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李爱国搞大生产,轧钢厂的保密工作,田雨和冯楠的摩托车(1/1)
轧钢厂这次为了拿到摩托车发动机的定单,可谓是花了血本。
李副厂长下令腾空一个最新的车间,打算招收最优秀的工人。
随后全厂广播通知,发动机车间只招收五级以上的老师傅,要求技术好、思想觉悟高,可以自愿报名。
有了前阵子的合作,现在前门机务段俨然就是大金主了,每个月的补助跟工资差不多了。
那些老师傅们纷纷踊跃报名。
“易师傅,你这次可得争取把先进。”一个熟悉的老师傅跟易中海打招呼。
“咳咳,咱们车间里的任务也很重,我还是留在车间里吧。”易中海尴尬的笑了笑。
他非常清楚这事儿最后得李爱国拍板。
就算是报了名也得被刷下来,没有必要丢人现眼。
车间里的老师傅走了一大半,易中海和剩下那些工人的任务重了几分,基本上每天都要忙个不停。
吃午饭的时候,别的工人都离开了,易中海还要检查轧钢机,贾东旭悄悄把这个情况记在心里。
发动机车间除了人员配备外,李副厂长还请了工作室摩托车车间的大师傅,对车间工人进行了培训。
这是个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的年代。
轧钢厂的行动,被一机部的领导看在眼里。
“前门机务段还缺少帮着造发动机的,我看轧钢厂挺不错。”
“是啊,两家一直有合作,现在合作起来也方便。”
“我看就把这批订单交给轧钢厂吧。”
“可以,不过前门机务段好像还要验厂,得走一下程序。”
所谓的验厂是前门机务段为大生产而搞出来的新制度。
具体来说,凡是承接摩托车生产的工厂,都需要经过验收小组的考察。
内容包括设备、厂房、工人技术水平、保密水平等等环节。
如果考察不通过,先进行整改,整改再不通过,那么该厂就失去了承接新订单的资格。
这年代,各地工厂良莠不齐,靠着这种办法,还真筛选出一批滥竽充数的厂子。
轧钢厂是老厂子了,设备和技术都不错,唯一的毛病就是保密方面有些薄弱。
气象站刘队长带着几个气象员在轧钢厂内走了一圈,很快就发现了不少问题。
【对涉密车间、仓库等生产区域未实施物理隔离】
【厂内工人未进行二次授权,没有区分不同密级的生产区
域】
【职工保密意识不够,未定期审查保密制度执行情况】
【技术科图纸未采用标记、分类、加密或封存管理,限制接触人员范围】
李爱国是在跟李副厂长闲聊的时候,接到刘队递过来的审查结果的。
“李厂长,你看看这个。”李爱国看了两眼,递给了李副厂长。
李副厂长看完后,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爱国同志,请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整改,保证不会影响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工作。”
李爱国其实能够理解轧钢厂的保密制度为何如此松懈。
轧钢厂的生产几乎不涉密,而保密制度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大增加保卫科的工作量。
搞保密工作的不受领导和工人们的待见,这是常事儿,谁也不愿意搞。
“李厂长,发动机不同于一般的设备,保密是一条红线。”李爱国提醒李副厂长。
“是是是”李副厂长答应马上整改。
李爱国又跟轧钢厂里的几个总工谈了技术上的事儿,便回到前门机务段工作室。
打算将发动机图纸拆开,如此一来,即使图纸泄露,对方也只能拿到部分图纸。
另一边,李副厂长已经将保卫科的马科长和胡副科长喊到了办公室里。
“咱们轧钢厂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差点被你们给毁了!”
马科长连忙点头表示马上改正,胡副科长却有点不以为然:“厂长,不就是一台发动机吗,谁还没见过啊,有什么值得保密的。我看铁道那边的人都是死脑筋。”
“胡得利,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李副厂长当时就皱起眉头。
要不是胡得利是他这条线上的人,他现在已经把胡得利拿掉了。
胡副科长见李副厂长确实发火了,连忙改口:“厂长,我是为您感到委屈啊。”
“???”
“自打您担任常务副厂长后,咱们厂的产量就三星期上一个小台阶,三个月上个大台阶,厂里的工人都称赞您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厂长。”胡副科长谄笑。
“咳咳.这都是我身为厂长应该做的。”李副厂长的情绪缓和了不少,又问:“这跟保密制度有什么关系?”
“您的工作已经很完美了,前门机务段跑过来指责咱们厂,就是打您的脸啊,我第一个不同意。”胡副科长义愤填膺。
李副厂长听到这话心中美滋滋的,却摆摆手
说道:
“拿到前门机务段的订单,是咱们目前的重要工作,一切工作都要围着这个来搞。
保密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前门机务段的提醒也没错。”
“是是是厂长,您善于采纳建议,是我学习的榜样。”
胡副科长的马屁拍得十分露骨,旁边的马科长只觉得牙齿有些酸。
李副厂长非常好这口,笑道:“老胡,这次抓保密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事儿办明白了。”
“是!”胡副科长心中大喜。
有了抓保密的由头,他在保卫科内的权势又能多几分。
等出了办公室,马科长走了两步,停下脚步,看向胡副科长:“保密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得上点心。”
“马科长,你放心吧,我是个明白人,办的都是明白事儿。”胡副科长并没把马科长的话放在心上,哼着小曲背着手离开了。
马科长是多年的老保卫科科长了,却一直没能进步,就是由于做人太死板了,跟他没法比。
胡副科长也没敢过于大意,回到保卫科后,按照前门机务段的要求,对厂内的保密制度进行了调整。
所有发动机车间工人都进行了摸底排查,档案过了一遍,还进行了简单的保密培训。
胡副科长又在发动机车间门前加派了岗哨,最终完成了整改。
前门机务段再次进行了审查,挑出了几个小毛病,都进行了改正后,李爱国还是有些不放心,让刘队长担任保密专员进驻轧钢厂。
随后,图纸和发动机的配件运送到轧钢厂内。
发动机新车间运转起来,掀起了一股大生产的高潮。
“师傅,我听说你跟前门机务段的李爱国是好哥们。”宣传科内,路世昌找到了师傅许大茂。
许大茂点头:“是啊,我们是多年的邻居了,关系最铁。”
“能不能让我也到发动机车间里工作啊。”
听到这个,许大茂皱起眉头:“你不学放电影了?”
“那倒不是,我就是想多拿点补助,好孝敬师傅。”路世昌舔着脸笑:“这生产发动机也就是几个月的功夫,等结束后,我还来跟着您学放电影,咋样?”
“好吧,我帮你说说看。”
许大茂总觉得路世昌的这个要求有点怪,不过考虑到这小子很孝顺,还是决定帮他一把。
三天后,全国几十家最终筛选出来的工厂也全力开工
。
一个个摩托车配件制作出来,通过火车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了京城。
李爱国的工作也进入了繁忙状态,由汽车专家和一帮子老师傅组成的质检员忙碌了起来。
每个配件都有标准,螺丝孔的孔径多少,大一点栓不牢固,小一点螺丝栓不进去。
还有车架的厚度,多一毫米,都会让装配工人们无法干活儿,就算是用锤子敲进去,也容易在颠簸中,将护板震裂。
像这种配件都被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率过高的工厂,会被降低配额,严重一点的,还要停产。
有一家五金厂得知自己被取消了订单,黑脸厂长虎儿吧唧的,当时就开着大吉普到京城来告状,跳着脚质问李爱国欺负他们。
“你还好意思说,就让你们造一根简单的插杆,你看看你们做的什么东西,能当摇把用了,材料给你们算是浪费了!”李爱国也没客气。
黑脸厂长大怒:“那我不管,别人都能拿到订单,我们凭什么拿不到,这不公平。”
“这不是大锅饭,你干不好,自然有干得了好的把你的订单拿走。”李爱国也不惯着他,当时就喊周克把他撵出了办公室。
“你等着,我要找领导告状。”
黑脸厂长觉得委屈极了,以往他们也没少干这事儿。
产品质量不合格,大家伙凑凑合合不就用了嘛,又不是不能用。
用得着上纲上线,这还有阶级兄弟的情谊吗?
黑脸厂长特别不服气,于是找到一机部的领导告状。
领导也被他的敢想敢干给惊住了。
这可是大生产啊,在上面都挂了号的,所有生产任务都要让路。
你小子长了几个脑袋,敢来找事儿。
领导当时就让他写了检讨,暂停厂长职务,听候处理。
这事儿传扬出去,越传越邪乎。
有人说那黑脸厂长被撵回去烧锅炉了。
也有人说部里面把厂长的大吉普扣下了,用拖拉机把他送回去了。
更有甚者,还说黑脸厂长被送到大西北了。
无论是哪种,最后那个消息灵通的家伙总是啧啧两声:“前门机务段那个火车司机得罪不起啊。”
李爱国听到这种传言,也有些哭笑不得。
真是人在家中坐,帽子从天而降。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那帮过惯了舒服日子的厂领导们能打起精神来。
随后,部里面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发出了红色抬头的文件。
合格率低于同类配件生产厂家平均水平的,厂领导全部记大过。
下次合格率还提升不起来,全部暂停职务,要是搞事情的,下乡在劳动中接受改造。
原本松懈的生产风气瞬间得到了扭转,配件的合格率大大提升。
一个星期后,每天送到的合格配件已经够组装两千多辆摩托车之需。
按照这个速度,完成十万辆的目标并不是遥遥无期。
不过部里面的领导也有些担心,来到了前门机务段:“爱国,这么多不合格的配件该怎么办?咱们总不能当废品卖掉吧,太可惜了?”
“不合格的配件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用不上的,只能回炉了。另外一种能凑合用的,可以装配出一批摩托车,这些摩托车的价格低三成,不打红星摩托车的车标,卖到南美那边。”
李爱国还有个信息没告诉领导。
低价的摩托是南美经销商的要求。
他们准备骑着这玩意运送洗衣粉,说不定什么时间就被抓到了,对摩托车的要求没那么高。
当然了,红星摩托的质检标准很高,就算是不合格的摩托车,也能跑几万公里不出问题。
“原来是这样啊,那太好了。”
部里面的领导本来想着让不合格的配件组装成摩托车搞内销的。
这也是很多外贸工厂的做法。
好的产品卖出去,质量差的内部消化了。
但是想到海克斯科技素来反对这种做法,也就没再提了。
摩托车最重要的部件还是发动机。
这次生产规模比较大,李爱国规划了50CC、80CC、125CC三种发动机。
再大的马力放在踏板摩托车上也没啥用处。
发动机由前门机务段和轧钢厂共同生产。
机务段这边倒是不担心,最主要是轧钢厂那边要严抓质量。
好在李副厂长表现得很给力,亲自盯着车间生产工作,合格率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伴随着发动机制造出来,摩托车的装配工作也开始了。
五月底,在北边发生了一件影响很大的事件。
明知道李爱国身负重任,农夫还是把他召集过去,讨论该事件的影响。
“有些人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竟然跑到别人家里,把人骗走,还把牲畜也迁走了。”
农夫很少见的有些失态,将桌子拍得啪啪作响。
“爱国,上面要求我们评估此次事件的规模,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所谓的规模,指此次事件会不会继续扩大,对方会不会趁机继续搞事情。
李爱国搞清楚来龙去脉后,沉思片刻:“我个人觉得那些人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采用坑蒙拐骗的手段了。”
“派去北边的气象员们也是这种看法。”农夫的情绪稍稍平息,喝口水问道:“那么应对办法呢?”
“按照程序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那被骗走的那些人?”
“老师,有些人不是一家人,早晚是要离开的,咱们没有必要强求。”
李爱国的话如果传扬出去,已经算得上是严重的整治不正确了。
但是农夫非但没有阻拦,脸上反而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我会把你的意见汇报上去。”
李爱国暗暗松口气。
对于白眼狼就应该一脚踢出去,而不是一味的迁就,留着他们继续搞事情。
多年后,那些人并没有拿到对方许诺的东西,再看到这边的亲戚过上了好日子,肠子都悔青了,哭着喊着要回来,咱们并没有答应。
这件事的发展跟李爱国预料的一样,并没有继续扩大,不过其影响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深远。
这些都是后话了。
有关消息登上了报纸,大院里的住户们都义愤填膺。
李爱国回到大院,易中海和刘海中、三大爷三位管事大爷,正拿着报纸痛斥有些人的所作所为。
大院里的男女老少都纷纷举起拳头,就连贾东旭这会也不敢搞事情。
聚会结束后,住户们三三两两的离开。
许大茂拉住了李爱国,递出一根大中华。
“爱国,发动机车间还缺人吧?我那徒弟很聪明,也很上进,能不能给个名额。”
李爱国愣了下,才想起许大茂的徒弟是哪个。
“这事儿归你们厂里面管,他要是想报名的话,可以去找有关领导。”
“也是.”许大茂尴尬的笑笑。
回到家,许大茂把路世昌的事情告诉了刘岚。
刘岚指着他的鼻子训斥道:“许大茂,你傻啊,爱国是前门机务段的人,你让他插手轧钢厂的事情,你怎么想的?”
“我不是想着爱国管着这事儿嘛。”
许大茂这会也后悔了,他当时怎么就答应了路世昌呢?
“再说了,爱国不是没答应吗,我还舍了一瓶酒呢。”
“你啊,你.”刘岚摇摇头,转身进厨房忙碌起来了。
隔天,许大茂把没办成的消息告诉了路世昌。
路世昌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依然笑呵呵的,对待许大茂甚至比以前更尊敬了。
许大茂却觉得这小子有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来。
****
周一,摩托车配件最终被送到前门机务段摩托车车间里,前门机务段动用全体职工三班倒工作。
部委滕领导和一杆子领导来到前门机务段进行视察。
看到巨大的仓库里面,摆放了一排排崭新的摩托车,还都特别美观漂亮,滕领导赞叹的点头:“没想到大生产会进行得如此顺利,现在每天的产量有一千多辆了吧?”
“将近三千辆了。”李爱国回答。
“好,很好,没想到你小子还是个管理专家,我看让你当个国营大厂的厂长,你也能干得好。”
“我还是喜欢当个火车司机,顺带着在工作室里搞点小玩意。”
“你啊.”
滕领导本来好想劝说,仔细一想,李爱国现在的位置挺不错。
不用操那么多心,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上。
滕领导扭头看向那些摩托车:“可惜现在咱们大部分人还买不起这种车。”
“我相信过不了几年,日子好过了,成本降低了,一个月工资就能买一辆。”
“真的?”滕领导话刚出口,就摇了摇头,很明显是不相信李爱国的话。
李爱国也没有多做解释。
“现在的生产怎么样?车间又扩大了一倍规模?这些工人看上去都有些文化吧?”滕领导进到车间里视察了一圈,对于工人的精神面貌很满意。
“现在大部分工人晚上要去工业大学补课、学习技术。工业大学的学生每天也会参加实践工作,在劳动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这个模式很好啊,既不影响工作,又能提升技能水平,我看可以继续推广。等过阵子上大会议一议。”
助理把这点记录了下来。
“听说小本子的摩托车每年销售几百万辆,现在正在筹备材料,大干一场,这也许是咱们的好机会。”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已经提前跟港城联络过了,这次的摩托车送去后,让经销商们统一
销售时间。”
“干得好,现在就是一场战争,要想打胜仗,就要攻其不备。”滕领导对李爱国的策略非常满意。
也有领导担心:“那些经销商能听话吗?”
“对于战士来说,枪支是武器,对于资本家来说,畅销的商品才是武器。
他们想要跟挣钱,就得听咱们的,谁要是敢违反规则,就等于是不让别人挣钱,不用咱动手,就有人把他们丢进海里。”
李爱国所谓的丢进海里是字面意义上的。
那些领导却只当做是开玩笑,都哈哈笑起来了。
滕领导视察过后,大生产进入了高潮。
海克斯科技也通知个各地的经销商,前阵子运出去的那批摩托车全部封存。
经销商们搞不清楚状况,却还是按照规定执行了。
同时小本子趁着这段时间又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建了几个分厂。
看到络绎不断的订单,本甜公司兴奋的嘴巴合不拢。
京城这边,中午时分,李爱国让卡车队派了辆卡车,放了两辆50CC的摩托车,一辆是深蓝色,一辆是粉红色。
李爱国带上陈雪茹,开着卡车来到了李云龙家门外。
卡车刚停稳,李云龙的大儿子李健就跑出来了。
这家伙今年十岁,从眉眼间依稀能看到李云龙的影子。
“娘,爱国哥哥来了!”
李健看到李爱国下了卡车,飞快的跑了过来。
李爱国将他抱起来,笑呵呵的问道:“小建,最近有没有听你娘的话?”
“我可听话了。”李建骄傲的扬起小脑袋。
这个时候,田雨和冯楠带着几个孩子从院子里出来了。
李云龙和赵刚都在边疆,只留下老婆孩子在京城。
两家人商量了一下,住在了同一个院子里,方便照应。
“爱国,你怎么过来了?哎,雪茹你肚子大了,怎么也跟着爱国胡闹。”冯楠看到陈雪茹下车,连忙走过来搀住他的胳膊。
“嫂子,我带了两辆新式的摩托车,适合女同志骑的那种。”李爱国打开卡车车斗,招呼警卫员帮着把摩托车卸下来。
“这车不便宜吧?”田雨的眼睛瞬间亮了,冯楠的眼睛也挪不开了。
“不贵,前门机务段造的,爱国哥用了折扣价买的。”陈雪茹将摩托车推过来。
田雨选了一辆粉红色的,冯楠选择了深蓝色,陈雪茹帮着两人戴上
头盔,试了车。
两人都特别喜欢,以后送几个小家伙上学,再也不用麻烦勤务员了。
“爱国,这车得多少钱?我给你拿钱。”田雨转身就要进院子。
李爱国拦住了她:“这是我送两位婶婶礼物,要啥钱啊。”
李爱国不要这个钱,别人也没话说。
一来三家是亲戚朋友关系,二来李云龙和赵刚都在战场上。
要是谁眼红了,给他发杆枪,让他上战场。
田雨也清楚李爱国的性子,见冯楠还要坚持,拦住了他。
“你们赶紧进院子,我给你们做饭。”
晚饭很丰盛,一盘子小炒肉,一盘子炒青菜,一盘子西红柿炒蛋,还有一个紫菜蛋花汤。
除了李爱国外,不是女同志就是小孩子,也没喝酒。
吃饱喝足,李爱国和陈雪茹开着卡车离开了。
田雨回到屋将一迭钱装进信封里,递给冯楠:“冯楠,我打算明天把这钱捐给公社里的学校。”
“也算我一个。”冯楠也装了一些钱。
李健和几个孩子站在旁边看着,他们的眼睛亮晶晶。
李爱国还了卡车,回到四合院已经将近下午一点钟。
洗漱了下,躺在床上打算猫个午觉再去上班。
外面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爱国,在家吗?”
李爱国跳下床拉开门,站在门外的是负责轧钢厂保密工作的刘队长。
“老刘,出什么事情了?”
“轧钢厂内发生了严重泄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