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小秦逐之争(1/1)

张煦豪的一番话,直接把会议室干成了图书馆。

那几个阿里投资部的高层,也不得不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张煦豪抛出的问题。

秦逐最擅长的就是造势、利用障眼法,打信息差。

一招鲜,吃遍天。

不论是团购时期还是外卖时期,都没人能够吃透他的想法。

这也导致,诸多友商都成了他发布会上的‘傻X’。

“万一,我说万一,秦逐这次不是障眼法呢?”投资部的一名高层缓声说道。

这也是他们目前所要面临的问题。

如果秦逐这次放的不是障眼法,那就意味着,他们错过了一个跟镁团竞争的机会。

面对这个问题,张煦豪这边则是说道:“哪怕秦逐真的想要收购千度外卖,对我们来说,又有多少损失?”

“千度外卖的市场份额,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

“至于几位老总提到的搜索资源,我并不认为,能够对我们目前的战略目标产生威胁。”

说着,张煦豪便耐着性子解释道:“既然我们已经决心要扎根在下沉市场,我们就应该有所割舍。”

“我们要搞清楚,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并不是镁团,而是王星的米团。”

“瞻前顾后,到时候,我们只会得不偿失,下沉市场啃不下来,一二线市场又回不去,我们以后只会慢慢被蚕食掉。”

这番话一出,阿里投资部的高层们倒是没什么表情上的变化,反倒是蔡丛信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张煦豪的确是成长了。

此前,张煦豪为了一口气,选择死磕秦逐,死活不同意把重心转移到下沉市场的策略。

但现在,张煦豪反倒是成了这个策略的忠实支持者。

光是这一点,蔡丛信便觉得,这个两个多亿美刀的教训,卖得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价值的。

毕竟,张煦豪的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之前只是因为执念太深,一直想要在一二线市场跟秦逐分个高下。

如今迷途知返,在下沉市场的开拓当中,不失为一柄开疆扩土的利剑。

“阿豪这番分析说得很好。”

蔡丛信借着张煦豪的话说道:“如今对于我们整个o2o的布局来说,下沉市场才是关键。”

“一二线市场的消费能力,的确比较高,但是,下沉市场的体量很大,接下来的五年,又是消费上行的阶段。”

“因此,下沉市场所能够迸发出来的潜力,绝对不会比一二线市场要小。”

说到这里,蔡丛信也照顾了一下投资部几位高层的面子,开口道:“至于千度外卖的事情,我们可以双线并行。”

“如果价格合适的情况下,我们将其收了,自然是最好的,这样,我们手里也多一张可以打出去的牌。”

“但,千度外卖的价值,总体而言,还需要再进一步商讨。”

以千度外卖目前的价格,蔡丛信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毕竟,千度外卖那边现在开的价格,可是五亿多的美刀。

说起来,这还是张煦豪闯下的祸。

要不是他花两个多亿买下了温氏这个烂摊子,千度外卖那边,也不至于漫天要价。

人家千度外卖那边也有话要说啊,温氏那个鸟样都能卖个两亿美刀,我们千度外卖凭什么就不能卖个五亿?

当然,这个价格只是初步的报价,具体的还没有开始讨价还价。

但不管怎么说,就算千度外卖再降个一个亿,蔡丛信的兴趣也不会特别大。

阿里投资部的高层们闻言,也不再反驳,留下一句‘继续接洽’之后,便离开了会议室。

“阿豪,你留一下。”蔡丛信把张煦豪给留了下来。

张煦豪停下脚步,重新落座。

“阿豪啊,不错,这段时间成长了不少。”

蔡丛信一脸欣慰:“饿了吗是你一手带出来的,我想听听你对目前下沉市场的看法。”

张煦豪点点头:“目前我们已经接管了温氏的市场份额,虽然水分很大,但是,整改一段时间,问题并不大。”

“等我们彻底整合了温氏原有的市场份额之后,我们的规模跟米团,也就相差无几了。”

“下一步,应该跟米团掰掰手腕了,我相信,米团方面,也早已经有所准备。”

蔡丛信点了点头:“米团最近的确有所动作,但是,我有一个预感。”

“哦?”张煦豪一脸好奇。

蔡丛信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我觉得,米团未必就是冲着我们来的。”

张煦豪眉头一皱:“蔡总的意思是,王星想直接去干秦逐?”

蔡丛信点了点头:“王星这人我接触过,有头脑、有想法、有手段,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现在走的路,就是秦逐走过的路。”

说到这里,蔡丛信顿了顿:“你还记得团购时期,秦逐是怎么起势的吗?”

张煦豪闻言,缓缓抬头望向蔡丛信:“蔡总的意思是,王星会突然袭击,撇下下沉市场,进攻一二线市场?”

“可能性极大!”

蔡丛信扶了扶眼镜:“尽管王星自己不愿意承认,但是,他所走的每一步,基本上都是在复刻秦逐。”

“秦逐当年就是出其不意,趁着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下沉市场的时候,直接杀入一二市场,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秦逐当年要面对的敌人,可不仅仅只有一个,有大众点评、有糯米团购还有拉手网等等一大批。”

蔡丛信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而王星现在要面对的,只有一个秦逐,所以,他无论如何,都得承认,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能够翻身做主人的机会!”

换做是蔡丛信自己,他才不会管什么小秦逐不小秦逐的。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如果王星这次成功,那么,市场上就不会有人叫他小秦逐,他就是他,他是王星。

而此时此刻,另外一位有着小秦逐之称的张煦豪,则皱眉沉思起来。

那位小秦逐能做的事情,我这位小秦逐,难道就不能做了吗?

张煦豪目光一凝:“蔡总,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