达,若非他生命力足够顽强,或许早就饿死或冻死在街头了。这份苦他能咬牙忍受,可小秋是个瞎子,将来的路只会更加坎坷,他长大后该何去何从呢?
杨廉纤不得不为小秋考虑,他想要给小秋找个容身之处,每天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能不必再经历自己受过的苦,能安安稳稳地长大。
想到这里,杨廉纤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之色,既然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不如放手赌上一把,他选择相信这个陌生的老人。
“那成,我们跟你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