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四国对比(1/1)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这诗,就是农家俗语。

可用在人身上,更为贴切。

河洛世族,北方世族之所以南下联系大周。

主要是见到了大周的繁盛。

以及不一样的地方。

当初大周连败东辽西秦。

西秦尽起全国之兵南征。

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样子犹在眼前。

然后就被打的全线崩溃。

直接导致皇子吃鸡大赛,现在都没缓过来。

最开始的时候,河洛世族和北方世族,也都想着南下分一杯羹。

积极备战,各种肢解大周的计划。

但是火炮一响,都老实了。

当时将虎牢关城墙都轰他了。

整个河洛世族直接被吓傻了。

当时只要大周愿意,就能长驱直入直接进入河洛。

秦布衣是因为内部不稳,要急着回去处理南方叛乱。

加上害怕拉扯战线,稳不住河洛。

这才没有下令进攻。

而是十分克制的退了回来。

但当时打的太过顺利。

很多老将勋贵都有些受不了。

偷偷的用火器威慑了好些时间。

火器被河洛世族的人发现,这些人直接没了对抗的心思。

边境稳定的这些年。

几乎没有任何往昔的摩擦。

最重要的是,这些年河洛世族倒向大周,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

而工业革命带动的一系列新产业发展。

让河洛世族和北方世族都看到了大周的革新变化。

你一个商人,若是没有世族背景。

想要做生意?在以前,无论是大周还是西秦,东辽,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世族门第之见,很多产业,都不是普通平民能够涉足的。

哪怕是吃食方面的茶肆酒肆食肆。

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触碰的。

虽说秦布衣的报纸上各种针对世族,揭露批判。

对很多世族都是不利的。

但是世族是有聪明人的。

他们是很明白秦布衣的所作所为。

也知道大周的变革带来了什么好处。

这些家伙在西秦,东辽大败之后。

都在想办法转移产业,两头下注。

也正好赶上了风口时期。

大周江河诸省大搞基建,然后传出了各种工厂,工坊的新式技术。

除了水泥之外,砖窑厂,碎石场,焦煤厂,蜂窝煤……

甚至很多简单的工业原料,化学原料的生产,也都被推广了出去。

很多世族抱着有一茬没一茬的想法,花钱投资,想着到时候大周北伐时投诚保平安。

然后他们就发现。

江河诸省的各种产业,都是在纯捡钱。

秦布衣搞得是以工代赈。

不是无偿徭役。

百姓有钱赚,世族也有钱赚。

新式砖瓦房推广,水泥房子推广。

大量的石料,砂石,砖瓦,需求,让很多世族房地产商大赚特赚。

道路修通之后。

秦布衣又在各地推广养殖业,纺织业。

对于拥有庄园,奴仆的世族来说,又一波血赚。

而各个州郡开始翻修老破小的房屋,重修城池。

这些大基建项目。

再度让世族血赚。

江河诸省原本是前线,世族势力其实很少。

有了河洛世族和北方世族的投资。

他们也分到了一杯羹,甚至一大块儿肉。

秦布衣可不管他们是谁,也不管这些资金投资是哪儿来的。

只要按照他新颁布的用人条例,按照薪酬给予足够的待遇。

不搞偷奸耍滑,他一律给予技术支持。

大周进入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真心是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

当北方各大州郡的水泥路彻底修建起来之后。

各种仿照大周邮驿系统的货运,客运产业也在发展。

而这些产业,普通人做不了,百姓没那人力财力。

都是靠宗族,世族势力。

甚至还有两国跨境客运,货运的。

这都是需要世族来牵头。

其实世族并不是阻碍发展的原因。

而是理念,思想。

当一个开放包容的思想来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世才会出现。

大周已经有了盛世根基。

清明的吏治,健全的巡查,监督机制。

这让官老爷无法在当地做土皇帝。

很难看到破家县令,灭门刺史的事情发生。

底层官吏有自己的工资补贴,不搞吃拿卡要。

地方官员,都在招商引资,希望完成秦布衣交代的改革,做出政绩。

这就导致大周的商业非常兴盛。

很多北方世族和河洛世族的族人,都派出了自家有能力的族人南下跑商,开办工坊,工厂。

甚至联合搞波打的。

到了基建后期,秦布衣将招标方式推广出去。

很多地区的水泥路,都是世族富商联名修建的。

这些道路是要立碑着传的。

这个时代的商贾,有奸商,但也有要脸面的。

你承包一些产业,道路修建,如果建不好,立下的碑文传记,在地方志下留名,你是要遗臭万年的。

大周时期的地方传记,是非常特别重要的。

但凡当地望族,都会要脸,要面子。

地方传记是会进入宗祠的。

对宗祠祭拜十分重视的世族,是真会将很多产业当成是人生事业,要对得起列祖列宗。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事情。

江河诸省而后河洛,北方的世族,抢着招标。

各种立碑着传,要求当地郡县给写进地方志上去。

以前的世族,用全牛宴,全羊宴,甚至千美宴,万人宴来展示世族雄厚的财力和资本。

到了现在,江河诸省世族打招呼都是你立了几块碑,入了几次地方志。

这种青史留名的机会,是让很多世族疯狂的。

最可怕都是,这些道路,工坊,水利的修建。

反而是有政府补贴,以及税收减免,还有商业分红的。

能赚钱还能出名。

江河诸省的基建搞的如火如荼。

大量利民的产业也不断发展。

四国相互对比一下。

离开大周,回到西秦和东辽。

那破逼泥巴官道,就直接将人逼疯。

在大周进行货运,速度慢一些,百里路两三个时辰就能到。

你要是赶得急,一个半时辰都能到。

可要是在西秦,东辽。

正经的大型官道,可能都要两三天时间。

差一点的官道,十天八天都可能。

双方基础设施对比,官吏对比。

然后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发展。

河洛世族和北方世族在用脚投票。

哪怕三国联军号称两百万。

可他们不认为大周会输。

另外一点,是河洛和江河诸省有世族在参与军工制造。

无论是军械甲胄,弓弩箭矢。

还是军粮,罐头,饼干,面包,调味品,腌制品等制造。

双方做个对比之后。

这就出现了大量世族南下给秦布衣这里出谋划策,各种泄露军情的滑稽一幕。

耶律娜穆衍看的直接红温了。

而南下的这些世族相互一看,好家伙,投诚当带路党的不止自己一个。

那就更放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