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浮游天地 沧海一粟(1/1)
“呲呲呲……”所有和光柱接触的星空兽皆被气化,偶有一些从后面偷袭的,也被一张透明的能量罩阻隔在外不得寸进。
“九色神雷发动!”还不等众神将反应过来,刘昊的十指指尖已然激射出十道九色闪电。
“噼啪、轰隆、滋滋、噼啪、轰隆、滋滋……”闪电高频的震动声、惊雷低沉的炸裂声、星空兽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交织成一幅凄美瑰丽的星空战役绝唱图。
随之,一道更为粗壮的光柱再次从刘昊的窥视天眼迸射而出,所过之处尽皆化成齑粉。
然后,“噼啪、轰隆、滋滋、噼啪、轰隆、滋滋……”闪电高频的震动声、惊雷低沉的炸裂声以及星空兽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再次交织成一幅凄美瑰丽的星空战役绝唱图。
……
静,死一般的静。数十息后,当所有星空兽全部被清空以后,此方星域寂静无比。
此时,两方阵营的众神将个个双眼圆睁,嘴巴张得老大,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半晌,原本只是立于星空准备等死的圣星士战宇率先反应过来,此时的他就像回光反照一般满脸红润之色,激动地大声喊道:
“道长真乃神人也,不,道长真乃神中之神也,我战宇能在临死之时见到您傲宇之风采,实是神生有幸啊!”
圣星士波元见了,也是激动异常地高呼道:“追风道长之神姿堪称古往今来寰宇第一神也,波元能在临死前见您一面实是我之荣耀啊!”
圣星士梦非凡见其他两位神将如此,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出言道:“追风道长,我们人族何时出了你这种妖孽,不,你这等天纵奇才,真是人族之幸也!”
“无量刘昊天尊,贫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以三千大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或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
“咦,原来你一个道士还会佛家的金刚经,怪不得这么厉害呢!”从刚才的震惊中缓过神来的冥王执法军团军团长巴勒特很是惊奇。
“无量刘昊天尊,一念一因果,一动一修行,施主这是着相了!”
“道长的意思是?”巴勒特追问。
“无量刘昊天尊,佛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若非有施主不自量力、不知进退的前因,又何来贫道展露锋芒的后果。这就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的体现啊!”
“道长的意思是?”巴勒特再次追问。
“无量刘昊天尊,贫道的意思是神死后什么也带不去,只有业障随着幽灵。”
“追风道长,我有一事不明,还望不吝赐教?”梦飞凡谦逊道。
“施主请说便是。”
“道长,人这一生,想成大事者多如牛毛,能成大事者凤毛麟角。究竟是时运不济还是命运不公?”
刘昊略一思索朗声回道:“道德经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此语如晨钟撞破迷障,道尽世间成事之理。
所谓‘丰功伟业’从来不是腾空而起的幻影,而是从指尖方寸处垒起的高台,关乎自然。
泰山不辞抔土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你看那檐下之冰初时不过一滴寒露,朝凝暮结,竟能垂成三尺冰棱;你看那岩间青松幼时常遭风雨摧折,寸寸扎根,终能挺作千仞翠峰。
天地运行从无捷径,寒来暑往循时序、花开花落守常道。
所谓‘大事’原是‘小事’的日积月累,所谓‘难事’本是‘易事’的次第叠加。毫厘之进累成千里之势,分寸之积终就万仞之功。
人生于世,如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有人以草芥之姿自甘堕落;有人以蝼蚁之力撼动山岳;有人以尘埃之心困于世俗;有人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这世间本无生而超凡之人,唯有志比天高者,终能于平凡之中创造非凡。
观古今立丰功伟业者皆有迹可循,凡成大事、留名青史者,无不有立志、向善、好学之心。
‘志’引方向,‘善’聚势能,‘知’破困局。
立大志者需以善养其心,以知拓其路;怀善心者需以志立其骨,以知明其辩;求认知者需以志促其进,以善正其行。
志、善、知三者相生相成互为支撑。唯有在日常中事事践行、久久为功,方能行稳致远、终有所成。
‘欲成大事先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须有远大的志向,以‘志向’引爆生命能量。
人与人之间本无区别,一个‘志’字构建出大千世界。当‘志’产生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就会分道而行。
‘立大志’者如鲲鹏展翅,目光所及皆万里云霄。如龙腾四海,心之所向皆所向披靡。
‘志向’是暗夜中的星火,照亮迷茫的路途;是荒漠中的甘泉,滋养疲惫的心灵。没有‘志向’的人生如无帆之船在命运的风雨里漂泊无依;如无魂之躯在生活的琐碎中消磨光阴。
‘人生路上或遇山高路远的阻碍,或逢风雨交加的困顿,或遭人心叵测的波折。此时‘志向’是披荆斩棘的利剑,让我们在坎坷中坚定脚步;是御寒取暖的篝火,让我们在寒冬里保持热忱;是跨越鸿沟的桥梁,让我们在绝境中突破重围。
正如道德经所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志向’就是一个人最顶级的力量,‘志向’能让我们觉知本自具足的内在世界,显化丰盛喜悦的理想人格。不管在任何时候,‘志向’都能够帮助我们创造一切。
人生就是一场‘修心’的历程,‘修心’不是修那颗虚无缥缈的心,而是修炼我们在尘世中逐渐迷失的‘本真’与‘善意’。
修心起于‘立志’,‘立志’不是当大官发大财,而是念念存天理。
立心怀天下的远大志向,用‘志向’修正自己走偏的人生轨迹,回到自己的主线任务,解决自己的人生课题,完成这一世的圆满。
欲成大事要‘向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善是春芽破土的蓄力,恶是星火燎原的隐患;善是日月照临的恒长,恶是寒霜侵蚀的必然。
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这世间从无偶然的福报灾祸,只有你日复一日写就的因果剧本。你眼中的突如其来,不过是过往行为的必然回响。
所谓‘困境’,是恶念累积的显形,所谓‘顺遂’是善举沉淀的绽放。没有平白无故的祸福,只有躲不开的因果循环。
当恶行如蛀虫悄然啃食生命的根基,再坚固的堡垒也会轰然坍塌;当‘善念’如星火持续照亮心灵的旷野,在黑暗的绝境也会透出天光。
所谓‘余庆余殃’不过是生命在时间里完成的能量转化。所以,别抱怨命运不公或福气稀薄,先审视自己,是否在修持‘上善若水’的德行。
真正的积善是让‘善意’成为本能的呼吸,让‘善行’化为自然的心跳。
选择‘向善’而行,便是为余庆续篇,你此刻种下的每个‘善念’终将在命运的长河里凝结成照亮归途的星光。”
欲成大事需‘勤奋好学’。‘学习’是拆解认知迷雾的灯塔,‘认知’是照亮前途迷茫的星光。
‘勤奋好学’如凿石取火,点滴积累终成燎原之势;如聚沙成塔,日积月累方见山川之形。
正如道德经所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勤奋好学是补充认知与智慧最快的路径,也是一个最坚固的基石。
‘认知’能让你穿透表象看清事物本源;智慧能让你显化圆融通达的生命状态。
人生就是一场‘求知’的旅程。‘求知’不是求那些玄而又玄的空谈,而是打磨我们在蒙尘中的觉知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