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2章 浮生暂寄梦中梦(1/1)
他不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刘葆葆所说的门户,轻轻叩响。
里面安安静静,没动静。朱大娘也没听见异动。
贺灵川又敲了三下,还是无人应答。
倒是边上另一户人家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有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露了半个脸,对贺灵川道:
“大萨满又出远门,你们来晚了。”
为什么贺灵川毫不意外:“他是何时离开的?”
“昨天晚上。”
董锐呵地一声:“这么巧,好像知道我们要来似的。”
这小孩打量他们,语气不屑:“你们是谁?”
在他心目中,照满都大萨满可是一等一的高人,谁能逼着他连夜出门?
这两个家伙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这时,朱大娘挪到了贺灵川身后。门缝窄,小孩先前没瞧见朱大娘,这时眼前忽然闪过一条又粗又壮又多毛的大长腿,吓得往后一个踉跄,木门砰一声就关上了。
贺灵川只得对着门道:“我十多年前在黑水城住过,今次故地重游,来拜访大萨满。”
他能听到小孩的心脏跳得砰砰快。好一会儿,对方才道:“大萨满出门前有交代,今天的访客就请直接进门。”
董锐奇道:“大萨满能算到你要来?”
“也不是头一回了。”贺灵川的好奇心也达到顶点,于是走回黑门前轻轻一推,门从里面锁住了。他确认这儿没有结界,然后就翻墙跳了进去。
门后的院子不小,也不像普通人家那样种菜养鸡鸭,而是种了一丛竹子,在大枣树下摆了一套石桌椅。
竹边还有一个石敢当,镂成一个圆蛋的形状,上面有缝隙。
屋门半掩着,贺灵川轻轻推门走进去,里面的摆设平平无奇。
要不说这是照满都大萨满的居所,他还以为自己进了随便哪个民宅,就是干净整洁得过分了。
三人在几个屋里来回走动,每样东西都井井有条,但没什么生活气息。
普通人家里,总有那么几件东西会随手乱放。
进门的圆桌上,用烛台压着一封信,信封上有几个小字:
灵川亲启。
这封信是留给他的?贺灵川拿起来,也不怕上面动过手脚,轻轻打开信纸。
信上只有十四个字:
浮生暂寄梦中梦。
世事如闻风里风。【注1】
朱大娘也凑了过来,十几个眼珠一起瞪着信纸:
“偈语?这是什么意思?”
它讨厌人类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太爱打哑谜了!
信上就这么没头没尾的两句,没有落款,没有隐藏内容。
贺灵川不语,一手按在了浮生刀上。
“浮生”是指这把刀?
这曾是钟胜光的佩刀,断了之后由贺灵川重铸接手。他并不清楚这把刀从前还有什么过往,但“浮生”这个名字是他在刀成之时有感而发,脱口而出的。
这是他自主取名,没人给过暗示。
由此联想,“梦中梦”莫不是大方壶之中的盘龙世界?
“浮生刀”铸好之后,他才开始夜游盘龙世界。说这把刀是他与盘龙城双方联系的纽带和载体,也没什么问题。
并且贺灵川初入盘龙世界,都是在夜晚睡着之时,的确以为那是个梦境。
倘若这一句偈语解释得通,下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正思忖间,不知哪里刮来一阵大风,院中竹丛簌簌作响,还伴有锐鸣,听着竟有几分金戈铁马的味道。
贺灵川听着这个动静,忽然记起来了!
他离开苍晏之前做过一个梦,梦中见到了照满都大萨满,并向其请教问题。当时天黑,四野不清,可风吹竹摇的声响与现在一模一样!
难不成,他与大萨满就是在这个地方对谈?
他两步奔到院子,一低头就找到了音源:
那个圆蛋形状的石敢当,每当有大风吹过,不知怎地,都会发出杀伐之音,令人心旌摇动。不过这院里好像有隔音的手段,声音不会传出去扰民。
当时他就听着这样的杀伐之音,问了大萨满好几个问题。
古怪的是,他想不起自己具体问了什么,仿佛与大方壶或者盘龙世界有关;而大萨满的回答,此刻反而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缘起性空,诸法无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注2】
说完这十六个字,大萨满还问他:“记住了么?”
贺灵川当时摇头:“记不住,总觉这几句话要从脑海里飘走。”
他在梦里,头脑总不如现实清醒,梦里仿佛还飘着一层迷雾,既让他看不清前路,又要混淆他的已知。
“那是因为,还没到时候。”大萨满毫不意外,“记不住没关系,就把它留在梦里吧。以你心性,应该很快就能想起来。”
现在,贺灵川确实想了起来。
这十六个字是什么意思,就非常好解了。
贺灵川在院中石桌边坐了下来,拿出新得的偈语又看两眼,径自出神。
董锐也在桌边坐下,朱大娘则八爪一收,窝在竹林边。
他们也不打扰他。
风过留声,也不知石蛋响了几次,贺灵川才长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董锐即问:“怎样,有谱没?”
朱大娘却道:“你的脸色好难看。”
“无妨,就是有点心累。”贺灵川伸个懒腰,收起一脸凝重,“走吧,去盘龙废墟。”
就在这时,朱大娘忽然道:“有五人进了巷子,往这里来。”
大萨满的居所在巷底,平时少有人至。贺灵川一指柴房后头:“走吧。”
三人跳过后墙离去,朱大娘在院里的树上留了个小小的眼球蜘蛛。
他们刚刚离开,那几人也来到大萨满门前,伸手推门。
贺灵川也通过眼球蜘蛛监视他们一举一动,这时就挑了挑眉。
这几个一身戎甲,为首的居然又是熟人:
单游俊。
十余年前,他从敦裕的李家私军收来几名好手,单游俊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后来的仰善大总管丁作栋都是单游俊介绍给贺灵川的。
贺灵川在鸢国北线落水之后,单游俊自然转投其父贺淳华,直至今日。
如今他衣甲鲜明,身着申国战甲袍服,身后的亲卫目光炯炯,也是好手。
? ?注1:出自唐·李群玉《自遣》。
? 注2:出自《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