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折戟明志(1/1)
李从嘉高坐其上,始终面色平静,将众人举止尽收眼底。
然而,当听到这些重臣竟公然提出联合辽国,行引狼入室之举时,他心中压抑的怒火再也无法遏制!
“够了!”
一声雷霆般的怒喝骤然炸响,震得整个大殿嗡嗡作响!
只见李从嘉猛地从御座上站起,龙行虎步,竟一把夺过身后一名金甲侍卫手中那柄沉重的仪仗大戟!
那大戟乃精铁所铸,分量极重,在他手中却如无物。
在满朝文武惊骇的目光注视下,李从嘉双臂猛地一较力,额角青筋微现,只听“咔嚓”一声刺耳的脆响!
那杆粗壮的戟杆,竟被他硬生生徒手折断!
断裂的戟头“哐当”一声砸在光滑的金砖地面上,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惊得所有人心头狂跳!
那些后来归附、只见过李从嘉温文尔雅、处理政务一面的文臣们,此刻个个面色煞白,目瞪口呆。
他们几乎忘了,这位年轻的主上,那“文”名之下,是实打实从尸山血海中搏杀出来的主帅的悍勇与煞气!
李从嘉手持半截断戟,目光如两道冰冷的闪电,扫过方才主张合纵连横的殷崇义、赵仁泽等人,所过之处,众人无不低头避让,心惊胆战。
他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如同战鼓擂响,清晰地砸进每个人的耳中:
“今日折戟明志!诸君给朕听清楚了。”
“自此以后,再有敢言联契丹以攻中原者,便是通敌卖国,其心可诛!必如此断戟,绝不姑息!”
“再有妄言与赵宋划江苟安者,便是畏战惧敌,沮我军心!亦如此戟,绝不轻饶!”
他将手中半截断戟狠狠掷于地上,声震屋瓦。
“契丹,蛮夷之辈,豺狼之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之合兵,纵得一时之利,亦是遗臭万年,祸及子孙!”
“赵宋,枭雄之辈,国仇也!与之和谈,不过苟安江南,自缚手脚,贻害无穷!”
“朕之心志,唯有一统天下,光复华夏!中原之地,朕必亲取之!契丹所夺之燕云故土,朕他日亦必率王师,亲手夺回!”
“诸军只需思量,如何秣马厉兵,如何富国强民,助朕成就此业,而非在此妄议什么合纵连横、苟且偷安!”
一番话,如同九天雷霆,劈散了朝堂之上所有的犹豫、怯懦与投机!
所有人都被这位年轻君主突如其来的爆发和无比坚定的意志所震撼,久久无法言语。
“至于尔等!”
李从嘉冰冷的目光最后扫过噤若寒蝉的卢多逊和耶律挞烈,“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
“朕的李唐,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求和!只有一战,放马过来!想要朕的江山,拿刀剑来取!”
卢多逊与耶律挞烈面色铁青,在武士的驱赶下,狼狈离去。
经此一事,朝中再无杂音。
李从嘉以绝对的权威和武力威慑,彻底统一了内部的战略方向。
时间飞快,夏去秋来。
李从嘉一面以铁腕推行新政,督促农耕,兴修水利,盼望着即将到来的秋收。
一面鼓励商贾,疏通运河,发展水运,使各地物产得以流通。更时时刻刻不忘根本,操练兵马,锻造军械,潭州外的演武场日夜不息。
整个淮河以南,呈现出一派外松内紧、欣欣向荣的景象。
更是不断派遣小股部队,剿灭境内匪徒,水寇,一扫五十余年的纷乱。
秋高气爽,李从嘉处理完朝中急务,心中记挂着秋收与赋税之事,便轻装简从,只带了莴彦、申屠令坚并数名精干护卫,骑马出了潭州城,往西郊玉潭县方向行去。
视察民情。
出行五日,行至朗州地界,但见田野间稻谷已泛金黄,农人正忙于最后的田间管理,准备迎接丰收。
然而,越靠近县城,气氛却显得有些异样。
不少农人面带愁容,行色匆匆,与那即将到来的丰收景象颇不协调。
循着人流,李从嘉来到一处设在乡间土路旁的征税点。
只见几名乡间税吏正带着十数个帮闲差役在此收税,他们直接设卡拦截运送新粮的农户。
一老一小几名农夫,挑着两担稻谷,唉声叹气的从乡间小路而来。
旁侧年轻男子向着老者说道:““脚钱”(搬运费)、“看样钱”(验粮费)、“廨宇钱”(衙门修缮费),国主推行新田政,不都取缔了吗,怎么今秋又征上了……”
老者脸色一苦道:“咱也不知道啊,也不知是不是前头大战吃紧,县太爷征税,咱们有啥办法……”
老者乱世乱世活了一辈子,什么情况都见过,苛捐杂税,无所不用其极,而今已经好了很多,再新政之下,每年能有些余粮了。
李从嘉在一旁看得真切,面色瞬间阴沉如水。治下新政推行十抽三田税,免除亩十钱等各项苛捐杂税,鼓励发展商税,鼓励手工业发展……而减轻田税。
他强压怒火,走上前去了解情况。
远远看见,一名黑脸田间小吏正在征税,所使粮斗明显比标准斗,大上一圈!再看那黑脸小吏向后撤了几步,正对着斛,一脚踢了下去,洒了无数稻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旁侧一名瘦削的小吏,将洒在地的稻米收走,并责问那缴税农民,装粮不满,继续添些粮草。
黑脸田吏,一脚下去,淋尖踢斛熟练至极,显然是练了多年的行家。
李从嘉远远看去,越看越恼。
莴彦上前,沉声问那税吏头目:“朝廷明令,十抽三,尔等在此强征粮米,是何道理?所用之斗,又可是官定标准?”
那税吏头目见李从嘉几人衣着不凡,气度慑人,心下先虚了三分,但仗着背后有人,仍强作硬气。
“尔等是何人?敢管官府公干!此乃县尊大人之命,预征秋粮,以备不时之需!所用皆是官斗,休得胡言!再不滚开,连你一并锁了!”
申屠令坚勃然大怒,欲要上前,被李从嘉一个眼神制止。
李从嘉不再与这胥吏废话,对莴彦低声道:“拿下。问清楚,是哪个县尊大人的命令,命令如此争粮!”
莴彦领命,身形如鬼魅般一动,那税吏头目及几个为首差役尚未反应过来,便被瞬间制伏,拖入旁边林中。
其余差役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
不过片刻,莴彦返回,面无表情地禀报。
“主上,问清楚了。是玉潭县令王德奎之命,言称是奉了朗州知州冯怀远大人的暗示,要求各县‘灵活’征税,以充实州、县府库,其中多有截留,用于……贿赂上官,攀附关系,以及中饱私囊。”
“朗州知州?冯怀远?”
李从嘉眼中寒光爆射。
此人是永定军中老人,朗州是李从嘉治下最早期的地盘,竟敢如此!
“查!”
李从嘉只吐出一个字,却带着冰冷的杀意,“一查到底!从玉潭县开始,给朕彻查!所有涉案胥吏、县令,乃至潭州州衙,一个都不准放过!朕倒要看看,这潭州地界,到底藏了多少蛀虫!”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暗卫机构高效运转起来,一场雷霆万钧的反贪风暴瞬间席卷了玉潭县乃至朗州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