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基建的质量(2/1)

牛羊肉摊位前。

两位大才女往后面的遮帘看去才发现。

这个摊位直通后方的铺面。

有很多光着膀子,拿着铁棍的壮汉,正在击打牛肉,羊肉。

二女有些不解,就询问了一下。

了解后才得知。

这是为了让牛羊肉肉质更嫩。

二女恍然。

难怪这里的牛羊肉格外好吃。

她们要的牛羊肉,看着平平无奇,就是大锅涮煮。

汤水看着就清淡。

但是肉质嫩的能够咬掉舌头,汤味也是十分鲜香。

就这新鲜的烙饼,泡馍。

二女都吃撑了。

她们还品尝了一番平日里基本不会平常的下水,牛羊杂。

心肺,肠肚之类的。

原本还有些觉得恶心。

可是身边跟随的侍女推荐,就忍着恶心尝了尝。

当尝试之后。

二女直接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要不是食量小,她们还想多吃一些。

身边跟随的护卫可就大饱口福了。

最后结账的时候。

八个护卫是一脸尴尬。

这牛羊肉摊位前。

羊肉六十文一斤,牛肉八十文一斤。

这个价格其实已经是非常贵的。

大周处在王朝末期,肉的价格,比起百年前,贵了一倍有余。

当然,这也是通货膨胀的缘故。

铸币太多,钱就不那么值钱了。

但是对于张,谢两位世家才女来说。

一顿饭吃个一二两银子,简直是便宜。

甚至比起福北三州。

这些牛羊肉的价格,都要便宜不少。

兵祸战乱区。

到处都是流民,兵匪。

根本没人做生意。

家禽牲畜,基本都被抢走了。

想吃肉,城里的价格直接上天了。

相较对比。

二女又深刻的意识到,京都安宁富庶的生活。

如今牛羊肉卖的多。

那是秦布衣的畜牧厂养的多,商队走私的多。

上个月东辽大败。

十数万匹战马被杀。

吃不完的都流入到了京都来了。

而且。

那一战结束,不是简单的退兵。

齐州军被进两百里,将周围辽国畜养的牲畜全部牵到齐州去了,连百姓都一并带走了。

直接使得黄河以北的两百多里地域成了无人区。

只有城区有人。

如今有大批牛羊运抵京都。

绝大多数牛都运去开荒耕种了。

当然,也有一些水土不服的牛死了,就地宰杀。

大周其实是禁止吃牛肉的。

毕竟耕牛重要。

不过,秦布衣这货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放开了一些。

而且,秦布衣让人建立了专门的肉牛生产厂,黄牛厂,倒也没那么需求牛羊。

如今齐州那边的很多养殖场已经实现了稳定生产。

供给京都这边,其实没多大问题。

可江河诸省也无法做到完全供给。

主要是生产力太差了,还得继续发展才行。

秦布衣的二哥在倭岛进行开发以来。

扩展了大片的农耕区。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倭岛野人,被大量抓去挖矿和开荒。

去年就已经有了粮食产量的盈余。

今年的粮食产量还能扩大。

可以说,秦布衣其实真不担心粮食问题。

无论是旧粮的储备,还是今年新粮的生产。

秦布衣要做的,还是进一步改革。

有现代国家管理以及工业,商业,农业发展的科学规划。

再加上较为清明的吏治。

大周想不起飞都难。

只是,现在的发展,只能局限于江河诸省。

其他地方,无法顾及到。

不过,对于秦布衣自身来说。

能够看到京都在发生变化,他已经很高兴了。

京都在拆除重建。

周围的卫星城市,也在进一步规划。

京都的道路,全部翻修了一遍。

最次也是四车道水泥路。

京都内城,以及周边的百里内就近的郡县大城,都在用水泥翻修。

可以说,到处都在搞基建装修。

这次炎夏文会之前。

秦布衣花了半年时间重修江州。

从修建工业园区的道路开始,在逐步扩展。

谢惜清和张梦瑶走在街道上,她们感到震撼,感到心境不一般。

这很大原因是基建的质量。

然后就是这些吃食的美味。

昨天晚上逛街,已经震撼到了。

今早更为震撼。

就坐在这里吃牛羊肉的时候。

张,谢二女吃的比较慢。

周围有不少客人匆匆而行。

有不少人看得出并不是很富裕,穿着破烂补丁的衣服。

可他们竟然也舍得吃一份二十文左右的牛羊肉,牛羊杂套餐。

当然,最多的还是吃下水杂碎。

因为下水杂碎便宜。

肉要贵上三倍多。

羊杂是最便宜的,吃的人也就最多。

二十文左右,羊杂能有有个七八两,加上一些蔬菜,以及三四个烙饼。

这样的套餐很多人都在吃。

在张,谢二女的认知当中。

这些穿着破烂,直接蹲在街角吃食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有钱吃这些东西的。

甚至不会有商铺会让他们进入。

可眼下真的是大开眼界了。

这些穿的跟乞丐一样,都是这般大吃大喝着。

很多人吃的满面红光。

临走时,很是大方的给钱。

给的钱,不是铜板,铜钱。

而是两张纸。

两位大才女这几日来到京都之后,为了躲避朝廷巡查。

也就没有外出,更别说花钱买东西吃了。

都是直接送入房间里。

现在看到这些工人拿纸买吃食。

直接震惊到了众人。

这些人用的纸笔,自然是秦布衣让人用变色油墨制作的纸笔。

纸笔流通方便。

有了变色油墨之后,制作也简单。

而这些在这里吃喝的人,大多是秦布衣工厂,工坊里请的工人。

因为钱币稀缺的缘故。

纸笔就派上了用场。

这些纸笔起初没人认。

不过秦布衣保证,这些纸笔可以去皇家商行及画舫楼等商铺,商店换到物资,粮食,吃食。

纸笔就开始流通起来。

只要信誉建立起来。

人的适应力是非常强的。

纸笔的运用适应,完全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

如今,秦布衣都开始扩建另外的印钞厂了。

恨不是核动力印钞机。

当然,印钞也要确保现代的银行金融体系,不会乱搞。

“二位小姐,那些工人用的是纸币。”

“是大周钱庄和大周银行发行的货币,也是朝廷发行的货币……”

侍女开始给二女介绍,讲解。

纸币,并不新鲜。

因为钱庄早就有各种银票,票据的。

只是,现在纸币深入寻常百姓之中,这实属惊讶。

其实昨天就发现了。

只是没人解释,还以为是写的一些票据。

绝大多数百姓,用的还是铜钱。

纸币其实比较少一些。

但是今早因为是工厂,工坊开工的时间段。

用纸币的就比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