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又一位步战神将!(1/1)

郑成功等人闻言面面相觑他们看着郑王爷不明所以。

“父亲,或许马宝的确是骑兵良才,可助我军在骑兵上抗衡满蒙八旗。”

“但是邢氏一个破鞋却在藩主面前蹬鼻子上脸。”

“孩儿一想到此处就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郑成功咬牙切齿道。

“森儿,邢氏不过是一个妇人而已、”

“她之所能在为父面前放肆全仗着高杰。”

“不过你放心好了,不出半年,为父就能把她给干得服服帖帖!”

郑王爷轻蔑一笑,眼中尽是自信。

邢氏靠着高杰竟然敢他老人家头上动土。

对于这种女人郑王爷还能干什么?自然该让她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手段!

所以邢氏猖狂不了多久了,只需半年时间。

郑王爷就能让她知道知道厉害!

带着憋屈,统太郎和马托斯率领八百卫队护送郑王爷再次南下。

这一次倒是一路平安。

郑王爷从镇江下浙江,渡过钱塘江,出仙霞关。

最终风尘仆仆地回到福建老巢。

而甘辉、郑彩二人也在海上历时一个多月将主力和辎重平安地带回了八闽。

既然郑王爷归来,在南京所拷掠的金银也运到了郑氏的老巢金银。

那么在安平之地上,一杆招兵买马的旗帜自然而然竖立起来!

郑王爷命人在八闽传播消息,准备以月薪五两,米二石,田五十亩的待遇招募勇猛好斗之士!

当如此高的军饷颁布后。

八闽之地上顿时响者如云!

“郑王爷!小的对你忠心耿耿,你就收了小的吧!”

校场之外,一名名丁壮红着双眼大喊。

都被郑王爷给的军饷激得就连眼珠子都红了!

砰的一声。

郑王爷举起短铳,轰了一声,顿时令全城安静下来。

“不要乱!想要本王的银子可以,就看你们有没有本事了!”

“来人啊,测试他们。”他一声大喝。

校场守卫顿时放进了数十名丁壮。

只见在统太郎和马托斯的组织下,一幅幅盔甲摆在了这些丁壮的面前。

这些丁壮有条不紊地披挂着盔甲。

首先是十斤重的环锁铠,然后是三十斤重直身甲。

紧接着便是六斤重的环臂甲以及五斤重的头盔和面甲。

当一副全甲都披挂好后,这些丁壮身上的负荷高达五十斤以上!

无论是头颅、四肢还是身体、面容都得到了铁甲的保护。

真可谓是滴水不露、无隙可乘!

当阳光照射在这些丁壮的身上后,数十斤重的铁甲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令郑王爷不由地了点了点头。

他命人制作的这种铁甲全重高达五十一斤,可以和明光铠、步人甲相媲美。

而且由于俱是精铁锤炼,当丁壮披上重甲后宛如铁人,足以挡住八旗兵的弓箭!

可以说只要披上这种重甲,多尔衮的满蒙铁骑就将刀砍不入,箭射不穿!

拿这种铁罐头没什么办法!

若是能组建这样的一支全重甲步兵部队。

那么当郑军身披铁甲背靠战船,在陆地上结阵时。

八旗兵根本没有能力破阵!

只要郑王爷不犯傻没有将这支重甲部队投入到不适合自己的地形。

那么当郑军身披重甲,背靠战船和大炮的支持时。

无论八旗兵多么凶悍都无法击败这支部队!

所以郑王爷一回到福建,当即就悬出重赏,招募壮士,打造重甲,准备让铁人成军了!

看着眼前的数十名披挂重甲的丁壮郑王爷挥了挥手。

一杆杆十斤重的陌刀顿时交到了他们的手中。

郑王爷的铁人军除了需要披挂五十斤的重甲外,还需要手持十斤重的陌刀。

如此方能以重甲防御清弓,以陌刀砍杀战马!

除此之外,重甲、陌刀之后,能够领取郑王爷高额军饷,分到郑王爷大量田地的铁人军将士还需要携带硬弓。

在作战时和满蒙铁骑展开对射!

所以这些参军的丁壮必须要在负重六十五斤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活动自若方能入选!

于是在披挂盔甲,拿起陌刀后,弓箭和没有箭头的箭矢又挂在了这些丁壮的身上!

紧接着,这几十名丁壮便在郑王爷的注视下卖力地劈砍靶人,拉开硬弓,辗转腾挪。

一刻钟后,这些在八闽已经被筛选了一遍的丁壮有一大半人已经挥汗如雨,再也无力活动了。

郑王爷见状却挥了挥手示意将这些人暂时淘汰准备编入其他郑军部队中。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被筛选出来的丁壮依旧有十几人气喘如牛,勉强通过了考核。

其中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更是勇武有力,竟然披重甲,挥陌刀,开硬弓,毫无异样。

这让郑王爷不由地双眼一亮起来。

“真是英雄自古出少年。”

他感慨道:“少年,你叫什么名字?”

“启禀王爷,小的刘国轩!”少年受宠若惊道。

此言一出,郑王爷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刘国轩!那可是三藩时和马宝齐名的天下良将!

这二人作为吴周和明郑的第一大将都极为擅长陆战。

其中马宝善于步骑结合,曾在永兴大破八旗,令清廷最勇武的巴牙喇护军营全军覆灭。

打得满洲家家带孝,无数清军猛将不敢与之对阵!

而刘国轩则精通水陆协同,曾在海澄忽水忽陆,以数万残兵败将大破号称数十万之众的清军!

打得康麻子一连下了十余道圣旨痛斥东南文武无能,畏刘国轩如虎!

如今马宝已经被郑王爷从高杰手中用十万两银子坑了过来!

而长于八闽的刘国轩却不待郑王爷搜寻就主动投效。

这真是好事连连啊!

“刘国轩,你家住哪里,家中可还有什么人?”郑王爷稳住神态,开口询问道。

“回王爷,小子出身在长汀,家中还有母亲和妹妹。”刘国轩诚惶诚恐道。

“既然如此,父母在,不远游,你为何要千里迢迢在安平参军呢?”郑王爷继续道。

“启禀王爷,小子父亲外出经商已经多年未回。”

“而母亲体弱,妹妹又尚未长大,小子只能靠着一身力气投效王爷,希望能为王爷建功立业,为家人搏一个前程了。”刘国轩神情有些低落道。

“原来如此。”郑王爷点了点头。

刘国轩历史上之所以从军就是因为家庭变故。

只不过他为了给亲人一条活路并没有去金厦投奔郑军而是就地参加了清军。

直到几年后,刘国轩家中无忧他才在漳州举兵反清替郑军拿下了这座闽南重镇。

继而矢志不渝,砥砺抗清,直到三十年后!

“既然如此,刘国轩我观你有情有义,你就来本王身边做个亲卫吧。”

郑王爷缓缓道:

“来人啊,提五百两银子给他,让其先回家安顿好亲人。”

“同时给长汀知县打声招呼,就说刘国轩为本王看重。”

“要是他的母亲和妹妹在长汀出了事本王拿他是问!”

噗通一声!

刘国轩眼含热泪跪在了郑王爷的面前。

心中的万千言语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得连连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