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风雪归途(1/1)

落雪纷纷,天地白茫茫连成一线。

长江南岸,少有一场降雪。

临近年关。

鄂州城外汉阳渡口,往来商旅不断。

一行百余匹的高头大马,从远处而来。

当中一名青年,胯下白色战马,身着黑色大氅,二十岁出头,气势凛然,英武非凡。

沿岸商旅,百姓见其气势,纷纷避让。

正是离开大军,轻车简行的李从嘉,赶回到潭州。

此时天色已黑,渡口上两艘大船,正在等着他。

随着李从嘉地位提升,众臣子对李从嘉正式场合,称为殿下、国主,私下里多称为主上。

但自从李弘冀势力的灭亡,吞并南唐,而今的大唐实力大增,臣子们纷纷上书,劝李从嘉称帝。

而今,年关将至,李从嘉将金陵地方军务、政务梳理完毕赶回潭州。

旁侧一名精壮侍卫莴彦,身着窄袖服,翻身下马,接应李从嘉进入船中。

“主上,咱们还有五日就可赶回到潭州了。”

李从嘉抖搂大氅上的积雪,登梯上船,喃喃说着:“四月离家,而今临近年关,竟已有八个月的时间了。”

马成信跟随身后,兴奋道:“我军兵势强盛,接连收复失地,八个月时间,夺回江南三十州,已经是辉煌大胜了。”

李从嘉点点头,看向北方喃喃说道:“还是远远不够……”

赵普闻言道:“这四年来,收复楚国旧地,攻下荆南三州,南汉六十余州,夺回江南三十州,我大唐已有一百零五州。”

“只是连年用兵,今后还需休养一段时间。”

李从嘉分析道:“北方大周主弱臣强,需要等待时机,西面蜀地道路崎岖,孟昶虽然荒诞,但仍有民心。吴越钱氏治理有方,地方安稳,百姓归顺,短期内都不易强攻。”

赵普闻言大喜,心道:“自家殿下,没有因为连战连胜而志得意满,知道爱惜民力,休养生息。”

随即他又说道:“是啊,百州之地,南面茫茫大海,还有数州孤悬海外,未曾投靠,洪州一代齐王坐镇,心底未曾彻底臣服,仍需好好敲打一番。”

李从嘉点了点头:“各地势力,都需要花一番功夫,重新整合。”

马成信、张璨等武将则跃跃欲试道:“主上,明年若是攻吴越,我还想讨个先锋。”

李从嘉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虬髯黑脸先锋将军哈哈一笑道:“明年要着手,稳定地方,开科取士,练兵屯粮。”

半个时辰后。

大船破开纷飞的雪花,在浩渺的长江上西行。

船舱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严冬的寒意。

李从嘉凭窗而立,目光掠过两岸银装素裹的景色,心中却在勾勒着一幅更为宏大的蓝图。

赵普关于休养生息的话,深得他心。

连年征战,虽拓地千里,但民生疲敝,根基未稳。

下一步,绝非继续盲目扩张,而是深耕细作,厚植国力。

“则平所言极是。”

李从嘉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思虑的光芒,“强兵必先富国,富国必先利民。接下来数年,我军政重心,当在于此。”

他踱步至舱中桌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诸多构想逐渐清晰。

“其一,农桑为本,江南虽富庶,但北方苦寒,仍苦于严寒。这几年种的棉花,絮柔暖胜丝麻。当划出官田,大力推广种植棉花,并改进纺织技艺,冬日有暖衣,日后收服北方也大有增益。”

“其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械之利,关乎国运。须在潭州、金陵等地,增建官营冶铁工坊,汇集能工巧匠,扩大灌钢法、百炼钢 等技,提升钢铁产量。不仅要造利刃坚甲,更要用于农具,助益耕垦。”

“其三,匠人乃富国强兵之基石,不可轻贱?”李从嘉语气坚定。

“当效仿潭州学堂旧制,在各州设立 ‘工巧院’ ,遴选优秀匠人,授以官身或厚禄,使其专研技艺,传道授业。”

“其子弟优异者,亦可入学读书,甚至……将来科考,或可专设‘明工科’,取精通格物致用之才!”

“其四,科举取士,不可只知圣贤书,不识民生疾苦,不通经济实务。须在传统经义之外,逐步加入算学、律学、农政、水利乃至地理兵策等实用科目。”

“潭州学堂之基础学科,当推广至各州官学。”

随着众人讨论。

李从嘉越思路越是顺畅。

这些想法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他多年来观察思考,并在潭州进行初步试验后的总结。

赵普在一旁听得目光炯炯,心中激赏不已。

主上所思,皆乃固本培元、开创盛世之良策,而非穷兵黩武之短视。

大船经洞庭,入湘江,沿途景色从大江的浩瀚逐渐变为湖湘的秀美。

终于在腊月廿三,小年这一天,赶回了潭州城。

越是临近府邸,李从嘉的心越是急切。

早有侍卫飞马来报,侧妃黄莹临盆在即!

他之所以日夜兼程赶回,大半原因正为此事,希望能赶上自己第二个孩子的降生。

离开八个月,潭州城依旧繁华,年关将近,街上张灯结彩,人流如织,洋溢着喜庆气氛。

但府邸内外,却透着一股不同于年节的、紧张而忙碌的气息。

仆从们脚步匆匆,稳婆、女医官早已候命多时。

李从嘉风尘仆仆,径直入府。

刚过影壁,便见两位佳人正站在内院廊下,翘首以盼,面带忧色。

一位身着鹅黄色宫装长裙,外罩纯白狐裘,身姿窈窕,容颜倾国倾城,气质清丽绝伦中自带一份雍容华贵,正是正妃周娥皇。

她见李从嘉归来,美眸中顿时漾起惊喜与安心之色。

另一位则是一身嫣红色劲装,外披绛紫斗篷,身材婀娜,眉眼间自带一股娇媚风流,尤其眉梢处一点小小的黑痣,更平添了几分魅惑天成的意味,乃是侧室徐蕊儿。

她性子更活泼些,见到李从嘉,几乎要雀跃起来,但又立刻意识到场合,忙收敛了神色。

“夫君!”

两女几乎同时迎上前。

李从嘉顾不上叙说离别之情,目光急切地望向那扇紧闭的房门,里面隐约传来压抑的呻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