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调任(待修改)(1/1)

收到整箱珠宝首饰的韩旭日,那叫一个高兴。

瞅瞅,这要不是亲的,凭啥弟弟这么大方呀。

不冲别的,就冲那大个的宝石,它就值钱。

事实上,那些个石头,确实值钱,只不过是胥东升两口子捡来的。

为啥蒙州那边能有这么多的宝石,一个是那条河流的位置非常偏远,另外,啥东西见多了,就不值钱了。

当然,胥东升夫妻俩捡来的可不是鹅卵石,毕竟鹅卵石不值钱。

他们俩是挑选着捡的。

不捡不知道,一捡才发现,里面有好货。

反正都是捡来的东西,赵青嫣跟肖阳青一点都没小气,一样都没留。

达雅同样高兴,她就喜欢款式大气张扬的东西。

瞧着那巴掌大的金锁玉牌,就好看。

还有鸽子蛋大的宝石戒指,每一样都长在了达雅的心坎儿上。

好了,一箱子首饰,韩旭日家的小孩子有没有用上不知道,反正达雅是给戴了个遍。

女人嘛,不管是穿漂亮的衣裳,还是首饰,都得有观众欣赏才有乐趣。

韩旭日自从成亲后,每日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给媳妇挑衣裳,

然后还得再称赞媳妇穿过七八套之后,最终媳妇换上穿的第一套走出卧房。

早课才算结束。

不仅如此,达雅还有更疯狂的事情做出来。

成亲前,忙着认字同时还要学习管理账目。

待成亲后学会了管家理事,达雅扬眉吐气了。

尤其跟太子妃学了不少的歪门邪道的点子,

又被嬷嬷科普了好多京中贵女之间的弯弯绕,达雅像是打开了任督二脉。

再有人下帖子,她必定会去。

不仅要去,还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

偏巧每次都会把人给气够呛。

原因无他,论容貌比不过人家达雅,

论身份,人家是郡王妃,你是啥?普通官家女。

论身份,呵呵,是呀,你的生父是几品大臣,

人家的生父虽说是小部落首领,可人家却不在神龙国的治下。

换言之,人家要是自立成国,那也是说得过去的。

论才华,人家会来一句,那玩意又不当饭吃,就能把人给堵得死死的。

总之,没有最气人,只有更气人。

尤其是胥东升给送的这批新首饰,更是款式精美,材质上乘。

问来由,“我夫君弟弟送来的,说是给我家宝儿的贺礼。

我这个娘,就提前替他谢谢他叔了。”

这话一出,又炸锅了,

“韩小郡王怎么还有弟弟,他那个弟弟不是失踪了吗?”

“嗯,对呀,韩小郡王怎么还能有其他的弟弟呢?”

“哎呀,你们都别猜了,确实我夫君的弟弟,一个爹一个娘的。

就是公主殿下当年丢失的那个弟弟,早就找到了。

就是上一届的状元。”

达雅透底,又引起了热议。

状元,公主幼子,未婚,这些关键词,很快在京城贵女中流传开了。

更有甚者,在未见到胥东升之前,就惦记起给胥东升找媳妇这事儿了。

达雅就在边上看热闹。

之所以把小叔子给推出去,也是韩旭日授意的,

毕竟,胥东升早晚是要回到京城的,提前让大家知道,总好过突然回来,被人看轻了强。

远在肯青城的胥东升还不知道京城里的哥嫂有这波骚操作。

他跟媳妇最近又在琢磨新的赚钱法子,根本就没空搭理京城中的那些事儿,毕竟跟他们没关系。

越是认为没关系,越跟他们有关系。

这不,突然之间圣旨又来了。

胥东升跟赵明庚被同时调往西南边陲做知县。

收到这个调令,别说赵明庚了,就是胥东升都想回京去把那个舅舅给揍一顿。

哪有这么折腾人玩的,调任最起码得给人升一级吧,偏偏这皇上非要给来个平调。

人家这边的官当得开开心心的,好不容易把个不毛之地给整活泛了,

你说把人给调走就调走,这实在是有点太不人道了。

接旨的时候,赵明庚就问道,“某可否申请辞官?”

传旨公公怎么说的,“抗旨不尊,满门抄斩。”

这是传旨公公在出发前,皇上提点的。

他也知道这么干不地道,因此,特意扔出这话,吓唬赵明庚。

赵明庚差点被气死。可也没办法。

赶快给闺女那边去信,这才得知女婿也要去西南。

接任的县令是跟着传旨公公一起来的,因此赵家人以最快的速度收拾了东西。

并且把生意都交代下去,确保没有遗漏这才出发。

最让人感到诡异的一幕是,达瓦尔城外的庄园里,有半数的牛羊,

在没有任何的人牵引的情况下,跟着赵明庚一行人出发了。

自觉成队,自觉觅食休息,像是有秩序人类般。

这可成了一大奇观。

这些跟着赵家人一起出发的牛羊,都是曾经在赵青嫣空间里待过的。

因为北地这边的牛羊品种好,带去西南是为了做种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用想也知那西南定然贫困。

不然京城里那位怎会闲得无聊,调任他们翁婿一起去那边呢。

想想就糟心,怎么就有这样无良的亲戚呢。

赵明庚的离开,可把达瓦尔的老百姓给不舍坏了。

之前边城啥样,现在又啥样,

但凡长了眼睛的都知道,达瓦尔有如今的变化跟赵县令脱不开关系。

老百姓才安居乐业没多久,县令大人就被调任了。

只是不知,下任知县的能力如何。

别是又让老百姓回到水深火热当中就好。

老百姓自动自发地给县令送行,不仅带了礼物,一个个的还哭红了眼睛。

饶是见惯了风浪的传旨公公,都感觉这一幕太感人了。

老百姓能对一个地方官如此爱戴,送别送得如此真情实感,

要么是造势,要么就是这个地方官做得实在是太好了。

传旨公公特意注意老百姓给送的东西,还真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鸡蛋是煮熟的,鸡鸭有做熟的,也有活的,

还有送肉干的,都是以实用为主。

即便是那活的鸡鸭,一看便知,是家中养的最好的,足够的肥实。

反观赵明庚,居然没有收老百姓的一点东西。

“诸位,赵某再此多些各位的厚爱,出发的一应所需,赵某已经准备好了。

也莫要担心我们一路上会饿到。

瞧见那大队的牛羊了吗?

走到哪里,真的饿了、馋了,杀一头牛宰只羊就可以了。

大家都回吧,赵某希望有朝一日再次回到达瓦尔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比现在要繁荣的城市。”

问赵明庚写文章可以,办实事也没问题,

就是让他慷慨激昂这事儿,他不擅长,

反倒显得笨嘴拙舌了些。

一众百姓目送着赵明庚的离开。

当初从岭南府调来的村民跟慈幼院的孩子们,在衙门里做事的,都跟着赵明庚一起赴任了。

其他的,不管是管理着生意的还是庄园的,都各司其职,留在了达瓦尔。

肯青城也是同样,留下一部分带走了一部分人。

慈幼院依旧照常开着。

负责人要定期汇报慈幼院的情况,达瓦尔那边的人,也要不定期过来监督一下慈幼院的管理情况。

赵青嫣的原则是,绝对不能让恶意在她的慈幼院里滋生,

一旦发现,定然要将其碾死。

管理慈幼院的人,都是有卖身契的。

管理生意的,可以是自由人,管理慈幼院的不可以。

赵明庚的大部队跟胥东升的小部队在肯青城汇合,

然后再来上一波送别。

看得传旨公公都有些麻了。

他不知道送行就哭这毛病是北地特有的,还是只有赵明庚跟胥东升翁婿俩独有的戏码。

总之,弄得他老头子还挺感慨的。

黄氏坐在马车里,朝着外面观看着,

“不知道下次咱家三儿调任,会被皇上给安排到什么地界去?”

黄氏说道。

赵谦辞叹气,“谁知道呢,我感觉宫里那位是见不得咱家人过得安逸。

咱们这才算稳定了,就被他给安排到西南去了。

那地方听说蚊虫蛇鼠极其多,还有一些少数部落的存在。

到了那边真的想要把地方治理起来,比这北地更难。”

黄氏半晌没说话,突然冒出了一句,

“当初你没继续考进士,就对了。

你要是也当官了,被分派到不知道是哪个偏远山区,那日子我都不敢想。”

赵谦辞表示认同。

赵家翁婿的队伍,每过一个城池,便会引起骚动。

“哎呀,有牛群来了,赶快跑呀。”

不淡定的老百姓最先发出求救。

跑了老远,才发现原来是他自作多情了。

那些个牛羊根本连看都不看其一眼,人家目不转睛地朝前走。

好像前面有美味的牧草等着他们。

一行人引起的轰动,

所过之处的县大老爷,都会忍不住出来看看稀奇,

顺便还要问上一问,为何带这么多的牛羊赶路。

“听说西南物资匮乏,孤儿带着种牛种羊过去。且在北地生活了两年,吃惯了那边的牛羊肉。

换了地方,再想吃到纯正的北地牛羊肉就难了。因此还是自备比较好。”

神龙国的牛是不能随便宰杀的,

可赵明庚却把宰牛说得如此的理直气壮。

不过他不怕被人诟病,毕竟,他带的这些牛,

分明就是肉牛,就是为了吃才养的。

跟那种适合耕种的黄牛还是有一定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