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交通管制(1/1)
可长孙皇后又提出了疑问。
“若是按照你们这套政令,也就是如今的工人养着潮州的老人,那这批工人若是老了呢?银钱又从何而来?”
“当然是现在孩子啊。”李承乾理所应当的说道:“一代人是一代人,如今的老人终归是少数群体,未来的人口还会增长,潮州如今三十万人,大概五十岁以上的只有五万左右的老人,而孩子有近十万,青年有劳动能力的则占据了十五万之多。”
“未来的孩子只会越来越多,一代人养一代人,不是很正常吗?”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算是明白了。
对啊,一代人养一代人。
只要人口不断的增长,那么这项政令永远不可能贴钱。
可人口灾荒之年又该如何?
人口锐减。
李承乾似乎猜测到了帝后二人的心思,笑道:“若是遇到了灾荒之年,那么潮州的政令就是全力保障孩子。”
“真的到了生死关头,那么孩子是第一位的,不管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孩子的口粮和生存。”
旁边的权万纪非常认可的连连点头。
这一点倒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从未想到的。
孩子就是希望。
保住了孩子,那么人口再怎么锐减,只是减少了老人和劳动力。
未来孩子也会成为劳动力。
“现在我们要去哪?”李世民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思考,重新转过身恢复了帝王气势,转移话题问道。
权万纪看了看李承乾,随后道:“陛下,待会儿我们去民用码头。”
说着,马车已经来到了民用码头。
这里非常的拥堵。
“陛下,已经到了。”权万纪立即起身,上前去搀扶李世民。
而李承乾则是去搀扶长孙皇后。
看着码头的一处十字路口,完全能够用车水马龙来形容。
“这么多马车?”李世民蹙眉道。
虽然马车多,但李世民并未发现有乱象。
权万纪笑道:“陛......”
“嗯?”李承乾瞬间蹙眉,阻止了权万纪的称呼,对他道:“在外要称呼二郎。”
二郎?
听着这亲昵的称呼,李世民有些不自然。
身边人和大臣如此称呼他还能接受,可权万纪......不熟啊。
权万纪明白了意思,艰难的吞咽着口水叫道:“二郎。”
“嗯。”虽然不习惯,但李世民还是应了一声。
叫了一次后,权万纪松了口气,才开始解释道:“在潮州所有的货物运输都是靠马车,所以有一条规定,那就是驾照。”
“驾照?”李世民从未听过这词。
“没错。”权万纪笑着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介绍道:“当初马车乱象上报给了太子,太子便制定了路规,所有的路有官府出资修造,那么在路上的马车必须严格按照规矩行驶。”
“可很难做到统一,最终太子殿下便想了一个法子,那就是驾校。所有的车夫必须去驾校培训,经过严格的考核,通过者便可持有驾照,有了驾照便能够上路行驶马车和骑马。”
“若是没有驾照者,那么便不能驾马车和骑马,一经发现将拘留十五日,罚铜一贯。”
嘶~
这么严格?
李世民看着井然有序的十字街口,说道:“你的意思,这些人都有所谓的驾照?”
“没错。”权万纪点头道:“不止有驾照,在每一个繁忙的十字街口都有官府的公职在进行疏通和管制。”
疏通?
管制?
顺着权万纪手指的方向。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确实看见了身着蓝色衣衫之人,站在十字街口不停的摆动着手势,最终则是叼着什么东西。
还会响。
哔哔~
哔哔哔~
“这是作甚?”李世民问道?
权万纪解释:“管制交通,这路分左右,车辆靠右行驶,这是路规。”
原来如此。
仔细一看,李世民惊奇的发现,还真是。
所有的车辆都靠右行驶。
“观音婢,你发现没有,他们似乎还真的全都靠右行驶,而且就是这么一条,竟然让如此多的的马车,变得井然有序起来。”李世民惊讶的说道。
长孙皇后也是跟着颔首,指着在十字街口等待的行人,问道:“如此之多的马车,这些人在等待着什么?”
按照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权万纪笑着道:“他们在等着管制之人的手势。”
说着,从旁边又走出一名蓝色衣衫的人,站在街口拦住了通行的马车,对着行人摆了摆手。
行人这才蜂拥的穿过了街口。
这一幕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看呆了。
后来的李渊和李丽质等人也是瞪大了双眼在听着解释。
不敢置信,一座城竟然有这样的规矩。
“若是马车听指挥,那是因为有驾照,可这些行人,为何.....”长孙皇后好奇的问道。
所有人都看向了权万纪。
权万纪开腔解释道:“其实这跟路规有关。若是不走人行道,不听从管制人员的情况下,被马车撞到了,那么马车只负三成责任,人若死了,按照死者年龄到五十岁的工龄计算,赔偿三成的工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若是人未死,那么就赔偿汤药费三成,直至痊愈。”
“而听从了管制人员被马车撞了,那么人死,则按照工龄计算,全额赔偿,车夫还需要判刑三年监禁。而人未死,不止要赔偿所有的汤药费,还需要赔偿不能做工期间的所有工钱,会有相关的人跟进。”
这规定听着似乎非常人性化。
听从了,那么被撞者能够拿到所有的赔偿。
而不听从,被撞者只能拿到三成汤药费的赔偿。
不管如何,车夫都是要赔偿。
“难道车夫不管如何都需要赔偿吗?”李世民蹙眉问道。
感觉这条对车夫不公平。
权万纪讪笑一声并未作答,当初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如此。
身旁的李承乾站出来双手负背解释道:“当然,有强弱之分,人体对抗马车,本就是弱者,既然是弱者,自然要被重视,强者自然是要赔偿。”
“若车夫只是一个工人呢?”李世民尖锐的问道。
李承乾挑眉:“当然是由商贾赔,他给谁干活,干活期间出了事,自然是追责到商贾身上。当然,这就触发了商贾缴纳的五险问题。”
“由专门的部门查清楚是有意还是无意,若是有利,五险将不作出赔偿,还要告车夫和商贾故意杀人罪名,轻则监禁十年,重则终身监禁。”
“若是无意,那么就触发了保险赔偿,按照事故划分,保险该赔偿多少承担多少,当然保险也是有银钱额度的限定,若保险只保了一万贯,替雇主赔偿顶多也就是一万贯,其余的需要商贾自行承担。”
听着似乎很复杂。
众人一头雾水,但又找不出什么毛病。
李世民刚才听说要缴纳那么多的税,其中似乎就有五险。
还不知道五险还有这样的作用。
但在岭南待了五年的魏征这个时候站出来道:“这条规定非常的人性,在潮州像这样的规定,环环相扣,息息相关。”
“就因为有很多的保障,所以商贾们就愿意缴纳赋税,这一点是某亲身去询问过大多数商贾的答案。”
李世民听后,挑眉看了眼魏征。
虽然魏征是李承乾的师傅,可规矩守信这一点,李世民还是相信的。
看着车水马龙,李世民道:“若是朕......若是某想要去码头转转可以吗?”
“当然。”权万纪笑着道。
他哪敢拒绝啊,面前这位可是大唐皇帝,哪怕别人不能随便进去,可他行啊。
不过进去也要守规矩。
需要由码头的负责人带路。
权万纪让李世民稍等,匆匆的跑去码头旁边的一栋楼内。
这让李世民不解:“他去做什么?”
“打招呼。”李承乾瞥了眼小楼,解释道:“这座楼内的人就是管理整个码头的商行,是有潮州老牌的家族跟大唐钱庄联合出资修造的,所以这个商行大唐钱庄也是有股份的。”
“闲杂人等进入码头肯定是不行的,只有两种情况。”
“一,官府巡查,检查违禁品或者是认为有人私自运送不在登记列表的货物。”
“二,商贾巡查。为了拉拢商贾进驻潮州,自然是要让来潮州办商行的商贾了解码头运作,以便他们运送货物和码头打交道,可以说是码头的金主了。”
原来如此。
大家对李承乾的说法,表示认同。
如此繁忙的码头若是让什么人都进去,人家苦力也没法干活。
而由码头商行的内部人带一批人进去了解运作,既不会打扰苦力干活,也不会影响码头的运作。
果然是面面俱到,处处讲规矩。
哪怕是权万纪这个特首也不例外。
大伙的想法要是让权万纪听见,他绝对要感动的稀里哗啦,泪涕横流。
毕竟这些年他在潮州,看似高官厚禄,可做事却处处谨慎小心。
因为一群百姓代表时时刻刻盯着他,若是办了什么不好的事,他们就有权弹劾他。
倒不是去朝廷弹劾,而是直接让有关部门弹劾。
那么接下来这个部门就会天天上门,给你上课,说大道理,说的他头皮发麻。
比和尚念经还要烦。
最主要这个部门的人,是李承乾留下的。
哪怕是权万纪都无权处置他们,这群人平时没有权力,唯一的权力就是对着他这个特首和几个二把手念经。
最主要你不能拒绝。
拒绝了,那么面临的就是罚俸。
罚俸都是小事,就怕把事捅到李承乾那里,接下来就是调令。
他们可知道那群被调去广州府的官员日子都不好过。
要么就查出来贪污舞弊,要么就是各种被刁难,全都是魏征的手笔。
魏征虽然走了,可在走之前,也是把这群蛀虫全都踢出了官场,如今是人人喊打,过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