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例会(1/1)

在村民们的同心协力下,第二茬粮食很快就种了下去。

大家也不再连轴转地忙个不停,歇息了一两日后,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的节奏。

于是,林墨瞅着空,与几个区域主管开了一个简短的工作会议,互通消息。

养殖区的主管李香草率先开口。

她嗓门大,语速也快,说话跟蹦豆子似的,和她儿子吴华慢吞吞、半天憋不出几个字的性格完全相反。

“小林村长,小鸡在春日里孵化了一批,总共长成了三百二十六只小母鸡。

这个时节,正好是这批母鸡下蛋的时候,每天都能捡三百来颗蛋。

除了每日里必须消耗的,还余下两百来颗,吴华已经腌了好几缸咸蛋了,总不能都做成咸蛋吧?怪可惜的。”

林墨猛然醒悟,当时一心只想着打劫赌坊的银库,竟是把卖鸡蛋的正事儿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几个月前,她让吴华烤出来的那篮子鸡蛋糕,好像,大概,也许,似乎还在她空间的竹楼里放着呢。

林墨回想着那几日在平阳郡里的所见所闻,只略作思索,便放弃了入驻的想法。

现在,她还没有进入大城市的能力。

不过,倒是可以去邻近的陶镇上,先试上一试。

林墨将目光放在了工业区主管方明身上。

方明不自在地挪了挪屁股,正了正身体,语气严肃。

“窑炉一切正常,经过这几个月,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方法,能极大地提高成功率。

如今,我们已经能烧制出品质上乘的无烟炭,足以卖上个好价钱。”

他顿了顿,有些赧然,“除了炭窑外,其他的原材料缺口比较大,石灰窑已经因为原料用尽,被迫停工了。”

林墨闻言,不由得有些头大。

她也不知道自己圈占的这块地盘里,究竟有没有铜、铁等关键矿产资源。

不过,这茫茫深山,总该有些好东西吧?

可惜,她对探矿一窍不通,根本不会。

林墨语带期冀,“方师傅,你会探矿么?”

方师傅无奈摇头。

林墨又转向刘老头,“刘爷爷,你的团队里,有没有会探矿的爷爷奶奶啊?”

刘老头同样无奈摇头。

林墨也不灰心,毕竟,人才难得嘛,尤其是这个年代,人才就更加难得了!

左不过就是给人才引进清单加一笔的事儿。

只是,找到矿又能如何呢?

开矿?就靠她手里的这几十个人?

就算成功开采出来,然后呢?

中间是不是缺了些什么?

怎么感觉从A一下子直接跳到Z了呢?

林墨渐渐陷入了沉思,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点,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

会议室一片安静,只有林墨含糊的嘀咕声。

“我现在能控制的只有这一片山谷和附近的几个小山包,人口也只有七十来人,青壮年不足一半。刚刚有产出,产出量不高,品种也不够丰富.....”

敲击的声音停止,林墨抬起手抚着脑门,眼睛一闭,喃喃自语。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工业是第二产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工业为农业提供资金、生产器材和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通过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产品转化为工业积累,推动了农业和工业的共同发展。”

林墨从脑海深处将这些话扒拉出来,反复咀嚼了好几遍,顿时觉得头脑清明了许多。

是了!

是她的步子迈劈叉了!

德胜大大曾经不止一次地强调过,农业生产是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

还是要先在种地,养殖上下功夫。

其他的,还早!

不过,虽然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农业,工业实验也不能落下!

东西可以不用,但是得有!

思绪流转间,林墨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条模模糊糊的道路。

想明白之后,林墨用力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眼中光芒大盛。

“方师傅,先将石灰窑停一停,抽出人手,将围墙和观察哨在入冬之前修建好。

已经烧好的那批水泥,严格按照防水的要求包装和存放,贴好封条。”

她沉吟了一瞬,“工业区的发展方向需要调整,我先将思路理出来,咱们到时候再商量具体细节。”

方明听得一头雾水,虽然没有完全明白林墨话里的含义,但他知道,林墨说啥他干啥就对了。

接着,林墨又将头转向了杨猎户,杨成。

前几日抓盗贼时,杨成反应快,身手好,有想法,被林墨看中,提拔成了护苗队的队正。

不过,现在的护苗队人少得可怜,连晚上轮班巡逻的人手都凑不够。

如今,杨成也只是担了个名头,却让他振奋不已,只觉得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

他头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心中多有兴奋,又怕说错话,将腹稿在心里滚过几遍之后,才缓缓开口。

“我空闲时上山,发现天气虽然干旱依旧,但附近的几座小山包上,小动物的生活痕迹却渐渐多了起来。

如今,种植区和养殖区的规模越来越大,村子的人口又不足,还是要早些想办法,提防着点深山里的大型动物。”

“杨叔,你在附近的山里发现过大型动物的生活痕迹么?”

杨成思索了一会儿,果断地摇摇头。

“那就还有时间。”林墨叩了叩桌子,“咱们先做好村子的防御,养殖区的外面再种些荆棘和仙人掌。到时,再添置一些弓弩,刀斧之类的武器。”

林墨沉吟了一会儿,“我这里倒是有两把连弩,不知,杨叔敢不敢去深山里探上一探?

眼看着快入秋了,我想趁着有空闲,组织村里的青壮上山打些猎物。

老弱妇孺就在附近的山脚捡点山货,晒些干菜,腌点肉,再攒些皮毛,冬天也能过得舒坦些。”

杨成挺起胸膛,拍得嘭嘭直响,“小林村长,你就放心吧,我保证探出一条安全的上山路来。”

林墨摆了摆手,“好,散会,大家各自忙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