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小年夜,联手(1/1)
“羊毛衫抢购风”从北到南,一路刮到了长江三角洲。
改革开放从78年12月开始,在10年后,“一部分富起来”的中国人,对高消费的物品需求开始呈现井喷之势。
国企的低效率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的巨大需求。“供不应求”成了富裕城市的现状。
而一些小城镇、农村的人,却有力气不知道往哪使,有物品不知道往哪销。
2月4日,年二十九,S市。
一个背着编织袋的男孩子,趁酒店大堂的保安不注意,迅速溜进了酒店的安全楼梯间。
他叫毛建,来自浙江嘉兴。他身上背着的是妈妈和姐姐用“手摇横机”织的羊毛衫,总共20件。
他去大商场看过了,他的羊毛衫比那些商场里遭哄抢的羊毛衫好多了。
他几天前尝试把羊毛衫卖给商场的柜台,结果被商场的保安赶出来了,还差点被送进警察局。
明天就大年三十了。
家里的妈妈和姐姐还等着他带钱回去过年。
他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没钱买回家的车票。
更没脸回家。
他决定铤而走险,向这家酒店里的客人推销羊毛衫。
他观察了好几天,这家“皇冠酒店”住的都是大老板,每天进出大银行,派头十足!
他不会像商场那么黑心,一件羊毛衫卖个三四百。他决定,一件羊毛衫就开80块,如果别人嫌贵,他可以降到50块。就算降到50块,也可以挣个15块钱。够了!
沿着楼梯往上爬。机灵的他早在一天前就把酒店的构造摸得一清二楚。一共18层,10楼是贵宾区。
二话不说,他直奔10楼而去。
没吃饭的他,爬到5楼的时候觉得天旋地转,腿发软,耳朵轰鸣。
他背靠在墙上休息了一会儿,试图站直身体的时候,一阵剧烈的晕眩袭来,他两眼一黑,失去了知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毛建醒来的时候,发现躺在一个软和的沙发上。
他满眼冒金星,饿得想吐,口干得厉害。
从房间的厕所里传来水流的声音。接着,一个大哥哥从那里走了出来。
“只有冷水,喝吗?”
“喝。”这会儿还管什么冷水不冷水?
喝了两口冷水后,毛建的脑子清醒了一些,他急忙问,“我的东西呢?”
“你是说那些衣服?”救他的是周琼林。他来S市两天了。每天从这家酒店看向对面的渣打银行,却怎么都不敢走进去。
他兜里快没钱了。比他救的男孩儿好不到哪里去。家里还有母亲的住院费和妹妹下个学期的学费等着他。
年货也没买。
但他很谨慎。
他发现,只要取现超过1000元,就会被请到VIP室,由专人负责,还有摄像头全程录像。
这个是他没有想过的。
他有点明白,为什么老板不直接给他现金,给他一张支票了。是要考验他!
他有点恨那个给他支票的程浩!
靠一张不知道能不能取到钱的纸片,轻而易举掌控着他人生的走向!
“对,那些衣服是我的!”毛建挣扎着,想从沙发上起来,浑身无力的他跌回了沙发上。
“你太饿了,吃个面包吧。”周琼林把房间里唯一的面包递给了男孩儿。
毛建接过面包,穷凶极恶地往嘴里塞,三两下就咽了下去,连什么味儿都没咂摸出来。
“叫什么?家有几口人?都是谁?住哪里?多大了?做什么的?全部告诉我,你的衣服,100块一件,我都买了。”
毛建激动中,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盘托出。他感觉在做梦,遇到了生命的贵人。
“去帮我做一件事情。成功了,马上给你钱。”
半个小时后,毛建拿着取出来的3000块钱回到了酒店里。
这一次,他大摇大摆从酒店正门走到酒店大厅。
对保安报出房间号“0831”后,从容不迫坐上了电梯。
“叮”的一声,从电梯里走出去后,毛建感觉,从今以后,他不一样了。
周琼林二话不说,把3000块中的2000块给了毛建,买走了20件羊毛衫。
毛建留了1000块,把1000块还给了周琼林。
旧年的最后一天,周琼林收了一个小弟,给他改了名字叫“周建”,正式开启了属于他的商业帝国。
……
跟北方城市不一样,南方城市不过小年。但,有“小年夜”,正是年二十九。
赵奕抱着个电话机,跟陈羽西打电话。
她已经得知陈羽西是坐飞机回家的,羡慕得哈喇子从眼睛里流出来。
“长沙什么时候有机场啊?我也想坐飞机!”
“已经造得差不多了,估计今年下半年上学的时候就可以用了。”
“你怎么知道的?消息准确吗?”
“甭管我咋知道的,不信你就等着!对了,珊珊在吗?让她来听电话!我有事问她!”
“她不在我这里,她跟她的小女孩儿旅游去啦!我不知道她们在哪儿!”
“旅游?都快过年了,旅什么游?”
“老大。她们一个从小在英国长大,一个从小在香港长大,圣诞节对她们来说,才是过年!反正,莎莎不愿意回家,珊珊就陪她到处玩儿呗。羡慕啊,我也想出国玩,还出不去呢!”
赵奕偏颇了。
很多生活在香港的人是从内地迁过去的。在他们心里,圣诞节是舶来品,根本比不上大年三十。
……
湾仔码头,有卖“北京水饺”的摊位。摆了3张桌子,每张桌子可以坐4人。可以现煮现吃,可以买生饺子打包带回家,自己煮来吃。
接近晚上10点,码头最后一批工人散去,摊主正在收工时,来了一个客人。
“老板,还有饺子吗?”
“不到一碗,只有8个了。”
“刚好,多了也吃不了,麻烦给我煮一下。”
“哎。”
摊主把收起来的折叠桌重新撑开,下最后一碗饺子。
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端到了客人的面前,给客人递了一双筷子。
客人拿起筷子还没开吃,又来了一个客人,坐了下来,对摊主说,“来一个空碗和一双筷子。”
宋宸抬起头,看着一点儿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许家印,不客气地说,“想吃,明天请早!”
“一个饺子,一个问题。我是来帮你解惑的!”
空碗和筷子拿来了,许家印从宋宸的碗里捞了4个饺子,还倒了半碗汤到空碗里。
“第一个问题。”许家印吃掉一个饺子后,开口道:“当年你哥哥宋鹏和叶培英的妻子顾希是被同一个职业杀手杀死的。雇他的是一个外国人。是谁还不知道,不过快了。”
宋宸一语不发,也吃下了一个饺子。
“第二个问题。”许家印吃掉第二个饺子,继续说:“职业杀手想杀的人是顾希,不是叶培英。顾希的死是必然的,不存在救丈夫这个说法。她的丈夫表现得的确一言难尽。不过,面对危险,逃命要紧,顾不上老婆孩子,也正常!就是后来演’深情款款’和’父爱如山’,有点恶心。”
“什么意思?”宋宸没胃口了,脸色难看,“说清楚一点儿!顾不上老婆孩子?当时,孩子也在现场?”
难道发病跟这个有关?
“第三个问题。”许家印不回答宋宸的话,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徐徐说道,“叶莎莎的体检报告一直由一家香港的私人医院提供。这家私人医院的老板是一名忠诚的基督教徒,也是一家慈善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之一。这家慈善基金会最大的成就是资助福利院。迄今为止,资助的福利院遍布全亚洲,数量达3000家之多。”
许家印吃掉了最后一个饺子,说:“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你的!你在16岁那年遭遇的意外不是意外。是你最敬重的大哥找人折断了你的双手食指,导致你无法在钢琴领域进一步深造,跟你爸爸没有关系。不要再浪费时间恨不该恨的人了!”
“你胡说!”宋宸死死地盯着许家印,眼底充血,浑身颤抖着,咬牙切齿说,“你…你…你放屁!你有证据吗?你是魔鬼吗?你为什么要诋毁他?为什么要说谎?为什么要出现?你滚!滚!”
“有证据,要看吗?”许家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芯片,推到了宋宸的面前。
“滚!给我滚!滚!”宋宸把芯片砸在地上,伸出脚跟,狠狠地撵着芯片。
刺耳的摩擦声在寂静的码头持续了很长时间。
他不明白,他只是想吃几个水饺而已!
他只是想过一个“小年夜”而已!
他没注意到。
摊主早就消失了,就在许家印开始吃第一个饺子时。
他更没注意到,湾仔码头跟平常不一样。一个人都没有。只有许家印一个观众,静静地欣赏着他情绪的发泄。
许家印知道自己是一个刽子手。
在杀死自己的良善后,还要杀死宋氏唯一继承人宋宸的人生。
他没办法,他一个人能力有限,他需要帮助。宋宸,是经过智囊团分析,许氏最佳的盟友。
真相是残忍的,却是立竿见影的。
一个小时后,宋宸醉倒在酒吧里。
朦朦胧胧间,他想起了小时候,在黄浦江边,母亲喂他亲手包的饺子。他问母亲说,“为什么别人吃汤圆,我要吃饺子啊?”
“妈妈出生在北方,妈妈只会包饺子。你想吃汤圆的话,妈妈给你买!”
“不用了,饺子很好吃。”
宋宸觉得心好痛,他知道,以后,他再也吃不了饺子了。
“你有没有做过这么一件事情?”宋宸看不清脚下的路,也不知道谁扛着他,他模模糊糊说,“就是…一直幻想着,有一个人爱着自己。那个人不是父母、不是兄弟姐妹、不是同学、不是朋友、不是老师、不是合作伙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懂得你所有的思想,支持你所有的决定,不求任何回报,坚定地跟你站在一起…”
“嗯,幻想过。”许家印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扶着宋宸,回答说,“那个人一直站在那里,看着你,渴望跟你团聚。可你呢,总是迷失方向。明明笔直向前,就可以跟他站在一起。为什么不走过去?父母不同意。家庭不允许。力量不够强大。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得起自己的姓氏。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
“你以为你是谁啊?地球离了你,转不了啦?香港离了你,要停止发展啦?许家没有你,要倒闭啦?”
不会。今天死了,地球照样转,香港照样蓬勃,许家有的是姓许的人。
杀死你的,永远是你自己。
不要拿社会、经济环境、家庭当借口了。无限爱着你的…除了被埋在心底深处的真实的自己,还会有谁呢?
可惜了,你辜负了那个无私爱着你的人。
还去外面寻找更爱你的人。
徒增烦恼罢了。
1989年2月14日,情人节那天,《香港经济日报》重磅新闻:“许氏拆分集团业务,生物公司合并到宋氏。宋氏次子宋宸正式回归,兼任生物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