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指令】空白的时间(1/1)

“好,我知道了。”

戎鸢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多碳酰氯……

……

戎鸢捏捏眉心:“你们监控查的怎么样?”

刑侦支队会议室里,少女在白板上写下一串串线索,中间是苏晓的照片,几条射线分别连接着“多碳酰氯”、“催眠录音”、“器官捐赠”和“新希望基金会”。

“案发后一小时内,梁哥就去医院保卫处调取了十七楼所有出入口和1704病房附近走廊的监控。”靳鸣谦指向白板上的一个区域,那里贴着几张打印出来的监控截图,但画面都是静止的:“但是,关键时间段——也就是案发前两小时到案发后半小时——的监控数据,出了问题。”

梁郁时接话道,语气带着挫败感:“不是设备故障。保卫处的人信誓旦旦地说系统运行正常。但那段时间的记录,要么是画面定格循环,要么就是一片雪花噪点。我们提取了硬盘底层数据送去做技术恢复,结果刚才装庚礼告诉我们...”

所有人的目光投向刚冲进会议室的装庚礼。

装庚礼气喘吁吁地把笔记本电脑连上投影仪:“有结果,但是很糟糕。对方是顶尖高手,用的不是普通的删除或者格式化。” 屏幕上出现复杂的代码流和硬盘扇区映射图:“这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覆写’技术,用无意义的随机数据覆盖了原始视频数据,并且覆盖了整整三次,符合军工级数据销毁标准。”

他放大了一个细节:“恢复概率基本为零。这不是普通的破坏,而是专业的、彻底的销毁。对方知道我们会查监控,提前一步掐断了这条线。”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对手的谨慎和专业程度超出了预期。

戎鸢敲了敲桌子:“这意味着两点:第一,凶手或者其同伙,一定有办法接触到医院的监控系统,甚至拥有相当高的权限。第二,他们的反侦察意识极强,绝不是临时起意。”

她看向装庚礼:“除了覆写,还有其他发现吗?哪怕是极细微的异常?”

装庚礼点点头,切换屏幕:“有!虽然视频内容无法恢复,但我分析了监控系统日志。发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异常访问记录’。”

他指着一行几乎看不清的时间戳和代码,“在案发后第17分钟,系统有一个持续仅1.2秒的超高权限访问,来源IP经过多层跳板伪装,最终指向...”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人民医院内部的网络,具体位置无法追踪,但访问账户的权限级别显示为‘系统维护管理员’。”

“内部人员?”靳鸣谦脱口而出。

“或者是外部高手通过内部某个终端发起的攻击。”装庚礼补充道,“但无论如何,都需要内部配合或漏洞利用。”

戎鸢眼神锐利起来:“这条线索很重要。靳哥,梁哥,你们重新去医院,不要只盯着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把所有拥有高级系统权限的人员名单列出来,包括信息技术部的工程师、外部维护公司的人员,甚至包括可能有权限的医院高层管理。”

“是!”两人领命。

“李子哥,你继续深挖基金会和邢家的网络关联,特别是资金流向。”戎鸢看向一直沉默的江聿风:“江哥,你那边的进展?”

江聿风将一份详细的毒理报告投影出来:“十一例可疑死亡案例中,有七例保留了生物样本。其中五例检测出了微量多碳酰氯和异丙酚,与苏晓体内的成分一致。这种药物控制精度要求高,注射者必须具备相当的医学知识。另外...”

他切换了一张图表:“我比对了所有这些案例的器官摘取和移植记录。发现一个模式:所有器官都在极短时间内被匹配并移植,效率高得异乎寻常。而且接收方信息高度保密,几乎无法追踪。”

“一个高效率、高隐秘性的地下器官分配网络?”戎鸢沉吟:“和终端数据有关吗?”

装庚礼一下子明白了她说的什么,开始噼里啪啦的敲打起键盘。

“更像是一个‘按需生产’的供应链。”江聿风冷静地纠正,“有需要,才有‘供应’。” 这个词让会议室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咚”的一声,戎鸢的拳头轻轻砸在桌子上:“所以,苏晓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必须尽快打破这个链条,我们还有终端系统之外没有查到的受害者。”

她迅速部署任务:“靳哥,梁哥,你们主攻内部权限线索和人员排查。李子哥,网络追踪和资金链不能放。江哥,麻烦你继续做医学证据的串联,尽可能找到更多药物或技术上的共同点,形成证据链。”

“而我,”戎鸢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我去会一会这个‘新希望基金会’,还有那个心理学博士,罗文渊。”

散会后,戎鸢单独叫住了装庚礼:“对方能这么快察觉到你的调查,甚至攻击你,说明他们的网络安全监控非常严密。下次行动,换个思路。”

装庚礼好奇地问:“什么思路?”

“不要只盯着数字世界里的幽灵。”戎鸢目光深邃:“查一查现实世界中的连接。比如,那家基金会和人民医院之间,除了项目合作,有没有物理上的专线连接?他们的服务器,真的完全在海外吗?还是有一部分必须放在本地才能实现低延迟访问?”

装庚礼眼睛一亮:“我明白了!他们再厉害,光纤总是要埋在地下的!我这就去查本地电信的基础网络接入记录!”

看着装庚礼兴奋离去的背影,戎鸢深吸一口气。

对手利用技术制造了“空白的时间”,但正是这刻意的空白,本身就成了最重要的线索。

他们或许擦除了数字痕迹,但只要有人在现实中行动,就一定会留下破绽。

而找到这个破绽,就是一队下一步的目标。

调查,从虚拟世界,再次转向了现实的人际网络与物理连接。

这场猫鼠游戏,进入了更危险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