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成神之路(1/1)

[总结:我知道很多人难以接受这种观点,但是胡思睿确确实实已经有跻身于‘历史最伟大’讨论圈内的实力。

作为一名控卫,胡思睿在他的生涯前四年就取得了总冠军、MVP、FMVP、1次一阵、1次二阵、1次三阵和2次AMVP、4届全明星的几乎所有个人荣誉积累,这让他在大荣誉上直逼他的前辈们‘大O’罗伯特森和‘微笑刺客’伊塞亚·托马斯。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里的篮球可以说是不同的运动,由于规则的改动和球员的进步让篮球变得越来越专业化,比赛也越来越流畅精彩。罗素和威尔特两位巨人构建了职业篮球的地基,他们是60代的代表人物;J博士和卢·阿辛多尔为首的篮球明星们保住了篮球的火种,ABA和NBA完成了合并,他们是70年代的传承者;魔术师和大鸟让篮球变得美妙,他们在80年代让NBA起死回生;迈克尔·乔丹和他的敌人们把NBA推向了高潮,几乎地球上每个能接受到电视信号的国家都能听到他们的名字,迈克尔·乔丹是90年代的统治者。

如今NBA又来到了下一个十年,我们本以为沙奎尔·奥尼尔、蒂姆·邓肯、阿伦·艾弗森和科比·布莱恩特这样的球星会继续前人的脚步,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他们的比赛方式却更像是90年代的延申,只是联盟里缺少了迈克尔。

好在,NBA迎来了胡思睿为首的国际球员们,并且他们在这个联盟站稳了脚跟。

在情感上,我想把胡思睿和麻吉放在一个档次。就像是我在前文提到的一样,埃尔文·约翰逊开启了一个美丽的篮球时代,他让篮球变得美妙。Show time时期的湖人队把比赛变成了艺术,而如今的胡思睿和他的热火也在这样做,他们正在尝试将联盟变得快节奏、富有攻击性,大卫·斯特恩也在成全这样的变化,我们的观众也对这样新奇的比赛形式产生了兴趣,2006年的总决赛收视率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这是迈克尔·乔丹最后一舞后的最高峰。

如果胡思睿没法像乔丹等前辈那样开辟一个时代,而只是作为一种快消品一闪而过,那么遭受打击的不仅仅是01-02赛季上座数联盟垫底的迈阿密热火队,整个NBA都会受到严重冲击;反之,胡思睿展现出来的极佳表现让扎根于美国本土的NBA成功走向了世界,就像是他们在球场上的表现一样,NBA的影响力也迎来了自己的‘浪潮时刻’(请允许我盗用一下里德先生的解说词)。

NBA远没有橄榄球那么受欢迎,在美国人的意识中也没有美职棒那么根深蒂固,它非常依赖超级巨星跨界的魅力,将NBA的影响力扩张到海外。就像我在2003年的一篇《体育画报》文章中提到的那样——“伯恩斯体育经纪公司的CEO鲍勃·威廉姆斯表示,詹姆斯即将开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代言生涯开端,比乔丹和老虎伍兹还要好’。而尽管耐克小心翼翼地避免将詹姆斯与乔丹作比较,但负责詹姆斯相关事务的耐克高管林恩·梅里特(Lynn Merritt)表示,互联网和市场营销全球化的增长,为詹姆斯提供了‘在体育营销史上发挥最大影响’的潜力。”而三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个名字换成胡思睿也丝毫不违和。除了在美国本土外,胡思睿在世界的影响力毫无意外的超过了LBJ。甚至在中国市场上,篮球之神都未必是迈克尔·乔丹。

很荒谬,但这是事实。

乔丹之所以能将NBA推广到世界范围内,是因为他跨越了性别、种族和年龄的界限;而胡思睿能够彻底打开海外市场,他也同样做到了这些,并且增加了‘国籍’这一界限。我们现在应该静下心来重新考虑,如果勒布朗·詹姆斯是美国人的“天选之子”,那么是不是胡思睿才是NBA市场所需要的“天选之子”?是大卫·斯特恩先生心中的“天选之子”?

回到NBA领域,追赶迈克尔·乔丹的脚步对于后人来说已经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毕竟他的6枚冠军戒指、10次得分王和5次MVP让人可望而不可即。但是胡思睿依旧有着赶超“魔术师”成为“历史最佳控卫”的机会,他还年轻且健康,不像是麻吉那样生涯后期病魔缠身草草退役,并且他引领着时代。我想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成神之路”,成为控卫之神甚至新世纪代表的道路。

现在,这个22岁的年轻人站在了“成神之路”的起点,终点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让他有机会跻身于“Best”的讨论之中。这条道路上有无数的艰难险阻,他需要击败同时代的超级巨星们,无论是勒布朗·詹姆斯、蒂姆·邓肯、科比·布莱恩特还是麦迪、德克·诺维斯基以及未来的谁谁,他们都将是他“成神路上的最大阻碍”。有无数人倒在了这条路上,化作了其他人的垫脚石;但是一旦走完,便万事皆休。

奥斯卡·王尔德也曾经说过:“若诸神要惩罚我等,必先让我等如愿以偿。”

胡思睿出色的投射天赋和绝佳的球队环境让他能在同时代的球星之中走得如此之快,但他需要更多东西——正直的品质、明智的建议、远见的卓识以及纯粹的好运——来证明自己能走完这条成神之路。虽有云“有其始之,则已之也难”,然长路漫漫,仍需上下求索。]

……

这段文字选自最新一期《体育画报》上杰克·麦科勒姆发表的一篇长文的结语部分,整篇文章都能看的出来是这位殿堂级篮球记者和作家的行文风格(自卖自夸这一块)和胡吹本质。这本是应该在胡思睿生日之前发布的,但麦科勒姆选择打磨后再发布,所以拖沓了两个月的时间。

该文章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广泛热议,毕竟杰克·麦科勒姆把胡思睿抬到如此高的地位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胡思睿现在完全没有文中所描述的美好前景,“学院派”的篮球专家们更是恨不得让胡思睿和他那该死的三分球滚回CBA。

开启新时代?如果新时代也是大量的三分球话,那么学院派的老家伙们会疯掉的。

不过麦科勒姆在文中有关“影响力”的那段文字发人深省,如果算上胡思睿对NBA发展的贡献,那他绝对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他会是走完“成神之路”的那个人吗?

人们不知道,人们也不知道这场舆论风波和如此沉重的王冠是否会压倒他。

就像麦科勒姆也不在意自己的文章把胡思睿推到风口浪尖后会不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因为在他心里,这,也是走完“成神之路”的一部分。

(总算点题了。最早书评里有个差评问我:193身高没系统怎么封神?我想我应该也能回答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