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吃顿好的(1/1)

“三国联军方向在宰杀马匹。”

“看样子是有大行动了。”

巍峨的城墙上,北凉王等一众军将,遥遥的望着远方。

每人手中都有着一副双筒望远镜。

十数里外都能清晰可见。

“三国号称两百万大军。”

“就算不是真正拥有两百万战兵。”

“可数目肯定不会少的。”

“这段时间,斥候发现,联军因为风雪寒冷,冻死了不少人。”

“还有大量的民夫逃到我们这边。”

“可以确定,他们是扛不住了。”

“无论是粮草补给,还是冬日风雪。”

“他们都想着全面进攻打一场了。”

一旁,苏广利这小子开始分析道。

“他们吃顿好的,我们也吃。”

“吩咐下去,宰杀牲畜,让全军吃顿好的。”

“另外,八百里加急各个州郡大城,让大军敞开吃,警惕敌军攻城。”

秦布衣直接吩咐下去了。

后勤方面他说了算。

“食物物资,经得住吗?”

北凉王有些担心问。

虽说知道秦布衣准备了诸多物资。

可大军实在太多。

后续还有三十多万人赶来。

“老爹放心。”

“再来百万人,都够吃半年的。”

“可能,肉食,只能让大家吃个三五顿。”

秦布衣笑呵呵道。

这种保证的话,让北凉王沉默。

他很想表扬秦布衣两句。

不过北凉王向来严厉,只是眼里浮现出了高兴的欣慰之色。

新军军团的参谋部,各个军师们,已经做出了分析总结。

敌我双方的战力对比,物资对比。

联军账面上的物资储备情况。

他们可能比对方还要清楚。

现在,只要你怀里揣两个面饼。

就能混进联军中打探一些消息。

就这种离谱的事情,还真不是开玩笑的。

加上有河洛世族部曲的关系。

可以看到,河洛世族部曲还在偷偷倒卖军械,找大周军队这边买粮食。

秦布衣发现这事儿,自己都绷不住了。

虽说有点资敌的嫌疑。

但是用粮食收购对方的军械,还真不亏。

虽说秦布衣是看不起对面的那些破烂。

可大周这边是真不缺粮食。

边境大城重新修建之前。

秦布衣的参谋部早就推演了未来的可能。

秦布衣北伐是必然的,而之前都是防守反击做准备。

很多要塞,都准备好一年以上的物资储备。

而这半年来。

自秋收开始,江河诸省的粮食,就在往北边边境运输。

当东辽出现变故的第一时间。

紧急预案就启动了。

古代和现代的社会差距,最大的就是动员力。

其实很多新兴王朝,最开始的时候,动员力是最强的。

后勤物资能够跟上,军队有保障,作战就悍不畏死。

但是到了中后期。

后勤管理都被养肥了,走不动刀了。

没了动员力,一切战力都没了保障。

自然没法打下去了。

秦布衣对大周的改革,还在进行中。

动员力的巅峰极限都还没有发挥出来。

顶着百万大军的人数吃饭压力。

前线将士还真没有谁饿着。

这些家伙嘴都养刁了。

觉得炖鱼肉杂粮饭有些吃腻了。

想多吃点煮泡面。

泡面是新兴事物。

很多食品加工,都是油炸腌制来延长食物保质期。

冬日缺少蔬菜,基本都是窖藏菜。

前线大军很难满足。

不过后续从南方送到的各种蜜饯和罐头,倒是让军队士卒有很高的士气。

糖这东西,本就是稀罕物。

去年平定南方,南理后。

秦布衣立刻组织叛军种了一波甘蔗。

南理,滇缅之地都在大规模种植。

而这一年过去。

在年初前,南方的各种蜜饯,红糖,蔗糖,送到了前线。

这玩意儿在冬日,就是驱寒神器。

和高度白酒一样。

糖分是人体能量所需保障。

一口糖,能撑很久,还能舒缓压抑的内心。

至于肉食,油盐方面。

大周军队这边的物资保障,可谓是异常充足。

在观察到西秦大营的动静之时。

城里也开始杀猪宰羊。

江河诸省很多地方都开办了养殖场。

因为坚壁清野,这些养殖场的牲畜都迁进了各个州郡之中。

州郡有大型牲畜交易市场,倒也不担心牲畜没地方圈养。

而且,自打秦布衣建立大周煤钢复合体产业之后。

大量的煤炭,焦炭,火炉,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前线建立的各种兵站,都有着取暖措施。

而前线的军事要塞,更是到处是供士卒居住的暖房。

江河诸省的物资储备,全部供给前线,无论是粮食还是生产的物资。

其实大周运转的钱粮,全是秦布衣这些年的产业积攒。

山河矿税,是皇家最大的收入。

这些东西只要开采出来就能卖钱。

而工业化的锻造和制造,养活一个农业国,太简单了。

战阵机器开始后,大周其实还没有全力以赴。

因为一半多的产业工厂,都还在满足民用的需求。

秦布衣看到各处传来的密报。

绵延千里的战场。

联军各个军团,都在出现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

而大周这边,基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甚至,农兵,辅兵。

在沿线驿站,兵站的上好取暖条件下,都过得不错。

江河诸省为了招商引资,甚至为了冬日都有行商。

在驿站周围,建立了大量的地方驿站,主要就是为行商提供歇脚处。

而现在,这些客舍,驿站,成了后勤部队歇脚的便利处。

有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

真应了时来天地皆同力这句话。

一个真正有着新气象的帝国兴起。

那么他平日里随意做的事情,都可能获取意外的收获。

联军营帐里炖煮着宰杀的马匹,牛羊,骡子……

而檀州城里,也在宰杀牲畜。

和联军里的醋布盐水炖煮不同。

檀州城内的士卒,拿着瓶瓶罐罐,进行不同口味的调味。

甚至有的士卒自备铁锅,自己煮口味不同的吃食。

自从罐头厂多了起来之后。

大周的饮食,从多方面,多元化发展。

后方有专业的运输团队和斥候队合作。

让源源不断的食品物资继续运往北方各城。

这些吃食大多都是各种罐头,调味品,腌制食品,油炸,特制的一些酱料。

匈国西征,秦布衣特别让朵儿塔娜从中亚,南亚诸国弄回来了大量的香料。

两年的种植,也是有了不少成效。

最起码,很多罐头厂弄的下饭菜,还是挺不错的。

腌萝卜干,泡萝卜干,都已经玩儿出花来了。

至于什么豆制品,更是五花八门。

说到吃,大周是这个世上最会吃的了。

后续跟上来的部曲私兵。

赶了两三月的路,本来累的不行。

结果赶上了吃顿好的。

一群老兵带着的新兵蛋子,像是春游一般。

对于新兵蛋子们来说,打仗吃的这么好?那他们早知道来当兵了。

而对于上一辈,上上辈老卒,老将来说。

现在的装备比当初好也就罢了。

这吃的和当初对比,当初那就是在吃猪食了。

虽说知道最近要开战了,吃顿好的。

可儿以前也只是白水炖肉,加点醋布一起煮出个味道。

要么弄点酱油啥的。

这就是当年大战在即时,军队能吃上的,有味儿的上好吃食了。

可现在。

这都是啥啊?

大户人家的过年家宴也不过如此啊,还带摆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