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红星双R研制成功,压弯,即将到来的倒春寒(1/1)

“这就是红星双R?”邢段长看着这摩托车,跟平日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这玩意跟山地摩托车相比,就跟小轿车和大越野相比较差不多。

“啧啧,这玩意看着就挺利害。”几个段领导也被镇住了,没敢第一时间上手,围着转了两圈。

“这么粗的轮胎,速度该多快啊?”

“据说是两百多。”

“两百多”

邢段长深吸口气,问道:“这个怎么试验?要不,我先骑上在段里面转一圈。”

“段长,小心点,这玩意马力大,速度快。”李爱国将摩托车推到邢段长跟前。

邢段长骑上摩托车,照例点上火,捏下离合挂上档,刚加油门他的脸色就微微一变。

“这玩意也忒有劲儿了吧。”

四缸发动机提供的动力远不是单杠发动机能相比较的。

也就是邢段长够小心,还有李爱国的提醒,要不然就刚才那一下子非得直接蹿出去不可。

邢段长骑着摩托车围着办公楼转了一圈,又在站场上绕着蒸汽列车转了圈,摩托车发出的低沉轰鸣声惊动了不少人。

周克一听说红星双R研制出来了,立马从派出所里跑出来。

看到那威武霸气的摩托车,他瞬间感觉自己刚配备的山地摩托车不香了。

“段长,让我也来试一试吧。”周克看到摩托车停下,立马走上前。

“小周啊,这摩托车虽好,但是我怕你把持不住啊。”邢段长摆手。

李爱国点头:“段长,这摩托车马力太大了,贸然操作容易出事儿,驾校那边有专门的场地,我看在那里转几圈。”

“对对对。”邢段长连连点头。

前门机务段驾校将来是要成为全国最大驾校的。

当初李爱国和蓝祥共同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点,所以规模特别大,只是练车场地就高达好几千平房。

好在这块地是交通部门特批的,不用花钱。

场地也做了专业的设计,设置了不同的项目区。

李爱国骑着红星双R驶进驾校的时候,蓝祥正在指导一群学员练习摩托车。

看到红星双R,那些小年轻们都围了上来。

“去去去,都一边去,连驾照都没有的家伙,这是你们能碰的吗?”

这年月可没有夸夸式教学,教练也不会惯着学员。

蓝祥拎着棍子挥了几下,让那些学员们老老

实实的站在远处。

此时邢段长也带着段领导赶来了,看到驾校内的情况,冲着蓝祥点头:“蓝校长,驾校搞得不错嘛,辛苦你了。”

“领导,这都是我该做的。”蓝祥指了指红星双R,问道:“段长,今儿爱国同志要试车啊?”

“是啊,新研究出来的四缸摩托车。”

“好东西啊。”蓝祥作为教练世家,对车辆有异于常人的认识,一眼就喜欢上了红星双R。

“蓝大哥,你负责计时,我来跑圈怎么样?”李爱国此时已经戴上了安全头盔,穿上了骑行服。

再等一阵子,ABS塑料大规模生产后,安全头盔就能升级了。

“求之不得啊。”没有专业的计时工具,蓝祥拿出一个闹钟。

这会功夫,机务段里的同志们得到消息也都赶过来了。

阎解成站在人群中,冲着李爱国喊:“爱国兄弟,加油哇!”

周克担任发令员的工作,找来一面旗子,重重挥下。

轰轰轰.

李爱国猛地踩下档位。

车身猛地一沉,后胎与地面摩擦发出短促而尖锐的“滋滋”声,红星双R如同箭头一般蹿出去。

围观的人群里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刚才还闹哄哄的学员们下意识屏住呼吸。

“窝艹,这也太快了吧。”

李爱国的身体微微前倾,双臂绷得笔直却不僵硬,稳稳控着车把。

他没有一开始就把油门拧到底,而是先试探着提升速度。

时速从 50公里飙升到 150公里,不过是眨眼间的事,车身却稳得像粘在地面上,连一丝多余的晃动都没有。

前方两百米处就是驾校的连续弯道区,蓝祥下意识握紧了手里的闹钟。

拐弯的时候需要减速是常识了。

可是现在摩托车的速度高达150,并没有紧急制动,难道不会翻车吗?

直线加速谁不会拧油门,弯道快才是真的快。

李爱国也有心实验红星双R的稳定性,他先是轻踩刹车,车速略微回落的瞬间,他突然将身体向左侧大幅度倾斜,左腿膝盖几乎要贴到地面。

红星双 R的宽胎牢牢咬着地面,轮胎边缘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青烟隐约可见,伴随着“刺啦”的摩擦声,绕开了第一个弯道。

“我滴亲娘咧,这摩托车差点倒在地上了,咋还能跑呢?李爱国的运气太好了,竟然没摔车。”一个领导忍不住捏了

把冷汗。

“这主要涉及物理学中的力学平衡与重心转移”野生汽车专家得知消息后也来给李爱国加油助阵,这阵子他没少学习物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人话。”

“.爱国说过,这叫做压弯。”

“压弯.”围观的那些职工们纷纷瞪大眼。

原来他们以为是车速太快了而出现的失误,现在看来竟然是李爱国故意搞出来的。

摩托车还可以这样跑,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压弯带来的震撼感,让现场一片沉寂,只能听得到摩托车的轰鸣声。

过了弯道后,李爱国猛地加油门。

直线快才是真的快,弯道谁还不会压弯啊。

红星双R如同箭头子一样在场地上奔驰,最终回到了起点。

李爱国缓缓减速,摩托车在人群前稳稳停下,他摘下头盔:“怎么样?这红星双 R,没给咱们机务段丢脸吧!”

蓝祥按下闹钟,声音有些颤抖:“这一圈,还不到三分钟!”

“换算下来,平均速度达到了两百一十公里每小时。”

要知道,这场地包含了直线和弯道,就算是他骑着山地摩托车速度只能到一百二十左右。

李爱国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

毕竟他不是那些告别了家人的小伙,更不想拼自己的螺纹钢八字。

“丢脸?这是长脸!有了这玩意,咱们跟小鬼子就能掰掰手腕了。”

邢段长第一个走上前,拍了拍李爱国的肩膀。

负责安全的段领导则有些担心:“这玩意速度太快了,一般人压根驾驭不了。”

要是这话在试车前讲出来,肯定没有人相信,不就是一辆摩托车吗,谁还不会骑啊。

但是,刚才看到摩托车速度,那些段领导和围观的职工们纷纷点头。

“这车是赛事摩托车,现在也没有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就算是大规模生产了,咱们也主要外销。”

李爱国早就想好了,赛事摩托车成本高,还不如直接送出去挣外汇。

至于国内,等山地摩托车普及了,形成了摩托车文化,对摩托车的安全认识提高了,再在国内销售也不迟。

听到这个,段领导才放下心。

“你们今年就要跟小鬼子比赛了,赶紧生产出一批来,让摩托车的队员们先练起来。”邢段长现在对红星双R可谓是十分有信心。

只是要生产红星双R,摩托车车间

那边的技术还不够,需要李爱国带着工作室的技术员亲自上阵。

好在第一批红星双R暂定为二十辆,倒是能够完成。

随后,邢段长以前门机务段的名义向部里面送了喜报。

说是汇报成果,实际上是伸手要钱要物资。

部里面的领导也一直关注红星双R,大笔一挥,特批了一大批材料和物资。

几辆卡车满载着从各大工厂运来的材料抵达工作室。

工作室的工程师和技术员们化身为普通工人,叮叮当当起来。

这年月其实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工作上的区别并没有那么大。

在修建铁路的时候,遇到紧急情况,铁道兵的领导也会主动挽袖子上阵。

车间里遇到重要任务,车间领导也会跟工人一样,扛起重担。

劳动最光荣并不是一句空话。

傍晚,制造了三个车架后,李爱国在浴室里洗了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挎着帆布包骑上山地摩托车回了四合院。

阎解成正端着饭碗蹲在大院门口,看到李爱国,笑着打招呼:“爱国哥,怎么没把大摩托骑回来?”

许大茂正在逗弄小许花,听到这个,诧异道:“什么大摩托车?”

“你还不知道吧,爱国哥又造出了一辆超级大的摩托车,速度可快了,两百多公里呢,能斜着身子过弯。”阎解成说得起兴,放下碗筷比手画脚。

许大茂听得啧啧称奇:“了不得了啊,这么大的摩托车我还没见过呢。爱国兄弟,啥时间骑回来,让哥们开开眼。”

“好啊,有空咱们去兜兜风。”李爱国笑呵呵的答应下来。

喊了阎解成将摩托车抬过门槛,骑上摩托车朝着后院走去。

还没走到家门口,就被刘大娘喊住了。

“爱国,我给天全和地全,还有黄婷做了棉衣服,你有空的话,帮着邮寄过去。”

听到这个,李爱国感到有些奇怪:“大娘,这都四月份了,春天了,用得着棉衣服吗?”

“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今年的天不对劲。”

“怎么?”李爱国停住脚步。

“你没感觉到吗,今年冬天一点也不冷,肯定得有倒春寒。”

刘大娘掰着手指头说道:“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今年咱们京城就下过一场雪,雨水年轻火力强,连棉靴都没穿。”

“是吗.”李爱国是在大西北那边过的春节,倒是没有注意到

这点。

“等周末,我帮您邮寄出去。”

李爱国应了一声回到家,还在琢磨倒春寒的事儿。

他隐约记得三年时期,有一年的倒春寒确实严重,只是记不清楚具体时间了。

陈雪茹正在家里面做饭,见李爱国回来,接过了帆布袋,打了盆子水。

李爱国呼哧呼哧洗了脸,将两个孩子放在腿上玩骑马,询问倒春寒的事儿。

“对了,我忘记告诉你了,爹说了让咱们多买点粮食先存起来,今年可能要遭灾。”

看来陈方轩也觉察出不对劲儿了,李爱国不由得重视起来。

像刘大娘、陈方轩这种从兵荒马乱中走过来到了老人,都有一种敏锐的感觉。

李家的地窖里面存放的粮食足够好几年吃的,倒是不用担心。

但是,大家伙呢?

特别是现在李云龙还在南亚那边,万一大规模遭灾,前方会不会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

要是放在以前,李爱国就是个小火车司机,能力只有那么大,只能护得住自己的亲戚朋友。

现在他能做一点事情,自然不能够袖手旁观。

“你在想什么呢?”晚上,陈雪茹照例帮李爱国洗脚,看到糙汉子一副神情严肃的样子,有些疑惑了。

“没什么,赶紧睡吧,还有,下次我自己来就行了。”李爱国将洗脚盆的水倒掉,钻进温暖的被窝里面。

现在要说服上面重视起来,最好是有实际性证据。

正好天气预报系统已经运转一段时间了,可以检验一下效果。

翌日一大早,李爱国先是骑着摩托车到工作室里面,见工作正常,便来到了位于郊区的天气预报中心。

天气预报系统上线后,为了统筹全国天气预报工作,总参和地方共同筹建了这个中心。

中心设置了主机室,里面摆放几十台拥挤运算的红星计算机,还有电报室,主要用来跟全国各地的气象点联络。

同时,小伊家,约翰牛家,还有捷,大波家购买了全套的天气预报系统、

中心还负责培养天气预报人员,这些人员一部分留在了国内,大部分则前往国外的天气预报站。

派往国外的同志工资比国内高很多,还能挣到外汇,有不少职工报名。

中心由来自原金陵天文台的黄教授担任主任和首席预报专家。

跟一年前相比较,黄教授显得更加精神了。

天文

台观测的是远在数光年,甚至是数百光年之外的天体,显得虚无缥缈。

天气预报就不一样了,能够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为群众谋福利。

“爱国,我正想跟你打电话。”黄教授见到李爱国后,立刻把他带进了办公室内,关上了门。

看到这情况,李爱国直接开口:“是不是倒春寒的事儿?”

“你也听说了?也是,这反常的天气,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只是,这次特别严重。”黄教授显得忧心忡忡,接过李爱国的烟后,直接点上深深抽了两口。

李爱国问:“具体什么情况?”

“根据我们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数据,预计在半个月内,将有一股规模庞大的冷性反气旋横穿全国,京城地区的气温降将至零下十度,全国其他地区也将大幅降温。”

黄教授说着话,递过来厚厚一摞资料。

李爱国翻了翻,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曲线。

“这次倒春寒将持续多长时间?”

“依照咱们的预报水平,暂时还没办法确定,不过至少要维持一周以上。

这场倒春寒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四月正是农作物发芽的季节,这场倒春寒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啊。”

“你们没有把预报结果递上去吗?”李爱国皱眉头。

黄教授叹口气:“预报的准确率没办法保证,我正打算跟你商量,你就过来了。”

李爱国瞬间明白黄教授和预报中心的顾虑。

此事关系甚大,一旦预报失误,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特别是天气预报中心自从成立后,也曾预报失误过,被一些人批评。

干事情的前提,是保护好自己。

一味莽撞,非但干不好事情,还会深陷麻烦之中。

这是李爱国做事情的原则。

李爱国道:“你起草一份报告,在报告上只列举数据,不作出任何预测。”

黄教授先是一愣。

天气预报中心不预报天气,那是要干什么?!

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过来,心中赞叹李爱国的谨慎。

“我马上办。”

天气预报中心一直在关注倒春寒的事儿,数据早就整理好了。

等到了中午,李爱国拿到了报告。

报告上只有数据没有任何个人观点。

让李爱

国没想到的是,报告的后面竟然有密密麻麻的签名。

这些名字都是天气预报中心预报员的名字,黄教授的名字写在最前面。

李爱国拿起笔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报告被李爱国交到了铁道部。

名义是为了预防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可能会影响铁道运输工作。

“有几成把握?”滕领导翻开报告,再看到后面的签名就知道了这份报告的真实用意。

“五成。”李爱国如实汇报。

“只有五成?”滕领导再次翻了翻报告,“是我多想了,像这么严重的事情,只有五成可能性,咱们就不得不防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既然一线的同志签了名,我这个当领导的不签名也不合适。”

说着话,滕领导也在上面签上了名字。

随后,滕领导带着报告离开了部委。

滕领导去了哪里,找了哪些领导,李爱国并不清楚。

只知道滕领导回来后,宣布成立铁道部预防自然灾害小组,由滕领导亲自担任组长。

小组虽没有公布成立的目的,却下令各个路局、各个路段要重视冰冻灾害。

各个机务段开始储备燃煤、取暖物资,各个工段加强铁轨巡查工作。

铁道医院成立应急救援医务小组待命。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出了乱子,严查不怠。

李爱国这边也没闲着,回到前门机务段后,来到保密电话室接通了杨继宗的电话。

“爱国兄弟,报告给你一个好消息,红星开拓又在马力那边拿下了两个金矿,那王子打算送几个黑珍珠到这边来。你要的话我给你留着。”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不过黑珍珠就算了。”李爱国吓了一跳。

“你不要,那我也算了”杨继宗的觉悟也不低,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两人闲扯几句,李爱国询问了海克斯科技的账目上还有多少现金。

“你有用处?”

“先划拨一些出来,到袋鼠家和枫叶家购买一批粮食运回来,再购买一批御寒的衣物。”

听到这个,杨继宗感到有些奇怪。

粮食也就罢了,这些年海克斯可以一直用外汇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

进口御寒衣物还是头一次。

“是不是出啥事儿了?”

“说不好,只是未雨绸缪

罢了,那些棉服样式不讲究,越便宜越好,越厚越好。”

杨继宗也没多问便答应下来。

反正现在海克斯科技不差钱,这些衣服运回去就算是派不上用途,也能存放一段时间。

杨继宗挂掉电话后,把管家喊进了办公室。

“白叔,你告诉老爷子,我得出差了,这次的相亲不能去了。”

“是”白管家觉得杨继宗是巴不得此时离开港城。

挂掉电话,李爱国离开保密电话室,前门机务段也接到了部里面的通知。

邢段长和段领导特别重视,召开了会议后,立刻展开了行动,联系了煤矿方面派出运煤车。

同时,机务段卡车队也出动了,从货场将粮食吊运过来。

看到那一辆辆卡车,李爱国想起件事儿,要是急剧降温的话,汽车就得趴窝了,南亚那边的物资该如何运输?

去年秋天,为了防止即将到来的寒冬影响物资运输,后勤方面特意展开了名为百天达运输的行动,将大量的物资运过山口,囤积到了前线。

经过这个冬天的消耗,那批物资该见底了吧。

“有喜马拉雅上挡着,交通确实不便利,应该想办法把山凿开,修一条铁路过去.”

当然了,现在修铁路也来不及了。

李爱国回到工作室看到张庆典正戴着防护面罩忙碌。

“防冻剂啊!那玩意添加到油箱里面,可以防止燃油结冰。”李爱国猛地一拍脑门子,怎么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防冻剂是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的混合物,分为汽油防冻剂和柴油防冻剂两种。

李爱国把张庆典请到了办公室,把自己的想法讲了一遍。

“柴油车得用乙二醇基,汽油车换异丙醇更安全。”张庆典发表意见。

“能不能马上制备一批出来。”

“这简单啊,只是咱实验室这设备,造这玩意有些浪费了。我建议可以交给京城化工,老祝还欠咱们一个人情,不能便宜了这老小子。”张庆典道。

得,又开始摇人了。

“那就麻烦你帮着联系了。”李爱国明白要想在最短时间内,大规模造出防冻剂,还真得大型化工厂不可。

随后,张庆典以气象站装备处的名义联系了京城化工。

虽没有正规的计划,但是考虑到装备处的特殊性,京城化工还是立刻开始组织了生产。

忙完这些事情,已经是傍晚时分,李

爱国骑上摩托车到了地铁工地。

工地也接到了通知,混凝土工程被暂停,以防止突然上冻影响坚固程度。

“爱国,这次是不是要倒春寒了?”刘国璋给李爱国倒了杯水。

李爱国从桌子上拿过一包烟,抽出一根递过去,自己也点了根,顺手将烟揣进了兜里面。

“有这个可能性。”

“难怪部里面会这么紧张。”刘国璋搞清楚原委后,还是有些不放心,又通知后勤上再调取一批粮食和燃煤过来。

现在地铁工地有两个师的铁道兵,还有大量的地方人员,这些人加起来有七八万,每天的消耗是个天文数字。

“老师,天晚了,我先回去了。”李爱国跟刘国璋闲聊几句,便离开了。

等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刘国璋下意识的去摸烟,却摸了个空。

“嘿,这小子每次来,都得占老师点便宜是吧.”刘国璋哭笑不得。

在地铁工地耽误了时间,回到四合院已经是晚上七点半。

刚进大院,李爱国听到三大爷敲着破铜锣喊道:“上面下达了最新指示,大家伙马上到中院来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