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商议对策(1/1)

宋青志皱着眉摆摆手,“你不要掺和进来。”

“你现在是一介白身,说话没什么分量,又对广宁郡那边的情况不了解,仅仅帮忙转交证据,经手的人未必会重视你保护你。”

“那些叛逆能对耿通痛下杀手,对你就更不会手软。”

“我那些门生大多都是寒微出身,没有硬实的靠山,只怕是担不起这件事。”

“倒是有那么两个品级够高又有靠山的,可他们各有派系立场,说不准与那些叛逆有没有利益纠葛。唉,难啊……”

宋青志背着手在屋内反复踱步思索,好一会儿之后,终于有了眉目。

“我想到了两个人选。”

“刑部侍郎赵维德,为人刚正秉直胆大心细,处事严谨但不死板。”

“赵家从太祖皇帝那时起就有人在朝为官,数代积累下来,仅凭姻亲,其家族关系网便不可小觑。且赵家世代纯臣,从不参与党争夺嫡之事,赵维德同样如此。”

“御史张庆,是皇帝生母的族侄,一直深得皇帝信任。”

“御史令即将告老,他想接任这个位置还差点火候,如今正缺一件足以服众的功绩。”

“这两个人都是绝对忠于皇帝的,不会被人拉拢倒戈,且都有保住自身的能力。由他们二人接手此事,再合适不过。”

“等他们俩牵头之后,再让我的门生们敲敲边鼓帮着壮壮声势,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只要将证据交到妥帖之人手中,顺利呈递御前,你对耿通的承诺也就完成了。咱们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之后的事就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了。”

说到此处,宋青志问道:“那份证据你可有带来?”

“学生怕路上出意外,所以并没有随身携带,而是保管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但学生抄录了其中一部分,以供先生判断筹谋。”

杜泽谦从袖中抽出几张纸递过去,“您看,这只是叛党所犯罪行的一部分,便已经如此触目惊心。”

宋青志接过纸张,粗略浏览了一遍,不由得怒火中烧连连拍桌。

“纵容敌国游骑烧杀劫掠百姓!”

“贪墨朝廷赈灾粮款资敌!”

“截留军饷以次充好,削弱戍边将士力量!”

“修筑防御工事还特意给敌国留暗门!”

“这些畜生!败类!该死!真是该死!简直该抄家灭族!”

没看到誊抄的罪证之前,仅听杜泽谦简单叙述的几句,宋青志虽然气愤,但还没到怒不可遏的程度。

然而看了这一条条详细的罪证之后,他现在恨不得立刻冲进皇宫,把罪证拍到皇帝桌上,让他立刻下令将那些叛臣逆党通通诛九族!

这些竟然还只是罪证的一部分!

原想着不着痕迹把罪证送到赵维德和张庆的手上,他尽量不暴露自己,不与他们接触。

数年前被卷入官场争斗的遭遇,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但是现在他改主意了!

“我要亲自去拜访赵维德和张庆,说服他们尽早下定决心。”

“来帮我磨墨,我要把这份罪证誊抄两遍。”

杜泽谦连忙道:“学生这就回去把完整的罪证取来。”

宋青志立刻拒绝,“不,耿通交给你的罪证原书,你暂且收好,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切记交代你的家人不要泄露消息惹麻烦。”

“仅你抄录出来的这些,就已经足够搅起滔天巨浪了。”

“万一赵维德、张庆那里出了什么变故,这份完整的罪证原书就是留下的后手。”

“兹事体大,不得不防。假如我出了什么事,你想办法面圣亲自交给皇帝,切不可再经第三人之手。”

宋青志已经预感到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到来,既然搅进来了,就要做好周全的应对之策。

看到他这副山雨欲来如临大敌的样子,杜泽谦感到十分愧疚。

“先生……”

宋青志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眉头舒展笑道:“又没人逼迫我,一切都是我甘心乐意的,你不必愧疚。”

“而且,你这个傻小子是让耿通摆了一道。”

“他虽然一个字都没提到我,但肯定预料到了你会来找我。”

“这份罪证与其说是托付给你,不如说是借你的手托付给我,让我帮他补上这最后一步。”

“所以你不必觉得连累了我,还是快点动手磨墨吧。”

杜泽谦挽起袖口,“誊抄这种小事,怎好劳先生动手,学生再抄一份就是。”

“不,我自己抄,你的字迹就不要出现了。”宋青志摆手拒绝。

“如非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你最好不要暴露。在尘埃落定之前,为了你和你家人的安全考虑,瞒得一时是一时。”

“我会安排人出京办事,假装是我的人发现了耿通,把你摘出去。”

“只不过这样一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你就沾不到一丝功劳了。”

“学生只想完成对耿大人的承诺,并没有借此立功的念头。”杜泽谦深施一礼,“多谢您费心思虑筹谋,学生感激不尽。”

什么功劳不功劳的,他根本就没惦记过,只是心中的正义驱使他不得不接下这个烫手山芋罢了。

有人接手再好不过。

宋先生处处为他着想,着实令他感激不已。

将罪证誊抄完一遍仔细收好,宋青志当场把杜泽谦抄的那份烧成了灰烬。

“那份原书一定要保管好,需要的时候我会亲自找你拿。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考前这几天安心温习,争取一举夺魁。”

说起学业和科举的事,宋青志语气轻松了,脸上也带上了期许的笑容。

“世间贤才茫茫多,学生不过沧海一粟耳,怎敢妄言一举夺魁,能考中就已经很好了。”

虽然已经中了解元,但杜泽谦并没有骄傲自满。

他确实在读书之道上有几分天赋,但不输于他的天骄多的是。

被书院除籍后回家务农耽误了好几年,他都能幸运考中解元。那些没有耽误过时间的天骄,实力如何可想而知。

此次恩科如果晚上一年半载的,他倒是有信心冲一冲前头那几个位置。

但这次,实在不好说。

宋青志同样对此感到惋惜。

“以你的资质,当初若能一直在我身边学习,即便是状元都可争上一争,之前那几年到底还是耽误了。”

“哎,要不然这次恩科你别参加了,下次正科再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