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双生子(1/1)

王崇临亲自前往凡俗收徒,想要考虑的必然不止是弟子的灵根天资。

品格心性,或者说能引起他共鸣的境遇,才是重中之重。

按照修仙者的说辞,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在里面。

缘法,妙不可言。

郡城中人口十余万,冲天的红尘气扑面而来。

游历四方的筑基真人,恍若一叶扁舟驶入了大海。

人人皆身具灵根,却有强盛与孱弱之分。

在王崇临的识海中,如同无数个光点在摇曳。

这些光点晦明交替,却无一符合其心意。

此地不比宁、梁等国偏远,常年难觅修士踪迹。

时而有大派弟子匆匆掠过,城中还驻扎着两名来自凡俗皇室的先天武者。

更不乏低阶散修和先天武者以物易物,灵石虽少但并未绝迹。

哪怕是在三岁稚子的口中,也流传着许多关于仙师的传说。

五年一度的灵根测试,足以将大部分的良才纳入门中。

天尾郡一个偏远郡城,土地和人口都不算出色。

也是靠着药材生意吸引了不少行商,才有许多居民在城里营生。

此时城中最长最热闹的街上,陈遇的目光为一老二少一兽所吸引。

周围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从他们的谈论得知,这个组合两天前来到郡城。

每日辰时三刻,在此处杂耍逗乐为戏。

老叟看上去六十余岁,披头散发,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其易容了一番。

气血虽有些衰败,但看得出来年轻时也是一名实力不俗的武者。

他自称豢养了一头会喷火的异兽,伸手指向的却是只半人高的猴子。

身后一双童男女,和其眉眼有几分相似,看上去约莫六七岁的光景。

因为已经逗留了两日,在场的众人大多有些印象,一番简单的开场白后便开始了表演。

围观的几乎都是普通凡人,平日里哪见过高高在上的武者放下身段哄他们开心。

更何况这一手出神入化的戏法,怕是有些仙师也不过如此。

兴致酣处,老叟解下腰上缠着的一个小巧的酒葫芦,递给正在吹拉弹唱不休的猿猴。

猴子接过葫芦,和人一般灵巧地掀开盖子,仰头将其中的液体灌下。

再一猛地呼气,六尺长的烈焰让恰到好处地最里面一圈人感受到灼灼热浪,又不被火龙所伤。

这猴儿也不寻常,是一只后天中期层次的灵兽。

王崇临同样注意到了这三人一兽,乐呵呵地看着大声叫好的人群。

见惯了同道修士绚丽的法术,眼前这浅显的把戏别有一番趣味。

只是后天巅峰的武者,放在凡俗也算不错,为何在街上卖艺为生?

陈遇有所猜测:“我看那武者眉积郁气,面有愁容。

带着孩童流离失所,多半是结了仇家。”

说着又看向两个孩童,与王崇临神识传音:

“这两个娃娃倒是不错,可要收下为弟子?”

却见那一双童子,目光澄澈,面容坚毅。

只要稍加培养,至少心性方面不成问题。

更让旁人人惊奇的是,他们小小年纪已经迈入后天。

虽然只是刚刚入门,但已是殊为不易。

除去家学渊源,最大的原因就是二者的灵根出众。

灵根上乘者,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与众不同。

灵气是修仙界的根基,而且在雷阳泽上的分布不算稀薄。

哪怕没有功法,也会在长年累月的浸润下纳入少量的灵气。

这些蒙尘的明珠,或许体格健硕,身手敏捷。

往坏了去,也可能是怪疾缠身,药石难医。

倘若未能踏入修行路,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泯然于众人。

武者的超凡同样来自灵气,只是相比修士的力量十分微弱。

这一男一女的灵根都是六寸五分,对武学进境的助力匪浅。

王崇临看着手劈砖石的童子,神色却有些惋惜。

“灵根还是差了点,门中资源不足以助他们筑基。

待我收得真传,或许可以做个记名弟子。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

不过道兄至今也没有个烧火的童子,何不考虑将炼器之道传下。”

陈遇却微微摇头:“闲云野鹤惯了,担不得授业育人的重任。”

正交谈间,那边的表演却出了岔子。

原来是猿猴本性顽劣,堂堂灵兽躬身讨好一群普通人更是它心中烦躁。

偏偏那老叟规矩颇多,一身野性无处发泄。

看到陈遇身后跟着的小猫,就运转气血挑衅了它一下。

本以为能把那凡兽吓个半死,没想到对方只是轻轻一吼,就将它脑瓜子震得嗡嗡的。

山林里生死搏杀磨砺出来的凶性,哪怕被修士降服也只是暂时遮掩。

正在享受观众抚摸的猴头陡然倒退几步,毛发底下的面颊已经一片煞白。

所幸这种感觉没持续多久,猴儿很快从刹那失神中恢复过来。

只是涌动的气血尚未平息,它仍然心有余悸地偷瞄那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小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连带着那两个平平无奇的身影,也变得神秘莫测起来。

老叟不知何事,灵猴虽然能执笔写字,却也不敢明言,只含糊搪塞过去。

猞猁得意地一挑眉,以前在山上的时候怎么没发现这种感觉如此爽快,似乎连道心都澄明了几分。

陈遇哑然失笑,提溜着它的后颈准备离开。

此间无事,不如再往别处游览。

王崇临深以为然,转头看见陈遇伸手一挥。

三道柳叶般的虚影,一叶往男孩,一叶往女孩,一叶往猿猴,都悄然落在眉心。

当事者恍然无觉,王崇临面露疑惑。

“稚子可爱,予他几道灵符护身。”

出了天尾郡,平原之地人口愈发稠密。

天地毫无偏私地赐予人族灵根,王崇临修行前本是农家子,收徒时自然不肯遗漏乡野。

这样一来行程就更慢了,以筑基修士的脚力,半个月走的直线距离不过两千里。

然而运气还不如刚出山那会儿,所遇灵根最佳者也只有五寸七分。

兜兜转转之后来到了寒觉国国都外,王崇临收起灵剑,猞猁自觉地缩小身型。

二人刚进城,就看到一行道士打扮的炼气修士匆匆赶来。

为首一人炼气六层,须发全白。

一上来就躬身作揖:“晚辈丹华门云游弟子,见过兰旋师叔。”

云游弟子是一些曾经进入仙门修行,之后自觉仙途无望,回到凡俗享受荣华富贵,顺带为门派拓深凡俗影响力的修士。

余下四人都是炼气初期,应该是寒觉国自己培养的,也纷纷随之见礼。

王崇临并未掩饰自己的行踪,这些丹华门的附属势力有所准备也是应有之理。

真人可能无意叨扰,他们却不敢不恭敬地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