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苏州海岸(1/1)

“报。”

“苏州海岸之外,出现了规模巨大的船队。”

“我水师尽数被灭。”

军情急报的声音,瞬间让军帐安静下来。

众人的脸色皆是惊变。

如今的苏州和杭州一样,都是靠海的。

什么常熟,上海,崇明等区域。

这地方根本没有被泥沙冲出来。

苏州之外就是大海。

周边的几大河湖和大海都是相连的。

秦布衣早就想用海军控制南方了。

但是南方水师势力挺强的,尤其是还有海外海盗。

这些都是各大世族暗中培养的。

如果不进行剿灭,是很难航行的。

而这次大战,秦布衣就是想将这些海盗和海军全部敲掉。

当然如今是没有名义上的海军的。

都是沿着海岸线行进的船队。

稍微大一些罢了。

遇到风浪,依旧是很危险。

不过,南方世族掌控了不少水文信息。

他们也传有不少航路信息。

而靠海的百姓,也擅长海航。

南方的大军,也多以水军为主。

只是遇到秦布衣这百丈海船。

尤其是配备了火炮和恐怖床弩的军舰。

叛乱联军的船队,根本没有半点儿抵抗的能力。

只是一轮齐射。

临近的船只直接是四分五裂。

秦布衣二十艏海船追着千百艏小船跑。

完全就是一场屠杀。

另外还有百艘五十丈左右的大船围困叛军水军。

叛军大部分水军都集结在太湖之中。

苏州之外也只有十万水军。

然后却被秦布衣一战击溃。

直接占据了苏州。

叛乱联军高层得到消息的时候。

已经是第二日时间。

他们的大军集结在湖州。

这时候,苏州已经被攻陷。

吴国公在扫荡通往苏州的道路。

而萧倾凰在中军直接攻打湖州方向的城池。

湖州的百万大军,隐隐被四路围困的驾驶。

原本。

叛军首领们还叫嚷着攻击那一路,给那一路解围。

亦或是歼灭朝廷的一路大军。

让朝廷损失惨重,甚至还能出兵奇袭京都。

反正纸上谈兵的时候,大家都有千般谋划。

仿佛人人都是战神再世。

但是真的当军报传过来的时候。

所有人都是一问一个不吭声。

这尼玛,败的太快了。

萧倾凰一日连下十城。

攻打城池的速度,完全取决于进军的速度。

要不是手下一群老勋贵劝着慢点,慢点,稳定好刚打的城池。

萧倾凰只怕三日就能打到湖州城下。

至于秦布衣,这货在欣赏南方的地理风景。

大周的时代是后世汉末三国时期。

上海这片区域,真正出能够容纳百姓生存的聚落土地,要到唐朝五代时期了。

也就是三四百年时间。

现在也就看到一些滩涂的雏形。

还得经过数百年的泥沙淤积,冲击,才能形成。

而能够在苏州看海,也是让秦布衣震惊到了。

苏杭,良渚文明一脉传承下来。

造就了这片区域的水城特有风味。

秦布衣也难怪,为啥苏杭是水城。

这尼玛,沿着河海而建的城市聚落。

到处都是水,能不是水城吗?

现在的海船能够开到苏州的护城河里。

这尼玛也太夸张了。

到处都是船。

虽说这也有叛军集结军队的缘故。

可秦布衣也能看到,周围有出海打鱼的渔民。

不过那些小渔船,看着都危险。

秦布衣二话不说,先勘探一番周围地理环境。

在想着如何发展。

沿海捕鱼当然是最优条件。

而海河冲积扇平原,土壤的营养物质丰富。

用来种植水稻是非常适合的。

但是就怕海水倒灌。

不过这些其实都不关键。

能否发展,哪怕有些麻烦,都是无所谓的。

重要的海运。

这大片的鱼米之乡。

正式被秦布衣掌控。

接下来,分田地,推广新式耕种方式。

农耕桑麻搞起来。

这都是钱啊,物资啊,粮食啊。

秦布衣望着大片的冲积平原傻笑。

身边的郑龙他们还以为秦布衣是不是中邪了。

还想着叫两个神婆过来唱大神。

“去给陛下传讯。”

“让他们打慢点。”

“给叛军压力,让他们困在湖州。”

“另外,让文员官吏开始丈量土地,编户齐民。”

“另外统治吴国公,赶紧分兵过来。”

“……”

秦布衣接连下达了一些军令。

身边的传令兵立刻离开。

拱卫苏州的十万大军。

加上苏州城的十万大军。

被秦布衣击败,死倒是没死多少。

最多有两万多人被歼灭。

俘虏了八万多。

十来万人拖家带口的跑了。

秦布衣也没有追。

苏州是很多世族的祖地。

这里是鱼米之乡。

多少家族百年基业都在这里。

人跑了无所谓。

秦布衣正好全部推倒。

分配给普通百姓,让百姓们开拓发展。

苏州攻下之后。

很多百姓很恐慌。

甚至很多人跟着反抗。

秦布衣在玩儿舆论战的时候。

世族也在洗脑。

最底层的百姓容易受到煽动,自然出了不少事情。

不过,当秦布衣的政策开始推广之后。

很多谣传就不攻自破。

很多无产的流民百姓,前脚还在被剥削欺负。

转身就分到了田地。

甚至还分到了房产。

那些个世族庄园,被分配了出去。

秦布衣甚至还在让人,准备建造一些钢筋混凝土的村落。

沿海极为容易出现台风。

普通的木质房屋,其实并不保险。

钢筋混凝土更容易保护百姓财产,让他们真正有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家。

在胶州那边,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秦布衣平叛江南。

其实心里很急,可又不那么急。

这是个很矛盾的心理。

急是因为长期叛乱,会死很多无辜之人。

不急是因为,慢慢拖着改革,能够形成大势。

改革大势势不可挡。

当叛军看到改革的未来之时,他们也知道自己挡不住。

会选择妥协,投降。

比如前来和亲的世家女们就是如此。

当然,这也是因为,她们的家族,出现了更大的压力。

但是无论如何。

只要拖下去,改革的成果出现。

百姓们过得越来越好。

世族的影响力就会持续降低。

这两年来的变革,发展。

成果都印证了这个道理。

秦布衣是真心想着和平解决江南叛军。

但是现实情况,肯定不如秦布衣所愿。

秦布衣在苏州待了十天没有动作。

周围的城池很多守军都在暗中联系秦布衣了。

而萧倾凰那边也在进一步扫荡。

准备进攻湖州。

和江南叛军来个决战。

而这一天,也终归是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