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出海(1/1)

“你即刻带人,在此地租下一个大宅子,建立一个临时的提炼工坊。发动人手,大量采集这些海带。然后,运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将这‘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给提炼出来!需要什么人手,什么器具,直接调用津州官府资源。这是你的第一次实践,也是本官交给你的第一份考卷,可能做到?”

“学生……领命!”任泽鹏重重地一揖到底,“请林师放心,学生定不辱使命!”

“很好。”林尘满意地颔首,随即又转向了依旧在咧着嘴傻笑的朱能,“朱能,你吩咐一些白虎营的将士留在津州,负责保护殿下的安全,顺便协助他征集人手。记住,此事在没有成功之前,必须严格保密。”

“嘿嘿,放心吧尘哥!”朱能拍着胸脯,笑得见牙不见眼,“谁敢靠近,俺一拳一个!不过尘哥,你呢?你不留下来看吗?”

林尘转过身,重新望向那片广阔无垠的、蔚蓝的大海。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更加深邃的笑容。

“我?我还有些更重要的事情要安排。”

“味精,只是我们送给京城的第一份开胃小菜。”

“这片大海里,真正的大餐,还未上桌呢!”

……

在太子的指令下,整个津州官府都被调动了起来。一座靠近海边的废弃大宅,很快被清理出来,改造成了一个戒备森严的临时工坊。

数百名从当地招募的、身强力壮的百姓,一开始还满心疑惑,不知道这些京城来的大人物,为何要花钱雇他们去捡那些没人要的“海条子”。但当白花花的铜钱发到手里时,所有的疑虑都化作了冲天的干劲。

一时间,津州海滩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奇景。成百上千的百姓,提着筐,拿着叉,疯狂地收集着那些以往被他们视若无睹的海带。

大量的海带,如同潮水般,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工坊之中。

任泽鹏身先士卒,他脱下华服,换上短褂,亲自带着工匠们,按照林尘留下的图纸和流程,开始了紧张的提炼工作。

清洗、晾晒、切割、熬煮……

整个工坊,热气蒸腾,充满了海带特有的腥味。

经过数个昼夜不眠不休的奋战,终于,在第五日的清晨。

当最后一锅浓缩的汁液,经过冷却、结晶,再小心翼翼地过滤分离后。

一堆如同雪花般洁白、如同细盐般晶莹的晶体,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成功了!成功了!”

任泽鹏看着瓷盘中那小小的、却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白色晶体,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捻起一粒,放入口中。

一股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极致的鲜美,瞬间在他的味蕾上炸开!

那不是咸,不是甜,而是一种能够唤醒所有食欲的、醇厚而霸道的味道!

“神物!当真是神物啊!”

他当即下令,让工匠们按照这个流程,将所有收集来的海带,全部投入生产,开始大规模地制作这种名为“味精”的白色黄金!

就在任泽鹏的味精工坊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

林尘,早已带着朱能,出现在了远离海岸的深海之上。

海面上,一支由二十多艘大型渔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正随着波涛,缓缓地漂流着。

这些船只,是津州卫最大、最坚固的渔船,船上除了经验最丰富的水手和渔夫,还配备了数十名来自京营的精锐官兵,用以弹压和护卫。

然而,此刻,船队的气氛,却显得有些压抑和焦躁。

在一艘渔船的船尾,几个皮肤黝黑的渔夫,正凑在一起,压低了声音,偷偷地嘀咕着。

“他娘的,这都出来七八天了!天天就在这片鸟不拉屎的海面上飘着,连个鱼鳞都没看着,这叫什么事儿啊!”一个络腮胡子的渔夫,往海里吐了口唾沫,满脸的不耐烦。

“谁说不是呢。那位京城来的威国公大人,把我们召集起来,说是要带我们发大财,打大黄鱼。可这都快十天了,连个鱼苗的影子都没见着!还带了这么多艘船,每天人吃马嚼的,这得花多少钱?”

“嘘!小声点!没看见那些官兵腰里的刀吗?你想找死啊!”另一个稍微年长的渔夫,连忙制止他。

那络腮胡子却脖子一梗,不服气地说道:“怕什么!那位大人在最前面的主船上呢,离咱们这十万八千里,他听得见个屁!再说了,咱们是渔民,又不是兵,出海打鱼,天经地义!哪有这么个打法的?这不是把咱们当猴耍吗?”

他们的抱怨,代表了船队里绝大多数渔民的心声。

而在最前方那艘最为雄伟的主船甲板上,气氛同样凝重。

林尘一身白衣,负手而立,任由海风吹拂着他的长发,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一望无际的海面,仿佛一尊雕塑。

他的身旁,津州知府刘文博,正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一张脸皱成了苦瓜,小心翼翼地对地对林尘说道:“威国公大人,下官斗胆说一句。您说要为津州百姓谋一条前所未有生路,下官是举双手赞成的。可……可这大黄鱼,向来是神出鬼没,渔民们偶尔碰到,那都是祖上烧了高香。咱们这么大的阵仗,在这海上干等着……这连个影子都没有呀。船队的补给,也……也撑不了几天了。”

他话音未落,一旁的朱能早已虎目圆瞪,声如闷雷:“姓刘的!怎么着,你在质疑尘哥的决定?!”

那股沙场上带来的煞气,吓得刘文博一哆嗦,连忙躬身作揖,冷汗都下来了。

“不……不敢!下官万万不敢!下官只是……只是心忧津州百姓,怕空欢喜一场啊!绝无冒犯国公爷的意思!”

“哼!”朱能冷哼一声,还想再说。

林尘却摆了摆手,制止了他。

他回过头,看着满脸惶恐的刘文-博,淡淡一笑。

“刘知府,稍安勿躁。”

他的声音,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钓鱼,尤其是钓大鱼,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耐心。”

他转回头,重新望向那片在夕阳下,被染成金色的海面。

“我们等的,不是一条鱼,而是一个……时机。”

“一个,让它们自己送上门来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