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老匹夫!你算个什么东西?(1/1)

林尘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波动,他看着眼前这位气得嘴唇都在哆嗦的老人,眼中没有愤怒,反而闪过一丝悲哀。

他正要开口。

然而,一个比钱博明骂声更响亮,更充满了爆炸性怒火的声音,猛地从另一侧的武将队列中,炸响了!

“入你娘!老匹夫!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指着我尘哥的鼻子骂?!”

轰!

这一声粗鄙至极,却又中气十足的怒骂,如同平地起惊雷,瞬间震慑全场!

所有人,包括龙椅上的任天鼎,都望了过去。

只见一个魁梧雄壮的身影,如同猛虎出闸一般,直接从武将队列里冲了出来!他双目瞪得如铜铃,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尸山血海里冲杀出来的煞气!

正是刚刚被封为“宣武伯”的,林尘的生死兄弟,朱能!

朱能几步就冲到了大殿中央,他怒视着那个被他一句粗口骂得当场懵住的老翰林钱博明。

“老东西!你他再说一句试试?!”朱能指着钱博明的鼻子,唾沫星子横飞,“你们这群只会在京城里摇笔杆子的废物!还‘乱国奸佞’?你们知道个屁!”

他猛地一转身,环视着那群惊愕的文臣,声音如同战场的咆哮。

“要不是我尘哥!天鼎三年草原蛮子的铁蹄,早就他妈的踏过大同,南下劫掠你们这群软脚虾了!当你们在温暖的书房里,抱着小妾,吟诗作对的时候,是我尘哥,顶着漫天风雪,在北境滴水成冰的鬼地方,跟蛮子死磕!”

“要不是我尘哥!单枪匹马,闯进蛮族王庭,砍了他们可汗的脑袋!你们现在,还能不能站在这里,安安稳稳地领着俸禄,都是个未知数!”

朱能越说越气,他猛地一拍自己胸前的铠甲,发出“铛”的一声巨响。

“现在,天下太平了!蛮子被打怕了!尘哥不过是想让你们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一粒米都不用交的官老爷、士绅们,出点血,缴点税,纳点粮,充盈一下被战争掏空的国库,你们就不愿意了?!”

“你们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高士彦和钱博明等几个叫得最凶的官员身上,用一种极度鄙夷的语气,一字一顿地吼道:

“难道我尘哥做这些,是为了他自己吗?!他现在是国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想要钱,有的是办法!他犯得着,为了区区一点税银,把你们这群人,往死里得罪吗?!他为的,不还是这个国家,不还是为了全天下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穷苦百姓吗?!”

“你们!!”朱能的手,扫过全场的文臣,“你们口口声声,说什么祖制!说什么士绅!说什么官员!那你们谁,替那些被你们盘剥得家破人亡的百姓,说过一句话?!”

一番话,如同一通战鼓,捶得整个太极殿都嗡嗡作响!

朱能的话,粗鄙不堪,毫无文采可言。

但是,他话里的每一个字,都带着刀锋,带着鲜血,带着最朴素,也最无法辩驳的道理!

那些之前还义愤填膺的文官,被他这一通酣畅淋漓的痛骂,骂得是哑口无言,许多人甚至下意识地避开了他那杀气腾腾的目光。

钱博明更是被骂得脸色由红转青,由青转紫,他指着朱能,哆哆嗦嗦地“你……你……”了半天,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终于,还是左都御史高士彦,强自镇定下来。他脸色铁青,冷哼一声,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着朱能说道:

“朱将军!这里是太极殿!是陛下与我等文臣,议论天下政事的地方!你一介武夫,满口污言秽语,咆哮朝堂,成何体统!议论国策这等大事,武将,插什么嘴?!”

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另一个火药桶!

“你说什么?!”

不等朱能发作,他身后,又有数名武将,怒目圆睁地站了出来!

“高御史!你这是何意?难道我等武将,便不是朝廷的臣子吗?”

“我等在边关,为国流血牺牲,难道,连为国说句话的资格都没有吗?”

高士彦丝毫不惧,他傲然地昂起头,用一种文人特有的优越感,冷笑道:“非是老夫看不起诸位将军。只是,术业有专攻。战场杀伐,我等文臣,不如各位。但这治理天下,安抚万民,靠的,是圣贤之道,是礼法纲常,而非匹夫之勇!”

他顿了顿,将目光转向了御座,声音再次变得慷慨激昂:

“陛下!百姓,如同赤子,愚昧而不知方向。而士绅,便是我等读书人,是朝廷在乡野的延伸,是他们的‘父母’!百姓,只能也必须依附于士绅,接受士绅的教化与管理,如此,天下才能安定!这,便是‘基石’的道理!朱将军只知杀伐,又岂会懂得这等治国之本?”

“放你娘的狗屁!”朱能彻底暴走了,“还你娘‘父母’?老子只见过抢儿子口粮,卖女儿还债的‘父母’!你们这群所谓的士绅,就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蚂蟥!还基石?我看是绊脚石!”

“你……你这粗鄙武夫!简直不可理喻!”钱博明气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老子就是粗鄙!可老子知道,谁打了胜仗,谁在保家卫国!你们呢?”朱能寸步不让。

“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啊!”一名礼部官员,捶胸顿足,老泪纵横。

“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一名年轻的武将,也气得拔高了声音。

“肃静!都给朕肃静!”御座之上传来了任天鼎压抑着怒火的咆哮。

然而,此刻的太极殿,已经彻底失控了。

文臣与武将,这两个帝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刻,因为林尘的改革,彻底撕裂,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

一方,引经据典,高呼“祖制不可违”、“士绅乃国本”。

另一方,言辞激烈,痛斥对方“忘恩负义”、“不恤民情”。

双方,就这么在庄严肃穆的太极殿上,吵了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从争辩,到指责,最后,几乎演变成了赤裸裸的对骂!

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言官的唾沫,与武将的吼声齐飞。

圣贤的教诲,与战场的逻辑共存。

这,是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