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德胜门(1/1)

京北德胜门战云密布,女真人面向德胜门摆下阵势,一副随时准备攻击的姿态。

皇太极的大纛居中,右翼大贝勒代善领右翼四旗与皇太极随行。左翼大贝勒莽古尔泰领左翼四旗,与他们间隔三里,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位于他们阵列前的安定门。

无数旗帜在凛冽地寒风当中猎猎作响,天空上几只海东青正不断逡巡盘绕,偶尔发出几声鹰鸣。

黑压压连绵数里的阵列所带来的肃杀之气,让寒鸦也为之噤声。

右翼四旗的正红与镶红旗之间,贾天寿和牛二站在一门虎蹲炮前,目光正追随着一队三百多人的骑兵向东而去。

那是叶赫部的精骑。

就在刚刚,这支骑兵从中军杀出,直奔德胜门下过了护城河的宣大两镇明军,那股子一往无前的气势,让城头上的明军炮手顿时就慌了神,也不管叶赫部的骑兵是否到了射界范围内,将好不容易上好的炮子,全部都倾泻了出去。

然而,让守军没想到的是,这些叶赫部的骑兵见状引马东去,不疾不徐的背影似乎充满了嘲弄。

守军这才知道,这支骑兵也不过是来试探一下虚实而已,而自己竟然就这么轻易地将火炮都放完了。

虽然没有打到女真人,不过这阵震耳欲聋的炮声,反而将德胜门这里的明军变成了惊弓之鸟,城上城下,一片骚动。

连贾天寿都看出来了,驻扎在城外的宣大两军可能还有一定的战斗力,而城头上的京营根本毫无战斗的经验可言。

扫视当中,贾天寿的余光瞥见牛二正在用新奇的目光盯着自己脚下的虎蹲炮,于是不屑地笑骂道:“不都摆弄好几天了,咋还跟看稀奇一样,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牛二“嘿嘿”地笑了两声:“摆弄是摆弄好几天了,但是不还没发过炮,俺就想知道这玩意到底有多厉害。”

“一会你就知道了。”贾天寿淡淡地回了一嘴。

而在他们的身边,每隔几丈就有一门炮,有虎蹲炮、佛郎机、各类将军炮、甚至还有都上了土沁的碗口铳,那是两百多年前就用的玩意了。

而他们五百多人就是新组建的汉军火器营,也就是韩林所侦得的那一支女真人的火炮部队。

其实贾天寿的心里也极为纳闷,过往在女真人这里,对于火器的应用,充其量也就是包衣汉人用的火铳、鸟铳、哪怕是用炮,也是单独用,根本没什么章法可言,而将火炮统一整编组织起来,这还是头一遭见。

虽然看起来有模有样,但他们这一支新编的汉军火器营,也只不过是编排到了一起而已,也没分谁是什长、谁是炮手、谁是令官等等,就是将人聚拢了在一起而已。

而统管他们汉军火器营的,则是施吾理额驸、总兵官佟养性。

前几日,佟养性在军中遣人遴选,专挑那些会使用火器的汉人、无论是抬了旗的还是包衣,只要会用火器就行。作为曾经大明水师的一员,贾天寿自然是会用的,他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于是连忙毛遂自荐,也将牛二一起拉了进来。

等后来佟养性检阅他们的时候才公布,原来这是奉了大汗皇太极之令,所组建的试验新军。

贾天寿和牛二被胡乱地分配了一门虎蹲炮,也没人教他们,就叫他们自己摆弄,反正来时可是说了都会用火器,到时候要是发不出响来,那就人头落地。

看着这门锈迹斑斑的虎蹲炮,贾天寿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两红旗离他们远远的。

他们是怕这些老东西炸了膛。

而这种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女真人这里的火器都是这么多年以来的缴获,有的是很久之前缴获大明和李朝的,也有最近从遵化、顺义城头上拆下来的,不仅陈旧不已,也都缺乏必要的养护。

连贾天寿自己都把握这玩意响不响,响了会不会炸膛。

“之前我给你说的用法,心里都记下了?”

看完这个不靠谱的,贾天寿又转向了另外一个不靠谱的。

牛二点了点头:“记下了,记下了!贾大哥,不就是往里送炮子和洗炮嘛,这活我干的来!”

在两个人的分工当中,送药、瞄准、发炮这些比较技术的活计都是贾天寿自己来,而搬炮、钉炮、下铁绊、送炮子这些体力活都是由牛二来。

这其中上发药最为关键,即便有统一的上药几钱、几斤的标准,但也只是一个参考而已,因为现在的火药规格根本就不统一,两批火药可能药力就截然不同。

因此在实战当中,都是炮手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衡量,有那些经验不足的,或者想要打的更远威力更大的,往往会多加发药,而这也让火铳、鸟铳、大炮等发生炸膛的情况层出不穷。

火铳、鸟铳炸膛,死伤一个也就罢了,火炮一旦炸膛,就会让方圆几丈的地方非死即伤。

贾天寿偷偷地瞥了离它们最近,架在两轮炮车上的一门三将军炮,低声对牛二道:“一会离那些重炮都远点,最好旁边是佛郎机。”

由于佛郎机是子母炮,密封性很差,这也大大地减少了炸膛的可能。

相比于大部分汉军火器营的人来说,贾天寿经验还是比较充足的。

“放心罢,贾大哥,俺一会抱着炮就往佛郎机旁边跑。”

贾天寿点了点头:“牛二,你跟着俺好好干,这新立的火器营俺觉得有前途,不说别的,至少不用像其他包衣那样,去用命填壕了,等安稳下来,到时候我也请主子保举你抬旗。”

“贾大哥,俺知道你对俺好,你放心俺肯定不给你惹麻烦。”

牛二真心实意地对着贾天寿道谢,他之前只是个在酒馆内迎来送往的店家小二,哪里会什么火器,能进这新建的火器营,全都是贾天寿的帮衬。

而这与寻常的包衣相比,能活下来的概率不知道要高出了多少倍。

两个人正说着,一阵“呜呜呜”地号角声传来。

被后世称为己巳之变的德胜门之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