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空冥殿的消失(1/1)

画卷虚影之大不下千丈。

几乎笼罩了方圆千里的天空。

被画卷笼罩的天地在渐渐虚化。

乌云不知何时停止了扩散。

渐渐变得扭曲,渐渐虚化。

乌云之下的空冥殿也渐渐变得虚化。

远远望去就好像海市蜃楼一般。

突然,仅在刹那间。

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

天空的异象消失了。

与之一起消失的还有空冥殿。

笼罩天地的画卷虚影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没有了空冥殿,小灵界变得更加明亮了。

一轮太阳不知何时已经高挂天空。

为小灵界带来了明亮的阳光。

几乎所有的修士都察觉到了天空的变化。

“咦,空冥殿去哪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

“空……空冥殿消失了?”

“飞升台无法使用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

分散在小灵界各处的飞升台也失去了传送能力。

“空冥殿最后一次开启原来是这个意思!”

小灵界,某座大山的山顶上。

柳如烟站在悬崖边仰望天空。

不久前苍穹之上还悬浮着空冥殿。

如今却变成了一轮太阳。

太阳星一直在那。

只不过被空冥殿给遮挡住了。

如今空冥殿已经消失。

消失不知多少岁月的太阳再次现世。

“难道三教圣人出手了?”

空冥殿现世本就是人族三教一起谋划的。

为的就是寻找那个有缘人。

空冥殿是小灵界的钥匙。

掌控了空冥殿就掌控了“小灵界”这一方碎片世界。

若三教圣人能够取走空冥殿。

就不用花费数千年布下一场棋局寻找有缘人。

倘若空冥殿消失与人族三教无关。

“难道空冥殿机缘被人拿走了?”

柳如烟瞳孔紧缩。

被心中的想法吓了一大跳。

如果真有这个人。

绝对会成为众矢之的。

---

小灵界。

某座山峰的登顶。

李蒙从天空飞身而下。

缓缓落在一块山石之上。

“没想到会如此顺利!”

李蒙双手拿着“山河社稷图”。

低头看着画卷上的“空冥殿”。

画卷中依旧是一幅山水画。

只不过天空多了一座云雾缭绕的“空冥殿”。

空冥殿的存在让山水画多了几分仙气。

此时李蒙的元神已经回归本体。

“若是没有真君的身外化身,自己应该做不到吧。”

答案是肯定的。

更是毋庸置疑的。

要知道真君的身外化身有着渡劫期修士的法力。

但就算如此,法力也被消耗的七七八八。

更重要的是“山河社稷图”对神魂的消耗极大。

若不是有真君留的那一缕神识。

李蒙早就遭受反噬灰飞烟灭了。

“山河社稷图”可是一件先天至宝。

使用的上限高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李蒙拂袖一挥。

五张金灿灿的阵符从衣袖中飞出。

分别飞向了五个不同的方向。

在距离大约二十丈外的地方落地。

下一刻,峰顶上突然涌出了一团云雾。

云雾迅速的笼罩了峰顶。

紧跟着又渐渐消散了。

在白茫茫一片的阵法空间中。

李蒙御风而起,飞入了画卷中。

只见画卷表面荡漾起了一圈涟漪。

画卷中多出了一位身穿黄袍的男子。

男子鹤发童颜,立于一座石碑前。

与此同时,在空冥殿中。

立于石碑前的李蒙仰望着眼前的石碑。

石碑散发着古朴玄奥的气息。

上面密密麻麻的阵纹在诉说它那悠久的岁月。

李蒙在石碑前盘腿而坐。

山河社稷图只是收纳了“空冥殿”。

想要真正的掌控“空冥殿”。

还得在“石碑”上花些功夫才行。

只有掌握石碑上的各种禁制。

才能成为“空冥殿”真正的主人。

----

卧龙岛。

今日的卧龙岛有些喧嚣。

因为云端上的空冥殿突然消失了。

这种情况以往从未出现过。

三年时限未到。

也没有人从空冥殿出来。

但空冥殿却提前关闭了。

也就是说那些进入空冥殿的修士都被困在了空冥殿。

坊市,会仙楼。

“仙子可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空冥殿的消失可把赢芝吓了一大跳。

她匆匆前往会仙楼找到红霞仙子了解情况。

在上层观景台上。

两人相对而坐。

红拂盈盈一笑。

端起酒壶为赢芝斟了一杯酒。

“空冥殿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也不知晓,不过,有三教大能坐镇于此,无需太过担心!”

她与主人签订了契约。

主人若是身死她自然能够察觉到。

主人还活着,活的好好的。

再说了,空冥殿只是看不到了而已。

卧龙岛的大阵并没有因空冥殿的消失而崩溃。

要知道卧龙岛的大阵与空冥殿息息相关。

若空冥殿真的消失了。

那卧龙岛不会像如今这般平静。

赢芝抬头看向了蔚蓝的天空。

希望李道友能够平安归来。

她可不想人生中第一个喜欢的男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

卧龙岛。

观道观。

凉亭中的石桌旁坐着一位道姑。

道姑的那张脸不论从什么角度看去都有些模糊。

让人无法看清其真面目。

此时的道姑只是一缕神识所化。

她的肉身借给了李蒙。

道姑低头看向了石桌上的棋盘。

“这一子终究还是落下了!”

在卧龙岛上有一座湖泊。

湖岸上有一座阁楼。

阁楼中有一间书房。

书房中有一位青衫男子坐于案桌后。

书房中响起了青衫男子的声音。

“这是他的命数,种族气运之争,无人能够置身事外,你我不能,他自然也不能。”

在千里之外的一座山峰上。

山上有一座寺庙。

寺庙的主殿中有一位老和尚正在念经。

袅袅佛音戛然而止。

老和尚睁开了双眼。

“阿弥陀佛,棋子既然已经落下,天命之子的护道人也应该定下了,此子与佛有缘,若能随着贫僧前往“西牛贺洲”加以培养,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定能成为佛子庇护人族!”

坊市,观道观。

清冷的声音在凉亭中回荡着。

“此子出身于道家,自然是我道家之人,老和尚,收起你的那点小心思,他身上所有天赋都与道家颇有渊源,你若做那强求之事,只能会让这一颗棋子变得平庸,又有何未来可言?”

湖岸阁楼的书房中。

案桌后的青衫男子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三教本是一家,何不顺其自然,放任其发展,这是天命之子的权利,一切都交给天命吧!”

这一场友好的交流随着青衫男子的声音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