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1/1)

“这谁知道呢?”李今今耸了耸肩,别的大队的事她怎么会知道呀。

“不行,我可得去问问。知道了,咋能不问一句,到时候出事了可就后悔不及了。”

夏来水还是打算问一句,主要也是怕山上的野物乱窜,到时候跑他们这边来了就不好了。

“我想吃猪血炖酸菜,猪血你给我家留一点哈。”

交代完这一句,李今今就走了。

热啊,她得赶紧回家吹风扇去!

“对了,大队里有两个人被蚊子咬了之后,开始发烧。

喻老爷子临走之前说是传染病,你多注意一点,最近不要往山上跑,山上蚊子多的很。”

夏来水脑袋一拍,突然想起来这事,赶紧叮嘱两句。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看来这传染病不是很严重,不然老爷子肯定早解决了。

到家就发现自家门门窗窗上全部弄了纱窗。

大家也不在外面坐了,都在屋里坐。

“你啥时候回来的?咋不让你去接?”

老太太看她回来,赶紧上前接。

“刚到,我又不坐火车,你们接啥啊?你们这是啥情况啊?”

眼神在门和窗户上的纱帘上流连。

“还能咋回事啊?这不是说蚊子咬了人会得传染病吗,我们肯定得多防着点啊。”

老太太翻了个白眼,“你赶紧进来,别让蚊子也进来了。”

“哦哦。”李今今赶紧放下手里的帘子。

“这会儿都中午了,你吃饭没?我们都吃过了,也没剩点啥,要不给你煮个面条?”

“行啊,我不挑,吃啥都行的。”

“行,那你坐会儿,我去做饭。”老太太随手把大蒲扇放在桌上。

掀开门帘出去了。

李今今在家里找了一圈都没看着人,“不是,人都哪去了?”

李老头嘴角抽了抽,“你不能因为我不说话就把我当假人吧,我一个大活人就站在这儿。

你咋能看不见?”

“嘿嘿,爷爷,其他人都到哪去了呀?”

李今今搬了把椅子挨着老爷子坐下,顺便蹭一下老爷子扇出来的风。

“你去哪里的呀?都去那个头饰场帮忙了。也就是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手又糙了,不然我都得去。”

“你说就那个小厂子,生意怎么就能这么好?大队长现在都没那么看重养鸡场和养猪场了,一心扑在那儿。

说是接了个大单子,最近赶货那可是灯火通明,夜夜不熄灯。”

“爷爷,吃饱了,喝足了自然就开始想其他东西。

那第一件肯定就是想穿的漂亮点,打扮的漂亮点。

住的好一点,再开上车。”

“其他的都难,但买个漂亮的头绳,发卡就没那么难了,买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哪怕就是乡下的呢,我要是特别喜欢一个几分钱,1毛钱的头绳,你能不给我买呀?”

“那我哪能那么抠,肯定给你买,给你买俩,换着带。”

老爷子乐呵呵的。

“你这小家伙啊看的是真透彻,咱家有你这么个孩子,也是祖坟烧高香了。”

“可不是,我老出息了。”

“行了行了,你们爷俩可别吹了,面条马上就好了。”

钱麦花在厨房里大喊,“过来等着吃吧。”

李今今马屁颠屁颠的过去了。

老太太下的是挂面,一小把面配三个鸡蛋。

烫了两颗小青菜。

“哇塞!老太太你今天挺大方啊。”

“我啥时候抠过?”钱麦花翻了个白眼,“你赶紧吃,下午也要去头饰厂看看。”

“真的这么忙啊,你们这些老太太都得出山。”

“那可不是,村里好几个老太太都出山了,说是要搞一批刺绣的。

走那贵货路线卖给有钱人。

那几个老太太这几天笑的都合不拢嘴,一个个高兴的不得了。”

忙的脚打后脑勺,但一个个又很高兴,年纪大了最怕的就是没用。

有地方干活,一个个别提多高兴了。

“大队长真的好会搞啊,他要是搁以前,说不定都能搞个皇商当一当。”

“呸呸呸,你说啥呢?这话是能说的。”

钱麦花紧张的往门外看了两眼,“这话说出来可是要招祸的,你是不知道。

隔壁大队有个人就说了句,你这日子过得好啊,像那以前的皇帝日子是的,整整批斗了三天。”

说到这儿了看看就心有余悸,“以后说话嘴上可带个把门的吧。”

“知道了,知道了。”

李今今点了点头,“以后我给嘴上个拉链,不该说的话绝对不往外说。”

吃完了饭,李今今和老太太一起去了头饰厂。

一眼就看见大堂哥费劲的在那干着活。

颇有张飞绣花的神韵。

“哥!干不了咱就算了,别为难自己呗,你看看这布料给你弄的。”李冬梅无奈的叹了口气,“你去包装吧。”

“哎哎哎,别推我,别推我,这一个马上就做好了。”

“搞一中午了,就搞一个有点浪费劳力了,你还是去包装吧。”

李今今乐的嘎嘎的,跟个小鸭子似的。

“大堂哥,原来你还能干这精细活呢。”

“今今!你也嘲笑我,你们都嘲笑我,不跟你们好了。”

李跃进无奈的跺了跺脚,老老实实搞包装去了。

10个10个的数好递给别的婶子,别的婶子用布条一串。

就算是包装好了。

时候1000个或者1万个装一个袋子。

李今今看了一圈,发现货都要堆成山了。

“这都有这么多货了,咋还不送出去?”

“订货的是隔壁市里的,太远了,我们送不过去。

到时候他们自己来拉,应该就是今天问他们今天下午来。”

妇女主任正在忙忙叨叨的清理的货。

“哦哦,看来这生意是真的好了呀。”

“谁说不是呢?公社领导还来过一趟,让我们好好干。说是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发展成个真正的厂子迁到镇上去。

到时候在厂子里干活的也都一起带走,可以成为正正经经的工人。

村子里的人倒不是很乐意,大队长让会计算过账了,就这半年,家家户户能分上百。

和当工人也差不多了,毕竟是自己大队的产业,总是比迁到镇上去了要靠谱,到时候人家又不用你当工人了,你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