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莲花村(1/1)

要说这岭北这地方,想要发展,确实麻烦了些,

当地人靠耕种为生,可用耕地面积有限,还有一部分被山脉遮挡了阳光。

不过,赵明庚跟胥东升二人,在交接后,带着主簿,骑着马,把整个县城都给转悠了一遍。

岭北之地, 因为常年阳光稀少,草木不丰,倒是各种菌类长势良好。

翁婿俩一致认为这片地方可以大量种植各种蘑菇。

采摘晾干后,可以售卖到内陆地区,或是做成蘑菇酱。

对于旁人来说,售卖是个大问题,

可对于赵家人来说,售卖简直是所有问题中,最不起眼的问题。

因为多山地,既然如此,那就修梯田呗。

至于种啥,这地方虽然偏远,气候却是比较适合种茶。

尤其是能把梯田修建出来,这里不久的将来,便是良好的万亩茶园。

至于其他的土地,也别琢磨着总是种水稻了,还是先种些土豆、地瓜加玉米得了。

赵青嫣能给各地提供种子,

自然能给自家夫君治下提供更多的优质粮种。

至于水稻,还是要种的,但绝对不是眼前。老百姓需要的首先是吃饱。

水田不能单纯的种水稻,还得稻田养鱼,外加再生稻,不然岂不是浪费了资源吗?

有马就是方便。

主簿跟着前县令到个村镇处理事情,都是坐驴车的,只因为县衙里买不起马。

经过几天的短暂接触,胥东升算是了解王元峰为啥把日子过得那么穷了。

实在是他不会处理问题,又太圣母心。

烂好心要不得,

老百姓一装穷卖惨,他就认为人家已经苦得不行了,然后就给银子。

本身自己就穷的要死,靠着那点微薄的月俸度日,

这个给几十文,那个给几百文,到他自己的手里,就不剩下啥了。

因此,堂堂一个县令,过得比普通老百姓也不强啥。

胥东升跟赵明庚都不知道用啥语言形容王元峰了,纯粹就是个傻鸟。

升米恩斗米仇,没的把老百姓给养出了好逸恶劳恶习。

结果,还真就是朝着翁婿俩判断的去了。

这不才到莲花村,听说县令大人来了,

然后老百姓一窝蜂地都跑到了胥东升翁婿面前。

跪地磕头,直叫青天大老爷,然后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不愧叫莲花村,这一村子的人,就没有不是白莲本莲的,哭功了得。

“青天大老爷呀,我们家日子苦呀,

小孙孙已经好些日子没喝上米汤了,人都瘦了好些,

求大人赏给老婆子几十个铜板,让老婆子去买些米回来,给小孙孙熬米汤。”

哭求的李婆子,唱念做打俱佳。

边上的陈婆子一屁股把李婆子挤走,

“大人,大人,求求您,给老婆子百十文钱,

我家老头子病在床上已经起不来身了。

家中没钱买药,求求大人了。”

胥东升跟赵明庚冷眼旁观。

做为老丈人,赵明庚不会随便开口,只是目光扫向胥东升。

胥东升点了点李婆子,

“你叫本官给你个几十文钱给你孙子买米熬粥,我且问你,你孙子多大了?

你们一家多少人,几个孩子?分别几岁了?

为何非要等到本官来了,才想起你孙孙需要米汤活命?

为何不去找其他乡亲借钱?

这是何道理?

还有你,你家夫君既然已经病入膏肓,

为何不早早医治?

据我所知,你们村里是有郎中的,为何不早早地给你家夫君请郎中瞧病。

偏生等我这么个新任的县令来了哭求。

若是本官今日不来,是不是就等着你家夫君病死在床上?”

胥东升的问题,成功阻止了其他人哭穷的速度。

只是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

“哼,我倒是新来的县令,该比王县令更加懂咱们老百姓的不容易呢,还真是我们多想了。

要是王县令,哪里还需要我等跪地哭求这么长时间,早就拿了银钱给我们了。

要么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呢。”

李婆子没回答胥东升的话,反倒是吐露了她的不满意。

陈婆子接话道,

“可不是咋地,本想着到日子了,王县令该来给送钱来了。

就这,换了县令了。

我说这位新来的县令大老爷,该给我们的钱,你可不能给昧下呀。”

陈婆子这话说得声音很高,

这是生怕胥东升听不见呀。

胥东升转身回来了,

“什么叫该给你们的钱?谁欠你们的钱了吗?

真以为王县令心善,就把他的善良当做理所应当了吗?

他欠你们的吗?

真以为救助过你们,你们就真的成了王县令的儿女了吗?

不然,凭什么你们要问人家要钱?

还我给昧下,我倒是想问问,我欠你们的吗?

就因为你们这些个贪得无厌的,害得王县令连身像样的官服都置办不起。

呵呵,看你们的表情,是不是想说,是他给的,不是你们要的?

瞅瞅你们的那个表情,

还有刚才冲着本官要钱的丑陋的样子,你们敢说不是你们要的吗?

王县令也罢,本官也罢,都只是地方官,

带领你们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没问题,但是绝对没有义务,无偿地供养着你们。

把你们那贪得无厌的小心思都给本官收起来。

若是敢闹幺蛾子,本官可以带领全县百姓赚钱,也可以唯独抛开你们莲花村。

不服气的,你们也可以上告。

民告官之前,先要杖责百下,你们能承受得住,本官绝不拦着,尽管去。”

王元峰就像是个面瓜似的,当官的时候一直是老好人形象,

谁来哭求都帮忙,有能力没能力都要帮,

所以,六年的时间,把一县的老百姓都给养废了。

胥东升怎么可能惯着他们的臭毛病。

他是来治理地方的,不是来发善心的。

他还得媳妇养着呢,凭啥养这些个好吃懒做的。

因此官威一摆出来,就把老百姓给镇住了。

开玩笑,他一个皇上的亲外甥,要是能被这些升斗小民给道德绑架了,那他也不用混官场了。

不若直接回家,让媳妇养他更靠谱儿呢。

至少媳妇是受气的,谁敢找惹,一拳过去,打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