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白云观(1/1)

看着燕瑾嘉瞬间消失,长公主几人同时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表情从震惊逐渐转变为忍俊不禁。

原来她的办法就是这?

呵呵,还真是特别。

“宁宁,你三哥······”长公主欲言又止。

这样踹上去,会不会摔得四分五裂?

“娘亲放心,三哥不会有事。”

“还有人想飞上去吗?”

燕安宁握了握拳,感觉自己现在强得可怕。

“不,不用······”几人同时婉拒。

“二哥你呢?”

燕安宁往燕瑾钰身下的轮椅一瞟,吓得燕瑾钰一激灵,刷的一下从轮椅上站起来。

“不用,不用,我自己走。”

长公主和燕瑾书一脸震惊。

“钰儿,你的腿好了?”

长公主又惊又喜。宁宁不是说他的腿要三个月才能痊愈吗?

燕瑾钰一愣,随后看了看自己的腿,尴尬地笑了笑。

“咦,我的腿好了。”

他又转了个圈。

“真的好了。”

看着比自己高出一个脑袋的颜瑾钰,长公主喜极而泣。

“你这孩子,腿好了,怎么也不告诉大家。”

燕瑾钰帮长公主擦去眼角的泪。

“是钰儿害母亲担心了。”

燕瑾书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笑。

“恭喜二弟。”

“多谢大哥。”燕瑾钰摸了摸鼻子,有种被人看破的感觉。

“娘亲,大哥,你们都被二哥骗了,其实二哥的腿早就好了。”

燕瑾钰一顿。

得,果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妹妹的眼睛。

长公主一脸疑惑。

“钰儿,你的腿早就好了?那你为何每天都坐着轮椅?”

“因为轮椅舒服。”

燕安宁咯咯一笑。

「二哥又骗人。」

「其实二哥就是想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

燕瑾钰:……

自从开始修炼,他的腿每日经过灵气的滋养,早就已经大好。但是为了得到妹妹更多的关注,他就想晚点告诉大家。

毕竟,他上面有一个神仙下凡的大哥,下面有一个死皮赖脸的弟弟,若想夺得妹妹的宠爱,他只能使些非常手段。

只是没想到,妹妹早就看出来了。

“你这孩子……”

听到燕安宁的心声,长公主有些自责。

当初她就不该将钰儿送到庄子里去。

“好了,我们走吧。妹妹上来,二哥背你上山。”

燕瑾书微微一笑。

“二弟的腿刚好,还是我来背妹妹上山吧。”

燕瑾钰挑眉看着燕瑾书。

“就是因为我的腿刚好,才要多多练习练习。而且我可是习武之人,比大哥更有力,还是我来背妹妹吧。”

“二弟忘了,如今大哥也是玄门中人。”

燕瑾钰:“……”

得,他唯一的优势也没了,他拿什么跟大哥斗。

燕安宁看着两位哥哥争执不休,摇了摇头。

「大哥二哥怎么突然变傻了,难道他们忘了我会瞬移。」

“娘亲,我们走吧。”

看着还在争执的兄弟二人,长公主微微一笑,笑容比满山的鲜花还要美。

“小师叔祖,小师叔祖,你回来了。”就在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道童跑了过来。

长公主三人一脸不可思议。没想到宁宁在白云观的辈分竟然这么高。

“净安,你怎么来了?”

净安挠了挠头,笑呵呵说道:“小师叔祖,师祖知道你回来了,特意派我来接你们上山。”

燕安宁一脸不可置信。

那老头有这么好心?

“那走吧。”

净安道:“小师叔祖跟我来。”

“去哪?”

“上山不是只有这一条路吗?”

净安道:“小师叔祖有所不知,最近几年,来上香的香客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少,观里就给香客们做了一次调查,香客们反映,山路太高太陡,师祖就在山下布置了一个传送法阵,可以直达山顶。”

燕安宁点点头。

原来是这样。

“法阵在哪,带我去看看。”

“小师叔祖请,三位贵客请。”

净安领着燕安宁几人来到一处看似普通的山壁前。

此刻,石壁前已经排满了长队,都是来上香的香客。

“就是这里了。自从有了这传送阵,香客可是多了不少。”

燕安宁走近一看,发现这块石壁上雕刻着复杂的符文图案,这些符文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似乎在缓缓流动。

“中级传送阵。”

“小师叔祖好眼力,这就是中级传送阵,每次可传送五人。”

“这得花不少灵石吧,师傅也舍得?”

净安嘿嘿一笑。

“师祖说了,这件投资。”

虽然他不懂什么叫投资,但师祖说的都是对的。

「看来,为了银子,这老头没少花心思。」

听到燕安宁心里的吐槽,长公主几人满眼不可置信。

玄慈道长竟然喜欢银子?

“娘亲,我们走吧。”

第一次坐传送阵,长公主几人有些紧张。

“几位贵客无需害怕,这很安全的。”

几人点点头,走进阵法内,下一秒,几人就出现在了山顶上。

几人刚一出现在山顶,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白云观坐落于留仙山顶之巅,四周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道观上,给整个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道观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宏伟的大殿,殿顶覆盖着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大殿前有两尊威武的石狮守护,它们的眼神栩栩如生,似乎在注视着每一个来访者。

大殿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白云观”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气息。

来往的香客络绎不绝,场面十分热闹。

长公主几人有些疑惑,白云观香火如此旺盛,为何每日只吃稀饭馒头?

一个七八岁的道童看到燕安宁,高声呼喊:“小师叔祖回来了,小师叔祖回来了。”

不一会,就有十几个孩子跑过来,将燕安宁团团围住。

“小师叔祖,你终于回来啦。”

“小师叔祖,你瘦了。”

“小师叔祖,你长高了。”

“小师叔祖,你长头发啦!”

“小师叔祖,你在山下是不是没有吃饱,我这有馒头。”

“我也有。”

“我也有。”

孩子们七嘴八舌,也不知道是谁给了燕安宁一个馒头,然后……然后燕安宁就收获了一堆馒头。