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取消免税田后(1/1)

好不容易才治理起来的县城,真的是不舍得随便丢手出去。

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赵家人都很满足于现状,毕竟他们是有参照物的。

想想赵明庚跟胥东升,他们就释然了。

胥东升那还是皇上的亲外甥呢,被派去的那都是什么破地方。

当然,这其中有受了赵明庚连累的嫌疑,那个被他们给自动忽略了。

只是,赵家众县令的政绩,却是耀眼的。

若不是没有上升的实缺,早就该升官了,自然他们所在府的知府,也会水涨船高。

今年突然有了那么多的缺口,别说京里的官员在忙活,地方官也在想办法调动。

赵明庚现在可以说算得上是风云人物了。

毕竟是他凭借一己之力把各地藩王给扳倒了。

对此,赵明庚是不会承认的。

藩王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便是各地方官员及有功名人身上的免税田的问题。

公告发下来,就惹得怨声载道。

当了官的,自然不会在乎那点税金,而才考上秀才跟举人的,则是犹如天塌了下来。

寒门子弟入仕,目的就是改善生活状态,一下子给砍了,这就真的有点太不人道了。

没了免税田,那考不考得上功名,还有什么意义吗?

意义自然是有的,

虽然免税田没了,可是给秀才跟举人的每个月的补助增加了。

秀才分三等,之前只有一等秀才能够每个月领到米粮跟银钱补助,

现在除了一等秀才领到的米粮有所增加外,银钱方面,也从之前的一年4两变成了5两。

二等跟三等的秀才,则是每年分别有3两跟2两的补助。

最起码保证了秀才能够有钱买米吃,不被饿死。

当然,这种补助,不会持续到秀才们到老。

朝廷出银钱补助读书人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

而一辈子不能再上一个台阶的,自然没必要继续供养。

因此,这个期限目前被定为了三年。

三年之后,若是不能再上一个台阶,那朝廷也就不再负责供养了。

但凡头脑灵活一点的秀才,其实想要生存,还是比农人容易的。

毕竟秀才识文断字,可以去教书,也可以去做账房,还能抄书,只要能放下身段就不会活不下去。

若是一个不知道变通的秀才,

就指望着那点挂靠的免税田,那还真就容易被饿死。

至于举人嘛,剥夺了免税田之后,每年能领的米粮多了一石,时间也是三年为一个期限。

举人基本都不靠免税田活着,他们已经有可入仕的门槛,因此,想赚钱的途径,更多了些。

若是家境好的,还可以谋个小吏做做。

只是想要发展当大官,那必须得到京城里参加会试殿试。

只有成了正经的进士,这官级才有机会不断往上升。

取消免税田,在有功名的读书人中闹了一阵子,

在加上皇榜写得明白,在国家大义面前,一切个人的利益,都是小事儿,更何况,朝廷又不是不管他们。

同时,为了给读书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各地私塾跟买卖办了不少,说得更直白些,都是为了这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准备的。

最受波及的,反倒是那些隐田的所有者。

之前他们利用各种办法,占有的土地,经过从新测量,是老百姓的,都还到了老百姓的手里。

而那些被世家大族占了的土地,也被重新丈量后,不仅日后要每年交租不说,还要补交这些年欠下的粮税。

这个数目就多了。

一年两年不算啥,重点是几十年,这数字加起来,就恐怖了。

一夕之间,曾经耀武扬威的一些特权阶层,被搞得狼狈不堪。

即便是世家大族,也经不起算账,弄得灰头土脸,

甚至有的世家,直接把手里的田地让给了朝廷。

用来抵扣部分的税金。

老百姓们了解的并不多,他们只知道变天了,真真正正的变天了。

只是,这种变天,是他们所喜欢的,好像,之前笼罩在他们头上的一些大山,突然之间就没了般。

做为整件事情的策划人,赵明庚无形当中,给自己积累了不少的福报。

当然,骂他的大有人在。

某人晚上,赵明庚破天荒跟着同僚们一起去吃酒。

当晚回家的路上,马车被堵。

一批穿着黑衣的杀手从天而降。

都以为赵明庚喝多了,比较好对付,实际上,他的酒量千杯不醉。

更何况,但凡到了外面,凡是入口的东西,赵明庚都十分在意。

更何况还有一段时间,是被赵青荷用各种迷药跟毒药训练过。

因此,赵明庚闻一闻酒味或是菜味,就能分辨出,食物的安全性。

比如,今天喝酒喝到一半的时候,赵明庚的酒杯被同僚“不小心”给弄到了地上。

再给赵明庚送上来的酒杯,酒水倒入杯中,赵明庚便闻出了不对劲。

于是,那杯酒赵明庚并未喝进去,

而是趁着同僚不注意,直接给泼到了身后墙上。

随即装作晕厥,趴在了桌子上。

被小厮搀扶着上了马车,回家的半路上,就见到了这群人杀手。

当杀手的剑刺入赵明庚马车内,

赵明庚拎着一把砍刀,就杀手的剑给劈断了。

他的砍刀可是他闺女在后世里囤的不锈钢的,岂是杀手们手里的破铁片子可比的。

加上赵明庚天生神力,还跟着闺女学了些内功心法,整个战斗值爆表。

因此,赵明庚从何马场厢里冲出来的那一刻,杀手们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不是说,这赵大人早已经昏死过去了吗?为何此时还活蹦乱跳的。

不等杀手们思考明白,就已经被赵明庚给踹翻在地,一个个的抱着腿哀嚎不止。

为了能留住这些杀手,赵明庚的每一脚都是朝着杀手的膝盖去的。

膝盖骨一脚踢碎,任凭杀手们轻功再好,此时也没办法飞身逃跑了。

很快,这边的哀嚎跟打斗声惊动了兵马司巡逻士兵,

来到近前这么一看,饶是见过大场面的他们,都感觉黑衣人们好惨。

一个个的抱着腿哀嚎,还有几个的手也被斩断了。

哎呦,就没见过这么惨的杀手。

当然,也有一些杀手想要咬破嘴里的毒囊自杀,

可是被赵明庚给卸掉了下巴,此时口水流得满大襟都是。

好像中风后的老人。

恶心得很。

当朝官员被当街刺杀,这可是大事儿。

被惊动的不仅仅是兵马司的人,还有皇上。

赵明庚也没有隐瞒,原原本本地把当日之事说了一遍。

于是,被抓捕的人中,不仅仅是杀手们招供的那些人。

还有跟着赵明庚一起喝酒的同僚们。

审讯这事儿最后还是交到了顺天府。

到了顺天府,不管招认不招认,名声总是坏了的。

因此,赵明庚成了同僚口中,名副其实的扫把星。

自从赵明庚进了京城之后,多少官员落马?

跟他喝一回酒都能被逮进顺天府吃牢饭。

更别说,那些被削藩的王爷们,都是赵明庚惹出来的祸。

他不是扫把星谁是扫把星。

民间已经隐隐有读书人联名上书,说是赵明庚不安好心,不敬先贤。

排挤读书人。

妄图通过取消免税的方式,打击读书人的积极性。

减少朝廷人才的办法,颠覆国本。

当参赵明庚的折子,被递到了皇上御案的时候,

皇上冷嗤,想都不用想,这些都是谁搞出来的小把戏。

于是把赵明庚给召进了宫。

“喏,赵卿看看这折子,现在你成了众矢之的,这局该如何破?”

赵明庚接过奏折看了一遍,沉吟几个呼吸的时间,

“陛下是何打算?陛下让微臣怎么做,微臣就怎么破局。”

乐得皇上捋胡子,

“明明长了一副老实样子,偏生如此圆滑。

这些个民间有功名的读书人,联名上书,势必是要给他们一个说法的,不然容易乱套。

这些读书人,有些时候,实在是……”

皇上还没说完呢,赵明庚就接了一句,“像搅屎棍。”

听了赵明庚的话,皇上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哈大笑。

“赵卿,怎么说你也是个进士及第,岂能如此粗鲁,不过还真是贴切得很呢。

确实,一个个的被人利用还不自知,只以为他们站在了正义的制高点。”

赵明庚点头。

最终,依旧是在皇上的授意下,赵明庚撰写了一片公告。

把免税田的危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表达了出来。

发布下去,要求必须要由各地差役高声朗读,确保老百姓听得清楚,还听得明白。

你们这些个读书人不是喜欢通过万民请愿的行事弹劾我吗?

那我就用老百姓的嘴,让你们这些读书人闭嘴。

老百姓最关注的是什么?吃饱穿暖税务轻。

能够拥有免税田自然是令人羡慕的事情,可这些跟普通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